水產養殖技術分享:對蝦養殖,你也需要做到“望聞問切”!

切即近距離觸摸、查看或藉助儀器設備檢查分析來作出判斷


一是直接觀察對蝦的體表、 體色、肌肉、鰓絲、肝腸以及眼睛、尾巴、甲殼等。


二是藉助料臺來觀察底質、糞便、活力等。


三是藉助顯微鏡觀察鰓絲病變和鑑定寄生蟲。


水產養殖技術分享:對蝦養殖,你也需要做到“望聞問切”!


四是檢測常規水質指標,如pH、氨氮、亞硝酸鹽、溶解氧、總鹼度和總硬度等。一般在生產現場只檢測氨氮、亞硝酸鹽和pH。

pH是水質的“風向標”, 當p H偏高(28.7),則說明水體缺乏碳源,菌藻相不平衡,水質不穩,容易出現倒藻;而pH偏低(≤7.8,淡水養殖有時可能會更低),則說明水體底部缺氧泛酸,魚蝦體內缺氧(酸中毒性缺氧),藻類老化,水容易分

養殖戶在投餵時,可以攪拌添加乳酸菌投餵,不僅能促進消化,有益腸道健康,提高餌料利用率,降低餌料成本;還能一定程度抑制有害細菌滋生。


五是通過微生物培養檢測水中弧菌的數量。

如是藉助設備儀器分析的,需根據各儀器上的說明來使用。但作為在一線生產管理的技術員,更多時候還是要憑經驗,以目測來作出分析判斷。

水產養殖技術分享:對蝦養殖,你也需要做到“望聞問切”!


快速提起料臺,通過觀察料臺及料臺裡蝦的狀況來作出判斷


一、觀察料臺情況:


①如果料臺帶起濁水, 說明水分層,底淤化。


②如果感覺料臺很重、洩水慢,說明水發粘,底亞缺氧。


③如果料臺底面粘髒,說明底很髒, 或青苔已死亡腐爛。

目前市場上增氧產品種類繁多。傳統的增氧產品受技術和配方制約,一般為3-8小時集中放氧。該類集中放氧的產品短時間內迅速放氧,氧氣容易快速溢出水體,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對養殖動物刺激性較大。同時使用成本高,並需要人工時時關注增氧情況。最新的技術是採用先進的緩釋技術和特殊配方,使氧氣可以在池底緩慢釋放,增氧效果長達30個小時以上。該類增氧產品成本低,放氧時間長久且持續,省時省事又省力。


二、觀察料臺起水時對蝦的情況:


①如果料臺還在水面下,對蝦沒有肌肉白濁或抽筋現象,說明蝦比較正常。


②如果料臺離開水面後,再放入水中(在水面下1~ 2公分)觀察,只是有個別對蝦肌肉白濁現象,說明對蝦狀況還行。

水產養殖技術分享:對蝦養殖,你也需要做到“望聞問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