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春:無畏出征 鐫刻生命信條

2003年,抗擊“非典”一線,他在;

2010年,支援經歷汶川地震的四川黑水縣災後重建,他在;

2016年,支援西藏日喀則定結縣,他在;

2020年,支援湖北,他也在……

吉林省肝膽病醫院主任醫師雷振春的名字出現在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名單上,熟悉他的人都不會吃驚,因為大家知道,他一定會去,像以往一樣無畏出征。

白袍勇士衝向戰場

剛剛結束3年援藏任務,雷振春還在家中跟“醉氧”較勁,突然在新聞中瞭解到新冠肺炎疫情,便急忙與單位溝通,要求回到工作崗位。

“支援武漢,你身體撐得住嗎?”

“沒問題,必須行。”他用堅定的態度說服了領導,帶隊15人,隨吉林省第12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武漢。

“戰士就應該衝向戰場。”如雷振春所願,2月21日,他隨醫療隊抵達武漢,經過前期培訓、考核後,穿上防護服走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療區。令他沒想到的是,第一場戰鬥不是與病魔較量,而是和自己的眼淚“搏鬥”。

“當時正好趕上一位老伯伯出院,他對著我們深深鞠躬,不停地說‘謝謝’。”那一幕戳中了雷振春的淚點,他仰起頭,儘量不讓眼淚流下來,因為“會弄溼口罩,降低防護作用”。

這份感動與自豪伴著他走過了30多個日夜。

在武漢期間,雷振春所在療區共收治54名重症患者,52名治癒出院,兩名轉診治療其他疾病。

團隊成員一個也不許少

“粗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細膩的心。”這是雷振春的“畫像”。

剛到武漢時,在去駐地的路上,一輛貨車上掛著的條幅吸引了雷振春的注意,“醫務人員是借的,還回去時一個都不能少。”這句話引起雷振春的共鳴,作為醫院的領隊,這也是他扛下的重任。正如他在集體生日會上的許願。

到達駐地,雷振春偷偷聯繫駐地服務人員,為即將過生日的3名隊員籌劃一個特別的集體生日會。三個小糕點、三碗長壽麵、一首生日歌,不吹蠟燭,分餐而食,簡單卻溫馨。

“我在對口支援四川黑水縣時,當年領隊也曾為我們辦過這樣特殊的集體生日。”多年離家在外的雷振春深知“過生日”對於每個人的意義,“要給隊員們一個儀式感,讓家的溫暖時刻陪伴他們。”

“太幸福了,我沒想到會在武漢過一個特殊的生日!”“太感動了,雷大哥的驚喜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看著眉開眼笑的隊員們,雷振春也藉著集體生日會許了一個願,“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等到戰鬥結束,把你們平平安安地帶回去,咱們15個人一個都不能少!”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圓滿完成任務,結束長白山休整回到家,雷振春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桌子上擺滿了他愛吃的冰淇淋,這是女兒專門為他買來的,還有女兒親手做的照燒雞腿。

這是父女倆獨特的表白方式。

“在武漢時,不敢跟女兒有過多交流,怕自己忍不住哭出來,讓父親在女兒心中的英雄形象打折扣。”雷振春笑著說,他表達思念的方式就是把女兒的小名“格格”寫在自己的每一件防護服上,讓女兒時刻“陪”在身邊。

“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是雷振春一貫的教子之道。“就拿這次參加援助武漢醫療隊來說,國家遇到困難,如果我退縮了,以後讓女兒怎麼看我這個爹!”

父親的無畏抉擇深深刻在女兒心中,她把思念與敬仰都寫在了作文裡,字裡行間,雷振春是英雄,是“超人”,是她行進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