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糧荒,卻有“糧慌”?別忽略我國的糧食出口量

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充斥著世界多國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的新聞。例如,作為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的越南,已經於2020年3月24日起禁止大米的出口。中國的西部鄰國哈薩克斯坦也於3月22日起限制出口包括麵粉在內的十一種農產品。俄羅斯則宣佈將從4月1日至6月30日,對除歐亞聯盟外的國家和地區,實行穀物出口限額,出口總量不高於700萬噸。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內,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相繼宣佈禁止或限制糧食類農產品出口。在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這類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諸如“糧食短缺”之類的消息也在網絡上不脛而走。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向民眾傳遞了中國不缺糧的關鍵信息。諸多學者也通過進出口貿易數據以及農業統計情況,分析認為中國目前不存在糧食短缺的風險。那麼,“缺糧”引發的群體恐慌,為何還會引發如此大的社會反應?中國到底缺不缺糧?不缺。那麼,中國社會為何會產生“缺糧”的群體恐慌?理解這種社會現象,就需要了解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前世與今生。

一、中國“缺糧”恐慌的歷史緣由

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初,採集漁獵所能提供的食物來源十分有限,且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人類時常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因此,人類人口數量一直處在低位徘徊。而農業的出現,即標誌著人類首次獲得了較為可靠而穩定的食物來源。西方學者戈登·柴爾德就稱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食物革命。這場食物革命最終使人類擺脫了食物供給與人口快速增長之間的矛盾,從而進入到了文明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就是一部農業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從先秦時代的神農嘗百草、后稷教民稼穡等神話傳說,到民間流行的“五穀豐登”、“瑞雪兆豐年”等農業祝語,無不昭示著農業生產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並且,中國傳統農業的核心就是糧食生產,民眾一直以來也以“五穀”作為自身的主食來源。

没粮荒,却有“粮慌”?别忽略我国的粮食出口量

《漢書·酈食其傳》中就記載,“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資治通鑑》則記載,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關中地區缺糧,即將引發軍隊騷亂。恰逢江南三萬斛糧食運至,唐德宗大為感慨,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這就說明了古代王朝統治階層很早就意識到了,國家統治的穩定離不開充足的糧食供應。沒有充足的糧食,就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動盪。

不過,受客觀因素制約,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糧食生產的畝產水平較低,農民在幾千年的時間內一直處在飢餓的邊緣。即便是在為人稱道的康乾盛世時期,中國民眾依然處在忍飢挨餓的苦難境地。乾隆時期,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就曾目睹了清朝底層民眾的貧窮與飢餓。學者張宏傑所著的《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即以“飢餓”為標題,深刻反映了中國古代民眾即便在“盛世”之中,依然面臨缺糧的歷史窘狀。

直至1949年,全國的糧食平均畝產為69公斤,人均糧食佔有量僅為209公斤。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民飢餓、缺糧是一種歷史常態,人民亦從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溫飽程度。所以,中國人對“缺糧”的恐懼,是深刻植根於飢餓歷史的記憶之上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前越南等國宣佈糧食禁止出口後,大量民眾就會下意識地囤積糧食,從而引發民間缺糧恐慌的原因所在。

二、近四十年來中國糧食生產的穩健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糧食生產和人民的溫飽問題。1958年,國家首次提出了“以糧為綱”的農業發展目標,即強調糧食生產在農業中的突出地位。不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國農業生產遭受了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糧食總產量一度出現大幅度下降。進入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糧食短缺現象已經得到了徹底根治。

例如,1989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達到了41442.2萬噸,為1949年的2.7倍;糧食平均畝產達到了246公斤,為1949年的3.6倍。《中國農業年鑑1990》中就指出,“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決了11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此後,中國的糧食生產一直呈現出較快增長的歷史趨勢。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中的數據,2018年中國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就已經達到了472公斤,達到了1949年人均糧食產量的2.3倍。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增幅為0.9%,再創歷史新高。

没粮荒,却有“粮慌”?别忽略我国的粮食出口量

不僅如此,目前中國人正由吃得飽向吃得好的方向轉變。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原糧消費數量從2013年的148.7公斤,快速下降到2018年的127.2公斤;人均肉類消費則由2013年的25.6公斤,上升到2018年的29.5公斤;人均乾鮮瓜果類消費則由2013年的40.7公斤,上升到2018年的52.1公斤。人均肉類消費的提高,意味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的畜牧業主要依賴雜糧飼養豬、牛、羊等家畜,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糧食產量的相對充足。

近四十年來,中國的糧食生產取得的巨大進步,主要得益於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和耕地面積的相對穩固。首先,新中國成立後著力進行農作物的雜交技術研究,水稻、小麥等雜交技術日益成熟,中國糧食產量得以快速提高。例如,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的水稻雜交育種專家,創造出了一系列的水稻高產神話。

1974年,中國第一個可大規模推廣種植的雜交水稻品種“南優二號”問世;到1976年,其推廣面積208萬畝,產量比常規稻增產20%。近年來,畝產超過700公斤、800公斤、甚至10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品種相繼育種成功。小麥在中國也經歷了雜交化育種的過程,在近些年來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李振聲教授團隊培育的“小偃6號”,成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其衍生品種50多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超過150億斤。應當承認的是,糧食作物雜交育種技術的成熟推廣使得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實現了糧食單產的大幅度提高,對解決中國人的溫飽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水稻、小麥等作物產量還將擁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例如,最近“海水稻”的育種培育工作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海水稻是耐鹼性水稻的俗稱,“海水稻”可以在鹽鹼灘塗地種植,在不擠佔現有耕地面的同時,還能開發我國沿海內陸數億畝的鹽鹼土地,其農業價值十分巨大。據新聞報道,青島李滄區“海水稻”試驗基地,“海水稻”最高畝產達到了620.95公斤,實際上已經具備了經濟種植的條件。這也證明了中國的糧食種植仍有巨大的潛力可挖。

其次,為了保證糧食供給安全,國家開始嚴格禁止侵佔耕地的行為,確保農業耕地面積的相對穩定。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頭十年,中國城市化進程擴張迅速,建設用地以及工業工地大量侵佔農業用地。

截止到2011年,我國耕地面積約為18.26億畝,比1997年的19.49億畝減少1.23億畝。以此趨勢,中國糧食單產的提高,並不能抵消耕地面積減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也明確提出,嚴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在嚴守耕地紅線的政策引導下,中國目前保有的耕地面積較21世紀初,已經出現了較大回升。

根據國土資源部數據統計,截止2016年底,中國保有耕地面積為20.24億畝。因此,在耕地面積得到有效保障,農業生產技術穩步提高的背景下,近年來中國農業生產也一直維持著糧食基本自給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認為當前其他國家禁止出口糧食,就會導致中國的糧食短缺,自然是無稽之談。

没粮荒,却有“粮慌”?别忽略我国的粮食出口量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的桃源河兩岸,新一季“海水稻”在秋風中揚起一穗穗稻穀(@新華網)

三、選擇性報道下的糧食供給恐慌

然而,在中國糧食儲備充足、農業生產持續向好的局面下,網絡上仍出現了關於缺糧問題的大討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部分報道信息獲取上的片面性,從而造成了民眾對糧食問題的判斷出現了認知偏差。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持續發展的情況下,部分選擇性的報道更加重了社會民眾的心理負擔和恐慌情緒,從而造成了部分民眾搶購、囤積糧食行為的發生。

目前,某些自媒體的報道聚焦在世界多國宣佈糧食禁止出口上,卻忽略了中國糧食進出口貿易的兩個本質現象。

首先,近年來中國的農業生產持續豐收,糧食產量基本足以自給。因此,中國對於進口農產品的依存度並不高。並且,在進口部分農產品的同時,中國還大量出口穀物糧食。這便是目前部分媒體報道中所經常忽略的事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累計出口穀物及其製品價值高達159.9766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18.6%。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1至2月間,中國依然向國外出口穀物及其製品,總價值達到了17.0561億元。同時,得益於近些年來中國農業生產的持續向好,糧食儲備總量的提高,中國進口糧食的數量也大幅度下降。2019年中國進口穀物及其製成品的價值總量下降幅度為3.9%。

在越南等國宣佈禁止糧食出口前的今年1至2月,中國進口的穀物數量更是創下了歷史新低,同比下降幅度達到了19.3%。這說明即便沒有越南等過禁止出口糧食的消息發佈,中國在今年仍會大幅度下調糧食進口額度。這種主動調節降低谷物進口即表明中國糧食儲備的充足與穩定。

没粮荒,却有“粮慌”?别忽略我国的粮食出口量

2018年中國糧食出口量為366萬噸同比增長31.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其次,中國進口糧食來源多樣,並不受單一地區糧食出口禁令的過多影響。

處於國家糧食戰略安全角度的考慮,近年來我國開始分散進口糧食的地區來源。以越南為例,作為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2019年越南累計出口大米637萬噸,其中出口中國為47.7萬噸。而2019年中國累計進口大米254.6萬噸,越南大米進口數量只佔到了中國進口總數的18.7%。

2019年,中國大米的主要進口國前兩位為巴基斯坦和緬甸,進口數額均超過了50萬噸。而根據今年1至2月分的海關數據統計,中國從緬甸進口的穀物價值為2.09億元,為2019年1至2月數據的29倍。由此可見,在全球化貿易充分發展的今天,單一國家的禁止出口並不會妨礙全球經濟的貿易與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道稱越南政府在充分評估後,認為越南水稻今年迎來豐收,決定近日恢復大米出口。這也表明了短時間內世界糧食生產貿易前景依然較為明朗,並不存在長時間糧食短缺的風險。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糧食安全是能夠得到有效保障的。部分國家糧食出口禁令的頒佈,並不會引發中國境內的糧食短缺問題。民間社會對於“缺糧”的恐慌主要是因為部分媒體報道與現實情況的不對稱性。

近幾十年來,中國農業的快速穩健發展,使得國家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應對國際市場的風雲變幻,捍衛中國的國家糧食安全。部分報道扭曲誇大中國的缺糧風險,民眾也不宜偏聽偏信。所謂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即是如此。而作為社會交流溝通的重要媒介,新聞媒體如何正確展示國家的力量,向民眾傳遞高效且全面的新聞信息,仍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現實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