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直徑: 19.5cm 高: 3.5cm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其實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經流傳這樣一句話:“寧存成窯,不苟富貴。”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則有:“窯器初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金,頃來京師,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程哲在《蓉槎蠡說》一書中品評明代瓷器時推成窯瓷器為明代之冠。另在清初朱彝尊《曝書亭集》中也記載:“萬曆器索金數兩,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雞缸非白金五鎰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成化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青花瓷最早出現是在唐朝,誕生最初的原因是因為安史之亂後,唐朝逐步衰弱,而其他瓷器又發展過快,唐三彩瓷器製作便也隨著逐步衰退,又因當時王朝顛覆之亂,唐三彩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眼裡,其技藝也隨之消失。後人想重現唐三彩,於是在黃冶窯用三彩的原料燒製,不料陰差陽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燒出的瓷器並不是三彩,而是青花瓷,當時的青花瓷的特點是白瓷、釉下點鈷藍、燒成溫度攝氏1300度。當時的人們發現此類瓷器並不亞於唐三彩,又或者是經過數百乃至上千次的燒製,無法燒製出三彩瓷器,便將青花瓷視為唐三彩的延續。

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到了明清時期,青花瓷從鼎盛又走向了衰落。在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當時是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此展品為明代萬曆時期文物,葵口,深腹,圈足,底足有削切修足痕跡及沾沙現象,底釉面下可見放射性跳刀痕。盤內外圍繪開光雜寶紋,盤心繪山石花草蝗蟲,構圖繁滿,主題紋飾勾線填色較為隨意。胎體較薄,釉色泛青,青花髮色豔麗,是明代萬曆時期的外銷瓷

精品推薦——明代青花盤

現來自湖南的羅先生將此祖傳青花盤出手,希望能遇到有緣人士,珠海古藝匯粵港澳地區交流會,希望各界有興趣的人士參與探討研究,喜歡古錢幣或者古董的藏家或者投資家可以大開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