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廣播裡傳來聲音,我沒有聽懂。但是,聽見了“嚓,嚓,嚓”旅客系安全帶的聲音,我也做好降落準備了收起啤酒罐,桌板,繫好安全帶。我的耳朵好痛,空姐說正常現象,飛機內外有氣壓差,我想其實是啤酒喝多,導致體內氣壓升高導致的。向窗外望去,看到晚霞照應下的綠色海岸線和島嶼。坐在全日空飛機裡,在空中看日本是那麼的小。看見關西機場了,

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由於大阪周邊建設大型機場的用地稀缺,該機場是通過填海造地修建而成。通過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億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達17-18米的大海里填出了5.11平方公里的機場用地。機場剛建成時,引來建築界和工程界無數讚譽,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甚至稱其為“新世紀的豐碑”。

關西國際機場給美國航空顧問斯圖爾特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同時也警告說氣候變化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將給這個機場的存在構成非常現實的威脅。他說:“建造之初,工程師可能並沒有考慮到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因素。在大約5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飛機降落了,我的心也落了。我的耳朵好痛,飛機挺穩後,空姐開機艙後對每個乘客鞠躬行禮表示感謝。我下了飛機,沒看到大巴,也沒看到走廊,大家都站在那裡等,過了幾分鐘電車來了,我等下一班車吧,好好看看怎麼開的,過了一會空姐、機組人員都來了,又來一個電車,咦?怎麼沒有司機?無人駕駛!發達國家這麼先進啊!

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大阪關西機場的候機大廳很長,要前往兩端的登機口,那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為此機場專設了無人駕駛的穿梭電車。我的下機口是1號,從這兒乘坐電車前往“中間站”,就離出口很近了。坐上電車3分鐘到達行李領取處,我又開始從傳送帶一個一個取下行李。走到安檢口,工作人員看我行李太多,讓我打開行李。我都打開給他們看,他們看看護照,看看行禮,讓我通過,還好沒有罰款。

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走出自動門看見舉著我姓名的牌子。

我走過去問:“是接我的吧?”

“嗯,你是最後一個出來的。到齊了,走吧!”

我看還有3名男生,一名女生。領隊是個男的。走到窗口買了地鐵票,我們跟著買票,我一看,用日元自動售票機買票。我勒個去,路費自己掏啊?我的行李太多,領隊看我手忙腳亂地坐電梯,幫我背了一個包,又拎了一個包。我自己背一個,拎兩個。中間又換乘地鐵,路邊的景色都沒看,只關注的我的大包小包……

到站了,這回沒有電梯,走樓梯,終於有一個包的手把掉了。這下更難拎了,只能拽著、拖著,終於到了住處。兩層木質房,8個人住,我跟一個山東的小夥一間,女生跟領隊走了。

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我的天啊,這房子太亂了,太髒了。跟關西機場給我留下的日本印象相比,房子是在是太差了。我想打掃衛生,但是身體實在是太累了,連自己的行李都不想收拾。躺著發呆……

山東小夥問我:“喂,你是哪哈的?”

我看著木頭天花板說:“遼寧。”

山東小夥“我19歲,你多大?”

我看了他一眼“比你大。”

“那你來日本幹什麼?”

“賺錢!”

“廢話!誰不是為了賺錢。”這句話他是用山東話說的,我沒聽懂。

“#¥%#¥@…!#!¥&*¥”他繼續用山東話做自我介紹。

我聽不懂,也不想聽,閉了眼睛。

4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就可能沒入水下

他好像感覺到了,拿起PSP開始玩遊戲。遊戲聲音太吵,我實在是受不了了。

“能不能小點聲?”

“哦,你也過來一起玩啊?”他用手比劃一下。

“我好累,想睡覺。”

“哦,那我靜音好了。”

“謝謝。”

我睡著了,等我醒來時,已經半夜2點,我看見有人精闢盡力地走上樓梯,有人匆匆忙忙下樓出去了,一個收工,一個出工。看著他們,我也想趕緊找份工作,拿起招工啟事雜誌看著,學過日語,文字都能看懂,只是片假名是外來語,我不會英語,所以不知道什麼意思。

翻開行李包,拿出日漢詞典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