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中華大蟾蜍的主要經濟價值是採製蟾酥。蟾酥是名貴中藥材,由中華大蟾蜍的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蟾酥鮮漿)加工乾燥製得。蟾酥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止痛、開竅醒神之功效,用於癰疽疔瘡、咽喉腫痛、中暑神昏、痧脹腹痛吐瀉。臨床上常用於消炎止痛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

全國知名的中藥品種麝香保心丸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常用藥物,由麝香、人參提取物、蘇合香、人工牛黃、蟾酥、肉桂、冰片七味藥組成,由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為保障民眾健康做出了貢獻。該品種常年需要蟾酥作為原料。它是國家基本藥物、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國家低價藥物、國家秘密技術。

為了中華大蟾蜍種群的延續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建議體重大於50克的蟾蜍才可刮漿,對於優質種蟾包括雌蟾和雄蟾可不刮漿,留作種用。目前,蟾酥鮮漿的採集相對來說還比較原始,對動物的損傷比較大,不利於蟾酥的可持續利用,新的採集方法有待研究,這裡有現存的、較為經典的採集和儲存方法,供大家參考。

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採集前的準備工作

將回捕得到的蟾蜍清洗後放入暫存池中,待其體表水分晾乾後再行取漿。採集蟾酥鮮漿儘量選擇晴天進行。準備若干個取酥夾,準備瓷器(如碗等)、塑料容器(塑料瓶或塑料袋)用於收集儲存蟾酥鮮漿。

蟾酥鮮漿採集

將蟾蜍從頭往下捋,最後捉住前後四條腿,這時蟾蜍腹部、耳後腺都鼓起來了,然後右手用採酥夾夾取蟾蜍耳後腺和皮膚腺,當聽到有液體射出所發出的“噝噝”的聲音時,說明漿液正在往外噴。為保護珍稀藥用資源,採集蟾酥的時候,用力要適度,動作要敏捷,而且採集完成後用碘伏或抗生素軟膏對蟾蜍耳後腺進行消毒,謹防細菌感染。

一般情況下,每個耳後腺夾取1~2次即可。特別注意:因蟾酥鮮漿遇到鐵器會變黑,影響蟾酥品質,所以切忌將其與鐵器接觸,刮出的蟾酥鮮漿可以放置在瓷碗或塑料容器中。刮漿後的蟾蜍放置在陰涼乾燥處,精心飼養3天以上,在此期間蟾蜍不能與水接觸,謹防感染,待其傷口癒合後放歸養殖基地,便於將來循環使用。

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採集後蟾蜍的消毒處理

鮮漿採集後,如果不及時對採集部位傷口進行消毒,會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發炎,進而使得蟾蜍死亡,因此採漿後消毒是很有必要的。採漿前消毒對蟾蜍耳後腺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我們建議儘量在採漿前後都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可最大效應地保護蟾蜍,以利於循環利用。主要的消毒藥物有3%~4%食鹽水、碘伏等,可將蟾蜍在食鹽水中浸泡或者用棉籤蘸碘伏直接塗抹到擠漿部位。

刮漿時間和次數

6~7月份刮漿較好,該時期蟾蜍活動量大,食物豐富,體格較健壯,加之天敵的刺激,對蟾酥的分泌也有一定的幫助,因而在該時期蟾蜍產漿量一般較大,蟾酥質量也較高。一般每隻蟾蜍每年可取漿兩次,每次間隔為2~3個月。為保證刮漿後蟾蜍不會死亡和犯病,應將其放在通風陰涼乾燥處靜養一週。

鮮漿的收集與儲存

將採集到的蟾酥鮮漿從取酥夾內刮出轉移至瓷器或塑料容器內。蟾酥鮮漿收集在瓷器或塑料容器裡後應儘快放置在冰櫃(—20℃)裡冷凍保存,否則會發黴變質。特別注意的是:蟾酥鮮漿劇毒,須遠離食品,避免孩童觸及。

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傳統的蟾酥鮮漿加工方法

首先用40~80目銅絲篩或尼龍絲篩進行過濾,除去其中的雜質(如果蟾蜍取酥前已完全清洗乾淨,得到的鮮漿基本無雜質,這一步驟可省略),然後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乾燥處理。

(1)將過濾後的鮮漿平鋪於複寫板或玻璃板上,厚度為2~2.5毫米,然後將其放到陰涼處進行陰乾處理,一定時間(3~5天)後,蟾酥會從複寫板或玻璃板上完全脫落,即成“片酥”;(2)將過濾後鮮漿置於圓形模具中晾至七成幹後,取下,再經過烘乾或曬乾處理,即成“團酥”或“塊酥”;(3)將過濾後的鮮漿置於玻璃器皿內,加工成扁圓形,形似圍棋子狀即為“棋子酥”。

鑑於蟾酥鮮漿加工工藝與蟾酥質量密切相關,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菏澤和黃生物資源技術有限公司研究了標準化的加工工藝,目前正在開發標準化加工設備,以方便養殖戶對蟾酥鮮漿進行加工。

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由於中成藥工業的不斷增長,對蟾酥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但近年來由於不合理開發建設導致蟾蜍棲息地得不到保護,再加上環境汙染、不合理利用等原因,導致野生蟾蜍資源逐年減少,已經不能滿足中成藥所需蟾酥原料的需求,因此蟾蜍人工養殖前景非常廣闊,也勢在必行。蟾蜍能否養殖成功,取決於基地本身的條件、養殖戶對技術的熟悉程度、養殖戶的責任心和對基地養殖工作的投入,有一定的風險。

養殖戶是否進行養殖,完全自主決定,遵從自願原則。養殖戶可根據自己基地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養殖方式,如圈養或者半野生人工撫育模式,對於圈養模式,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要高一些,具體投資金額根據每個養殖戶自身的要求以及基地規模、蟾蜍數量不同而各有不同,總之規模越大,投入越高;半野生人工撫育模式投入不是很大,但對養殖基地地形條件要求較高,我們一般推薦“兩山夾一溝”模式,這樣可極大地降低蟾蜍的逃跑率,降低損失。

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同時蟾蜍的人工養殖需要耐心,因為從蝌蚪到成蟾的過程需要時間,保守估計從開始養殖到獲得經濟效益需要兩年時間,一旦過了這段時期,之後的每一年,蟾蜍都可取漿,取漿後放回基地,並且蟾蜍每年都會產卵,數量會逐漸增多,相應地,產能也會逐漸提高,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就會越來越大。一般估算,1萬隻蟾蜍1次取漿,乾燥後可製得0.7~1 公斤的蟾酥。

隨著蟾蜍養殖規模的持續擴大,養殖戶儲存的蟾酥鮮漿量會越來越多,這時,養殖戶可將合格的蟾酥鮮漿供應給鮮漿加工企業進行加工或者由加工企業上門收購,其收購價格可根據蟾酥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含水量以及市場行情來確定。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菏澤和黃生物資源技術有限公司常年需求合格的蟾酥產品,可收購併加工蟾酥鮮漿,接受蟾蜍養殖戶常年供貨,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我是農人答農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使用經典採漿方法,1萬隻蟾蜍1次取漿,可製得0.7公斤蟾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