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洁凝:驰援武汉的东兰籍战“疫”卫士


梁洁凝:驰援武汉的东兰籍战“疫”卫士

梁洁凝跟随团队出发武汉。


梁洁凝:驰援武汉的东兰籍战“疫”卫士

梁洁凝在武汉进行医疗救助。

“我要去援鄂!”

这是广西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梁洁凝在日记中写下的几个字。

1990年出生的梁洁凝,是东兰县武篆镇林乐村板莫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梁洁凝从小学习勤奋,立志走出大山。2011年5月,她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7年重症医学科的磨炼,加上1年肾病科的工作经历,让这个90后年轻女护士显得很稳重。

庚子新年,疫情肆虐全国,武汉成了重灾区。全国上下的医护人员都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驰援湖北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属其中。

2020年1月29日,该院党委发布了致全院职工的《倡议书》,在全院征集援鄂志愿者。报名当晚正值梁洁凝上夜班,当她看到科室群发的志愿者报名信息时,已经错过了报名时间。

“国家正急需大批量的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援,我要用我所学的医学知识去帮助需要的人,此时不出手,枉费医者心!”内心着急的她赶紧请求护士长帮忙把自己的名字补上。

在第二天该院援鄂志愿者名单中,梁洁凝入选了。

“身为一名党员,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就应当冲在前面,起带头作用,你做好自身防护就好了,要勇敢!”当梁洁凝还在担心家人是否支持和理解时,父亲的一番话给她注入了“强心剂”。

驰援武汉,刻不容缓。2月15日,一架满载着牵挂的专机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飞往武汉,梁洁凝和医院其他18名医护人员入选的广西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正是此次专机的特殊乘客。

此次广西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接管的是武汉经济开发区沌口(汉南区)方舱医院,医院为临时改建的,条件比较艰苦。梁洁凝所在的医疗队克服困难迅速开展医疗救助及安抚病人、心理疏导等工作。厚重的防护衣、双层口罩,再加上护目镜压着,这一身密不透风的装备让她每说一句话都要大口大口喘气,可是大家都铆足了劲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坚守岗位,从不言弃。

“2月21号是我到武汉的第7天,也刚好是我30岁生日。下班路上我打开手机,收到了领导、同事发来的祝福短信,武汉市妇联和酒店员工还为我准备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谢谢武汉的人民把我当家人一样看待,让我在这个寒冬里也觉得温暖如春。”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生日,不一样的纪念,梁洁凝的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感动化作行动,才是对武汉人们最好的回赠。

3月10日,武汉经济开发区沌口(汉南区)方舱医院闭舱,梁洁凝跟随广西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再次请战前往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该院区住的全是新确诊的病例,病情比较重,工作难度比方舱医院更大。

转战新战场的梁洁凝第一天上班顾虑重重,担心不熟悉医嘱系统,不熟悉工作流程,戴着手套针感差等等。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护人员与病人们非常热情,还反过来安慰和鼓励她。“第一针打不中那再打第二针,我不怕疼的!”一句简单的鼓励,让梁洁凝如释重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康复出院。3月29日,梁洁凝所在的广西第四批援鄂抗疫医疗队104名队员完成任务,乘专机回到南宁。4月12日,全体队员结束了14天的集中休整医学观察期,将重返工作岗位。离开武汉时,梁洁凝在日记中写道:“感谢热情、坚强的武汉人民,是你们跟我们一起筑起了抗疫坚固的城墙!你们也是英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你听鸟儿已在枝头嬉笑!我相信武大的樱花不会寂寞地开放,我相信长江大桥的流水不会孤单地歌唱,我相信热干面会掺和着蛋酒的香味敲打着武汉人民的窗,我相信,这一天不远了。” (黄 惠 廖怡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