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4月16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佈《關於浦發銀行、中華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簡稱《通報》)顯示,中華財險上海分公司在承保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即P2P網貸平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中,存在多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中華財險官網顯示,近日上海分公司因業務違規被銀保監會處於罰款80萬元並停止接受信用保證保險新業務2年的處罰。

銀保監會並未披露中華財險保證險業務合作的P2P平臺。新金融深度此前報道,中華財險曾為厚本金融旗下理財產品承保“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2019年8月,厚本金融逾期爆發,9月因涉嫌非吸被警方立案偵查,面對出借人的索賠,中華財險表示將在司法機關對案件審查結案後按照保險合同約定賠付。這引發出借人的不滿和集體投訴。銀保監會通報也顯示,2019年5月以來,中華財險保證保險投訴集中爆發,因此對其進行調查。

實際上,“網貸/消費貸+保證保險”的模式一直在業內飽受爭議。業內人士指出,不少保險公司在業務合作中實際充當的是“通道”的角色。此次中華財險被罰款及被通報點名,既是為此前的踩雷買單,更為其他險企做出了警示。

監管點名中華財險三大違規


《通報》顯示,2019年5月以來,中華財險保證保險投訴集中爆發。經查,中華財險上海分公司在承保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信用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中,存在以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一是未在收到消費者理賠申請後告知消費者理賠程序和所需材料,也未在合同約定時間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核定,違反了《保險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

二是與不符合互聯網金融相關規定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開展信用貸款保證保險業務,違反了《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第十條的規定。

三是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中華財險向監管部門報送的信用貸款保證保險條款的被保險人為“(一)經銀行監督管理部門批准開辦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二)依法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但其承保的信用貸款保證保險的被保險人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個人出借人,違反了《保險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4月15日,中華財險官網發佈的報告顯示,上海分公司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分公司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的保險條款、委託未取得合法資格的機構從事保險銷售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受到罰款80萬元、停止接受信用保證保險新業務2年的處罰。

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由於編制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等問題,銀保監會給中華財險開出了多個罰單。

近日銀保監消保發布的《關於2019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中華財險的投訴量達160件,居2019年財產保險公司投訴榜單的第二位。

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中華財險近期公佈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9年其保險業務收入為485.86億,同比增長16.33%。淨利潤為5.64億,同比下降了49.78%。

中華財險與厚本金融的前塵往事


新金融深度此前報道,2018年5月,厚本金融與中華財險合作推出“全額本息承保”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厚保寶”,該產品引入“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當借款人未按協議約定履行還款義務時,逾期本金及利息將由中華財險對出借人進行全額賠付。

2018年7月,厚本金融宣佈與中華財險建立戰略合作,自2018年7月18日起,厚本平臺的在投用戶與新出借用戶將可以通過中華財險的“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逐步獲得保險保障。即履約保證險承保的產品從“厚保寶”擴大到厚本金融的全部出借產品。

“我們在厚本金融上投標,就是看中了有保險公司做本息保障,對風險進行兜底。”一位出借人表示。

然而,2019年8月中旬,厚本金融被曝逾期。2019年9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官方微博發佈的“厚本金融”案件偵辦情況通報稱,厚本金融在未取得國家相關金融資質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線上理財平臺向不特定社會公眾非法吸收存款,已於8月14日被警方立案偵查。


厚本金融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厚本金融借貸餘額為11.8億元。如果借款人全部違約,承保方將面臨超過10億元的賠付。

厚本金融被立案後,投資人很快便開始了向中華財險理賠。對此,中華財險2019年9月17日發佈聲明稱,根據公安機關辦案程序,我公司將在司法機關對案件審查審理清楚,案件結案後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對承保範圍內的業務依法履行賠付義務。


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然而,中華保險的一份履約保證保險合同顯示,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是否屬於保險責任的核定,情形複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保險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這一聲明引發了出借人的不滿。不少出借人集中在投訴平臺表達賠付訴求,華友出借人向銀保監進行了聯名投訴。

重壓下中華財險改口了。2019年11月15日,中華財險上海分公司官微發佈公告應稱,公司將嚴格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對承保範圍內的業務依法承擔保險責任,即日起,公司會主動聯繫被保險人開展理賠,公司將在接收相關資料起30日內核定損失,損失經被保險人確認後10日內支付賠款。

2019年12月,據厚本金融投資人反饋,收到了保險公司短信,信息顯示中華保險已啟動厚本金融P2P平臺被保險人理賠工作,被保險人可按照現場索賠、遠程索賠兩種方式提出索賠。

中華財險踩雷厚本金融後續:銀保監通報三宗罪,罰80萬停新業2年

不過,截至目前,在聚投訴、黑貓投訴上,仍能看到不少中華財險對厚本金融理財產品拒絕賠付、理賠金額不合理的投訴帖子。

保證保險為何受網貸平臺熱捧

保證保險,是指由保險人為被保證人(債務人)的債務履行向權利人提供擔保,當被保證人違約而使權利人遭受損失時,權利人有權從保險人處獲得賠償的一種保險。


據瞭解,P2P網貸平臺和保險的牽手從2014年開始,到2015年平臺引入保險的網貸平臺數量大幅度增加,雙方合作的險種包括個人賬戶資金安全險、人身意外險、保證保險(履約保證保險、個人借款保證保險等)、信貸審核責任保險等十多個。

對P2P平臺來說,保險公司的實力、名譽,甚至是國有企業背書,都能起到增信的作用,成為吸引投資人的宣傳利器。從保險公司方面來說,財險公司的車險業務由於市場激烈競爭,承保利潤越來越稀薄、增速放緩,與P2P平臺、助貸平臺合作開展保險業務利潤相對豐厚,承保規模不斷擴大也有利於公司業績的提升。

不過,隨著2018年以來網貸平臺集體爆雷,一些開展履約保證保險業務合作的保險公司損失慘重。比如2018年2月,安邦旗下平臺邦融匯爆雷2.44億元,富德財險、易安財險等12家保險公司踩雷。2018年下半年,天安財險、安心財險分別“踩雷”天安金交中心、米缸金融,長安責任更是因“踩雷”6家網貸平臺背上42億元的債務。

實際上,鑑於信用保證保險背後的高風險,監管從2016年開始便加強對互聯網平臺保險業務的監管,連續發佈多份文件。2017年7月,監管部門下發《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經營信保業務的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承保金額、承保業務範圍門檻提高。2018年9月,監管部門下發通知,對P2P平臺履約保證保險業務開展專項調研;2019年,上海銀保監局叫停上海P2P履約保證保險新單,並對轄內險企摸底排查。2019年11月,銀保監就《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徵求意見,就“融資性信保業務”提出了更高的監管要求。

相關保險人士指出,信用保證保險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一旦保險公司的風險評估不足,很容易造成巨大損失,在經濟下行時還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所以,險企與合作機構開展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業務,一定要謹慎考量,切莫盲目激進。

實際上,“網貸/消費貸+保證保險”的模式一直在業內飽受爭議。有業內人士指出,很多中小保險公司並不具備相關風控技術,因此做不到對網貸資產的穿透審查。實際上在於網貸公司合作時,很多保險公司只是表面合作,網貸平臺和保險公司簽訂“抽屜協議”是行業裡公開的秘密,通過設置“反擔保”措施,最終對壞賬進行兜底賠付的還是網貸公司本身。這意味著,不少保險公司實際充當的是“通道”的角色。

此次中華財險被罰款及被通報點名,既是為此前的踩雷買單,更為其他險企做出了警示。此次《通報》中,監管也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引起警示,承擔主體責任,層層落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