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康德的自然科學著作

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康德的自然科學著作

《純粹理性批判》發表以前的這段時期,或者說,康德思想真正開始形成以前的這段時期被稱為康德思想發展的“前批判”時期。從他的第一部著作發表(1747年)到他寫出自己的博士論文(1770年),在這幾十年內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這一時期的作品——其中的大部分我們在這裡並沒有列舉出來——大都是涉及自然科學問題。康德的著作涉及火、火山、自然地理學、風的理論以及里斯本大地震。牛頓物理學是他的思想基礎,對他來說,牛頓物理學是精密自然科學知識的一個典範。

首先應該提到的是康德的《自然通史與天體理論》。康德在其中闡述了一種關於宇宙形成和行星運動的理論假說。牛頓認識到並計算出了引力對於天體運行所產生的影響,但是太陽系的形成問題他卻沒有解決。他明確地指出,人不可能對此做出自然的解釋。在他看來,天體的循環運動是兩種力量作用下產生的結果,一種是吸引力,對於這種力我們可以用機械的方式做出解釋,另一種是排斥力,它阻止行星在重力的作用下衝向太陽。牛頓認為,對於這第二種力我們只能做這樣的解釋,造物主自身已經賦予天體這種運動規律,使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逃逸太陽的追趕。

康德提出的假說認為,這兩種力我們都可以用機械論加以解釋。他假定了一種宇宙的原始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物質的最小微粒均勻地分佈於空間之中。由於這些最小微粒在密度和引力上都各不相同,於是,那些密度較大因而引力也較大的物質微粒就會將那些密度較小因而引力也較小的物質微粒吸引過去。在引力的作用下,較輕的微粒會呈直線型移向較重的微粒,並在那裡集結成一團。但是,在移動的過程中,它們會與其他微粒相撞,會被撞開,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從而產生運動方向的偏移。從最初的混亂無序的運動中,會逐漸形成一種運動的均衡,從而達到一種最低程度上的相互制約。於是就形成了圓周運動。那些呈圓周運動的微粒的一部分被太陽吸引了去,圍繞太陽旋轉。其他微粒組成了行星。它們離太陽越近,密度就越大,體積就越小。

康德試圖用這個假說來表明,為了解釋從混沌無序的原初狀態如何形成一個和諧的宇宙整體,人們並不需要假定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一切都可以用物質的吸引和排斥的規律加以解釋。至於那瀰漫於空間中的原初的物質微粒又是如何產生的,在康德看來,任何自然的解釋對這個問題都失靈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假定一個造物主,他創造了物質,並賦予它們力量,使它們有能力從混沌無序的原初狀態構造出一個有秩序的宇宙來。

幾十年之後,法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比埃爾·拉普拉斯(1749—1827)在對康德的理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也得出了與康德非常類似的結論。從此以後,這種宇宙形成的假說就被稱作康德—拉普拉斯理論。

康德的另一部著作《物理單子論》包含著具有前瞻性的自然科學思想。如它的書名所顯示的那樣,康德繼承了萊布尼茨的單子概念。宇宙形成於最小微粒的運動,康德試圖更進一步確定這種最小微粒的本質。他將它們的本質定義為“充滿空間的力”。也就是說,物質具有物質性和不可穿透性,物質的本質就是力。沒有“材料”,只有力(能量)!康德的這一思想在當代物理學中又獲得了一次偉大的復興,當代物理學不僅在理論上認為,“物質”只是能量的一種特殊形式,而且還在實踐運用中清楚地證明了,物質能夠轉化為能量,反之亦然。

我們還想提一下康德的第三部自然科學著作,即《論各種不同的人種》。康德用一種自然史的觀念來代替純粹的自然分類描述。他在其中表達的思想使他成為進化論思想的開創者之一,這一思想在十九世紀時已被廣泛接受。“自然史……將要描述地球的變遷、地球上的造物(植物和動物)的變化,這些變遷或變化都是自然歷程的必然結果;它還要描述由這些變化而來的原始種的原始類型的變異。它或許會將一大批看上去各不相同的物種歸列為同一種屬,並且將今日描述自然的如此詳細的學科分類轉變為一種便於理解的自然體系。”

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康德的自然科学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