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組網即將完成,關注北斗產業鏈的機會(附股)


全球組網即將完成,關注北斗產業鏈的機會(附股)

4月4日,第五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也即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如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這標誌著北斗全球星座組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當前,中國實現自主可控的需求十分強烈,衛星導航系統事關國家安全與國民經濟運轉,是實現自主可控的關鍵領域之一。

隨著組網完成,下游應用市場將加速打開,邁向“標配化”的發展新階段,而國內5G發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之中,以5G為代表的網絡、以北斗代表的精準位置服務以及大數據將共同構成了物聯網產業的三大基礎設施,帶領人類開啟萬物互聯智能時代。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即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覆蓋全球的自主地理空間定位的衛星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全球四大GNSS之一。四大系統中,GPS在全球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但北斗市場地位提升顯著,近年來應用率及兼容率大幅提升。

全球組網即將完成,關注北斗產業鏈的機會(附股)


2006年以來,北斗產業鏈總體產值增長迅速,2018年已經達到3016億元,同比增長18.3%。目前,北斗產業鏈已經全部打通,形成了完全由中國企業建立的自主生態鏈。上游包括基礎器件、基礎軟件與基礎數據三大部分。基礎器件是產業自主可控的關鍵環節,主要由基帶芯片、射頻芯片、板卡、天線構成。中游包括系統集成與終端集成,是產業發展的重點。下游包括眾多解決方案和運維服務提供行業應用,主要分為行業市場、大眾市場與特殊市場。

全球組網即將完成,關注北斗產業鏈的機會(附股)


從結構來看,產業鏈具有中游份額大、下游增長快的特點。2018年,北斗產業鏈上中下游產值佔比分別為11%、47%、42%,中游產業比例最高。下游產值比例由2015年的25%上升至2018年的42%,增長十分迅速。2020年北斗全系統建成,下游應用市場將進一步打開。業內學者認為,未來北斗產業鏈將形成高精度測量測繪、無人機和授時、智能汽車、手機物聯網純導航四個“十百千萬”市場。

全球組網即將完成,關注北斗產業鏈的機會(附股)


我們看好北斗產業鏈的長期發展邏輯。

首先,當前國產替代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而衛星導航系統是其中重要一步;國務院及各部委發佈了多項政策,規劃北斗發展路線,促進北斗產業發展。

其次,5G帶來的新一輪科技週期正在興起,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北斗導航系統將伴隨這個過程迅速打入民用市場的每個角落。

最後,中國具有龐大的內需市場,移動通信市場發達,各類移動終端數量龐大,是北斗導航發展的巨大優勢。


因此,在國產替代、政策利好、科技週期興起與龐大需求等因素推動之下,北斗產業鏈長期發展向好,建議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