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主编温儒敏“一针见血”:语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

部编版主编温儒敏“一针见血”:语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

在过去的教育界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学生家长对此深信不疑,奉为真理。但近年来,随着教育各项改革,开始流行“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了,这句话也成为了学生家长老师指导孩子的风向标。

早在部编版出来之前,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就曾透露过: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后,高考命题将会发生大的改革,各门学科的考试卷面字数,题量都会增加!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适当拉开距离,还要考阅读速度,有15%的学生答不完题是正常”。言下之意,如果孩子阅读不好,可能做不完考试试卷。

部编版主编温儒敏“一针见血”:语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

语文是文字语言科目,也是最基础的学科,但也是最重要的学科。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最基础的学科,最基础的语言都学不好,凭什么去学好其它科目?

这些年来,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忽视了语文的学习,他们认为,语文随便学学,到了考试时,只要答案差不多都能得分;再加上“学好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这句话的引导,让大家更不重视语文学习了。

语文真有说的那么“不堪”吗?

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事实证明,语文这门学科要想考及格很容易,甚至不用怎么学!但要想考高分,却难如登天,从每年的高考中就能发现,数学考140+的数不胜数,但语文130+的却少得可伶。

部编版主编温儒敏“一针见血”:语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

部编版主编温儒敏曾一针见血指出了当今语文学习的最大弊病:“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学生不读书,很难学好语文,甚至连最基本的逻辑思维理解能力都没有。老师不读书,怎么可能教得好语文。

温主编的话再次证明了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想学习成绩优秀,就得先学好语文,要想学好语文,就得多读书。

这里的多读书可不仅仅是为了学好语文,如果你这样理解,那就有点肤浅了。

古话曾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话听上去有点迷信,但只要正确理解,不亚于人生秘籍。


部编版主编温儒敏“一针见血”:语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


犹太人是世界公认最有智慧的人,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而斩获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就有23%是犹太人;美国的百万富翁中有20%也是犹太人;

据权威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读书最多的就是犹太人,人均每年读64本;韩国人均每年11本,法国约8.5本,日本约8.5本,但中国很遗憾,除了学生读的教科书外,人均不到一本。

由此可见,我国的读书量何其低。

部编版主编温儒敏“一针见血”:语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