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逆襲不只靠人脈,戰略差別更重要!

普通人該如何逆襲?

一個普通人,在沒資源沒背景也拼不了爹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完成逆襲。

其實單靠“專業”兩個字就能完成人生逆襲!

什麼是專業?

專業是把單項能力做到極致。

把一件事情做到全面,深入,乃至挖地三尺,這就是專業。很多時候人和人的差別,就體現在簡單的事情是否能做到極致。

怎麼去實現?一句話:先把事情做對,再把事情做好。

很多職場人員,在“把事情做對”這一項上就要被淘汰。在面對上級領導交代的任務時,沒有計劃和條理,一個簡單的流程闡述中毫無重點、主次不分,上來就跟寫論文一樣,天馬行空,事無鉅細,最後卻沒有落實性。

其實這些都是小事,但專業恰恰就體現在小事上。小事做不對,大事必出錯。

把事情做對的前提,是理解。

理解背後的目的,理解正確的步驟,理解結果所帶來的影響。而絕不是上級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問做的事情能起什麼作用,發揮了什麼價值。

看似表面的工作,背後都有大文章,這就叫極致。

當你把每個單項的事情都做對了,就會引起質變。這時你才能對一個項目、一個公司乃至一個行業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從最邊緣開始逐漸向中心靠攏,最後通曉全盤。

人生的逆襲不只靠人脈,戰略差別更重要!

等當你過了這一關,來到“把事情做好”這一項,這又能夠淘汰掉一大批職場老油條。

沒錯,就是那些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混日子的人。

他們抱著一副“差不多得了”的態度,遇事先想怎麼推脫,接著再想怎麼甩鍋,永遠不會去想自己如何把問題解決。

這些人早已無心去打磨專業技能,也不想花時間學習新知識。“把事情做好”對他們而言,就是60分及格。

別開玩笑了,任何一個行業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下,做到60分怎麼行?80分是起跑線,90分還能往前衝,120分才是新目標。你做不到,後面有的是人願意去做。

專業不是剛剛及格,專業是不斷更好。

人生的逆襲不只靠人脈,戰略差別更重要!

專業和人脈的關係:專業是撬動人脈的槓桿

如今都說人脈重要,但是拓展人脈最重要的是你對他人是否有價值。

對於沒有背景,沒有權勢,沒有資源的普通人而言,拓展人脈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你超脫普通人的專業能力。

當你在一個領域裡不專業的時候,就算認識別人,也只是泛泛之交。因為除了朋友圈點贊,你並不能為對方帶來任何有用的價值。

反過來,當你具備了大多數人都不具備的專業能力時,就能讓你暢通無阻。這才是職場社交的“硬通貨”。

專業到位了,人脈自然會來。

美劇《絕命毒師》裡有一段劇情讓我印象很深。

本來只是大學化學老師的男主角,因為能夠提煉出純度更高的產品,而受到了當地大佬們的厚待。他做出來的產品超越了市場上所有的競品,於是大家都想跟他合作,給他提供渠道和保護。

人生的逆襲不只靠人脈,戰略差別更重要!

在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更換行業,只是闡述一個道理:

當一個人沒資源沒背景的時候,唯有“專業”才是讓你脫穎而出的最佳武器。

哪怕你現在只是一個Nobody(無名之輩),但“專業”有朝一日能夠讓你變成Somebody(重要人物)。

現在都在說階層固化,上升通道變窄。但你依然能看到許多憑藉自己的專業本事,而非金錢背景起來的人。

前段時間大火的一部劇《安家》,在劇中由孫儷扮演的房似錦就是一個無權無勢甚至被原生家庭生生拽入深淵的人,但她依然憑藉自己在知名房地產中介公司成為區域經理,靠的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她對客戶需求的瞭解程度和她對自己行業的認知度,總結兩個字就是專業!

相反那些整天抱怨的人,試問有幾個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到足夠了解了?專業程度不說做到整個行業第一,你可以做到區域第一,公司第一,再不濟也可以是個小組第一。

在大多數人都在泛泛而談人脈有多重要的時候,只有少數人在埋頭打磨自己的專業能力。

然後在大多數人依然泛泛而談的時候,這些少數人憑藉專業能力吸引了一大波人脈過來。

這就叫戰略差別。

專業和個人的關係:專業是最好的個人品牌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打造個人品牌有多重要,但卻不得章法。我見過2種打造個人品牌的

誤區

第一種,是錯把人家的平臺當成自己的品牌。

什麼意思?就是去了一個大公司大平臺,覺得給自己鍍金了。

喬家大院的孫茂才,由窮酸到落魄至乞丐,後投奔喬家,為喬家的生意立下汗馬功勞,享有一定地位。因私慾被趕出喬家。 後來,孫茂才又想投奔對手錢家,錢家對孫茂才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不是你成就了喬家的生意,而是喬家的生意成就了你!最終孫茂才再次陷入落魄。

因為這種光環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己掙的。別人既然能給你,有一天也能拿走。

第二種,是拿別人的知識來打造自己的品牌。

這種人比較雞賊。讀了幾本書,聽了幾次講座,看過幾個案例,然後把裡面的知識、理論、模型挑挑揀揀,拼拼湊湊,就形成自己的“個人品牌”。

這倒也能騙到一小部分群體。但這種六七十分的人只能去騙四五十分的人,除了割一波韭菜賺個快錢,絲毫不能可持續發展。而真正專業的人,一眼就能識破謊言。

以上這兩種錯誤的“個人品牌”,廣泛存在於我們周圍。這樣的“個人品牌”都是空中樓閣,不紮實,不牢固,輕輕一戳就倒,千萬不要去學。

最牢固的個人品牌來自於“專業”,而真正的“專業”來自長久不停的實踐。

這種方法最不投機取巧,最難快速躥紅。但這種方法最紮實,最有底氣,最經得起時間考驗。

前段時間領英有個調查很火,裡面提到27歲還沒有升任經理的人,就已經被同齡人淘汰。

人生的逆襲不只靠人脈,戰略差別更重要!

結果許多人盯著“27歲”不放,卻忽略了這背後更深遠的意義。年齡從來都不是決定一個職位高低的關鍵因素,專業程度才是。

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如何結識更多人,如何進入更多圈子,如何交換更多名片上,卻忽略了“提升專業度”這個近在眼前的方法。

然而越是少,機會就越是多。別人不專業,或者半吊子專業,你就可以在這方面打敗他們。

當你足夠專業了,在一個領域做到數一數二了。人脈、資源、錢這些東西自然會來。

千萬千萬,不要把順序搞反了。

任何一個時代逆襲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總有人能突圍出來。差別,就在你的專業度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