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場迎來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為何油價卻暴跌?

<article>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1日電(張旭)北京時間4月9日22點,備受矚目的歐佩克+(OPEC+)會議召開,雖然歐佩克+達成了創紀錄的減產框架協議,但國際油價卻在會議初期大漲後跳水。市場心心念唸的減產協議終於到來,油價為何不漲反跌?

石油市場迎來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為何油價卻暴跌?
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圖片來源:Wind

史上最大規模減產協議不及市場預期

在經過長達9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之後,歐佩克+緊急會議終於宣佈達成全新減產協議草案。

協議草案顯示,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1000萬桶/日;自2020年7月起減產800萬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減產600萬桶/日至2022年4月。

對於歐佩克+部分重要成員國的減產份額,減產協議草案也作出了說明:俄羅斯和沙特將於5-6月各減產250萬桶/日;伊拉克將於5-6月減產106萬桶/日;阿聯酋將於5-6月減產72萬桶/日;科威特將於5-6月減產64萬桶/日;哈薩克斯坦和尼日利亞將於5-6月各減產約40萬桶/日。

伊朗、委內瑞拉和利比亞則將被豁免在減產決議之外。此外,歐佩克+希望非歐佩克+的產油國能夠減產500萬桶/日。

每天1000萬桶,這是歐佩克成立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減產協議。但在創紀錄的減產協議面前,油價卻出現跳水。截至4月9日收盤,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9.29%,報22.76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14%,報收31.48美元/桶。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認為,這由三個原因造成,一是,會議召開初期,有消息稱OPEC+減產目標為2000萬桶/日,這一消息拉高了市場預期。二是,雖然OPEC+達成減產1000萬桶/日的初步減產協議,且OPEC將負責60%,但剩餘部分如何切分尚無定論,市場擔心這一減產規模不足以抵消疫情對需求的拖累。三是,新加入磋商的產油國中,墨西哥對於新版減產協議尚存異議,沒有同意。

需求不足是油價持續低迷主因

市場普遍認為,需求不足是原油價格缺乏支撐的主因。

受疫情影響,3月份以來,全球多個國家經濟受影響,用油需求下降。高盛預計,全球第二季度的石油需求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400萬桶/日。

因此高盛認為,即使OPEC+會議達成減產1000萬桶/日,也不足以改善油市供需平衡。“最終,需求暴跌的幅度對於OPEC協同減產的幅度而言,實在過於龐大。”

石油市場迎來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為何油價卻暴跌?
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的全球原油需求下降。圖源:國際能源署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也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活動下行,原油需求下降1000-1500萬桶/日。

歐佩克+文件顯示,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下降1200萬桶/日。預計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萎縮680萬桶/日。

需求的大幅下降,直接導致原油庫存不斷上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7日公佈的報告顯示,截至4月3日當週,美國EIA原油庫存增至1517.7萬桶/日,遠高於此前預期的969.9萬桶。

目前,全球每天的石油供應過剩達2500萬至3000萬桶,供需雙殺下的原油價格腰斬,價格徘徊在20-25美元附近。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日前發佈的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預測,2020年WTI原油均價為29.3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均價為33.04美元/桶,均比2019年下降約48%。

石油市場迎來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為何油價卻暴跌?
美國能源署做的價格預測。圖片來自美國能源署。

墨西哥反對,減產仍存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遭到墨西哥反對,加上美國減產規模並不明朗,因此減產規模落實情況仍存在不確定性。

墨西哥已探明原油儲量為66億桶,居全球第18位,其原油生產規模在2004年到達峰值383萬桶/日後持續下降。目前該國的原油產量僅為178萬桶/日,不及峰值水平的一半,尤其是在本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墨西哥一直希望推動本國的石油產業以提振經濟。

按照減產協議草案,墨西哥需要將產量減產至135.3萬桶/日,這和該國提振本國石油產業的目標相悖。由於不同意減產方案,墨西哥中途退出了OPEC+會議。

墨西哥能源部長加西亞(Rocio Nahle Garcia)在社交媒體上表示,OPEC要求墨西哥每日減產40萬桶,而墨西哥只願意在未來兩個月內減少10萬桶/日的石油產量,也就是把產量從3月份的178.1萬桶/日減少到168.1萬桶/日。

石油市場迎來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為何油價卻暴跌?
資料圖:加油站工作人員正在給車輛加油。 張雲 攝

OPEC在網站發佈聲明稱,OPEC+要達成從5月1日起減產1000萬桶/日的協議,一個條件是取得墨西哥的同意。

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10日表示,OPEC+每日減產1000萬桶的最終協議“有賴於”墨西哥的參與。

現在,市場焦點轉向當地時間週五召開的G20能源部長會議。若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主要產油國也加入減產行列,或許能為重振油價增添力量。OPEC+代表們稱,OPEC+希望G20減產最多500萬桶/日,但即便G20不加入這個行列,他們仍將減產。

除了墨西哥反對,減產協議草案還面臨一些其他不確定因素。OPEC+希望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能夠為進一步減產提供支持。

目前加拿大已經對此做出了回應,但有外媒消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願意本國的企業參與減產,因為美國的原油產量已經因為頁岩油企業破產和削減開支而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同時美國的反壟斷法也不允許企業通過減產等措施來提振油價。

俄羅斯則堅持認為,美國不能只靠市場力量推動其創紀錄的石油產量下降。

金聯創分析師韓正己認為,“儘管美國能源部長布魯耶特預計美國產油商也將減產,但是由於美國政府沒有管控原油產量的機制,所以美方並未提出減產協議,這或許成為減產計劃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