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侷限和網文自由的結果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只要鐵血丹心響起,每個人或多或少的會在心頭飄過那個曾經的武俠夢。武俠之於中國人是一種情結,深植在靈魂深處的文化情結。遊俠兒是江湖夢的開端,這個執念一直持續千年,直到民國達到了巔峰。

三大宗師金、古、梁,還有溫瑞安,柳殘陽,司馬翎,陳青雲,諸葛青雲,臥龍生等一大批大家徹底完善了武俠世界。江湖兒女,快意恩仇。七零、八零、九零前幾年這些人都是武俠的狂熱愛好者,配合著電視電影的普及,武俠甚至成為了一個符號。尤其是金庸先生武俠,成為一種文化的標杆。

武俠在民國達到了巔峰,一時風頭無兩。可是在這一波大家封筆之後武俠迅速衰落,再沒有扛鼎大家出現。這當然不是後人才學不行,而是武俠先天的缺點限制了他的發展。

武俠作品裡面武林高手只能縱橫江湖,在國家這個機器面前顯得很無力。最典型的就是郭靖。堅守襄陽城三十年以上,一身武藝無人能敵。可是等到蒙古全力攻宋,郭靖能做的只能是和襄陽城共亡。郭靖的死亡恰恰就是武俠本身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大俠的實力可以超出普通人很多,可也有個上限值。

這個上限值同時限制了武俠世界的縱向發展,這就導致了武俠世界門派閉塞這個矛盾。一套稱霸武林的武功只能主角練,大家一起練這就無法突出主角。可是一套武功只能自己練又和大俠為國為民的理念相沖突。正是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斷了武俠的路。

最典型的的例子還是蕭峰和郭靖。慕容博當年說服中原群雄在雁門關伏擊蕭遠山的理由就是得到消息,蕭遠山要奪取中原武功武裝遼國軍隊,以便南侵。中原群雄也認可並伏擊了蕭遠山,也就是這些大俠認同用武功武裝軍隊效果賊好。可是這些大俠在南朝卻是嚴謹武功秘籍外洩,只給自家人練。試想南朝人手一套降龍十八掌,那遼國豈不是早就滅國了。就算資質差,那修煉少林寺的外門硬功,那戰鬥力也是非常恐怖的,但實際上是這些人嚴防其他人練習。

郭靖死守襄陽三十幾年,如果利用這段時間和一起守城的其他武林人士一起傳武,那三十年起碼能製造一支不凡的特戰隊。可事實是郭靖只傳弟子,就算是把秘笈鑄造在刀劍裡面也不外傳。

又要體現主人公的俠義和民族大義,又要保證主角的特殊性。這種矛盾限制了武俠的更進一步,誕生在封建時代的俠在碰到外來文化衝擊之下,自身變的更加脆弱。這個衝擊就是外國科幻,把世界觀一下推到了宇宙層次。

隨著網絡的發展,世界變小,人的目光已經到了宇宙。網文就是基於無限宇宙開始的,武俠的先天限制在碰到無限網文的時變的不堪一擊,瞬間就被擊潰。沒有想象限制的網文瞬間就吸引了成長在目光在宇宙的一代。

網文的世界觀是不受限制的,典型的腦洞多大世界越多。無限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解除了套在門派這個組織上的枷鎖,武學不再是一種限制。因為我可以隨時找到更高級的武學,所以並不在意武學被一個路人學去。一套降龍十八掌,可是是百萬甚至千萬人同時練。個人實力動輒毀天滅地,再創宇宙。數量已經不起決定性作用,主角的光芒被無限放大。

因為世界觀的無限增大,網文的主題也不再侷限於俠義和民族。可以為情,可以為物,可以為宇宙,可以為生存。總之你能想到什麼就是什麼,無限開放的主題也能找到更多的共鳴者。能讓讀者更有代入感,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網文的另一個無限就是篇幅,武俠一般都是三四十章就要交代一個故事。可網文不一樣,只要作者想,幾百萬字正常,千萬字也不是不可能。從主角出身到屹立在世界之巔,期間的細小細節都會呈現。就像是自己看著這個人從一個嬰兒一步一步走到世界之巔,有一種全程參與的感覺。沒有了武俠那種隔離感,多了一份參與的親切感。

無限的世界,無限的主題,無限的篇幅也鑄就了網文的無限魅力。對於鄙視網文的人來說這種無限就是流水賬,但是參與期間的人來說那就是細節。

武俠是不是輸給了其他,而是輸給了自己和時代。網文不是贏在文學性,而是贏在大眾和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