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上鳳凰臺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大開大合,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鳳去臺空,江水滔滔,李白在登上鳳凰臺的時候,望向遠方,那視線所能到達的最遠處,天地間一派浩然不覺便感染了他。此時,還有什麼比寫詩更好的詠歎方式呢,一首悠遠磅礴的七律就這樣橫空而出。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上鳳凰臺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大開大合,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有說法稱這首詩是李白在747年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南下至金陵時所作;也有說法稱是李白在759年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遇赦後途徑金陵所作;還有一種說法是較廣為人知的,是說李白登黃鶴樓時看到崔顥名篇《黃鶴樓》,深感佩服,便未在黃鶴樓作詩,在後來遊至金陵鳳凰臺時,便寫下了這首詩,有致敬崔顥的《黃鶴樓》之意,也有欲與崔顥這一名作爭勝之意。

後世的猜測推斷可以有很多,歷史的真相卻只有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是,李白的這首《登金陵鳳凰臺》比之名篇《黃鶴樓》也並不遜色,絕對可稱為李白這位“謫仙人”的絕唱。

李白登上鳳凰臺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大開大合,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開篇寫道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遊,如今鳳凰已去,只有滔滔江水依舊奔流不息。之所以有鳳凰臺之稱,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南朝劉宋時候,有鳳凰集於金陵鳳凰山,傳說中的祥瑞神鳥在此,人們便在鳳凰山上建起鳳凰臺,“鳳凰山”、“鳳凰臺”其名由此而來。

如今鳳凰去矣,只餘空空的鳳凰臺撫盡滄桑,而江河一如往昔,山川一如過去,它們奔流靜佇,淡然地看著這世間風煙。

李白登上鳳凰臺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大開大合,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李白被景觸動,想到這金陵也曾是六朝都城,三國的東吳、之後的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皆建都於此,一個又一個王朝,都在這金陵山水的見證下一一興起,又一一落幕。於是他寫道:“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吳宮的花草已將荒涼的小路遮擋,晉代的風雲人物也作古成冢。王朝的興起繁華,落寞消逝就這樣一遍一遍地演繹著,如今只餘荒寂的殘垣和古丘,向世人艱難地昭示著那些已經遠去的繁盛風流。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三山隱隱約約,就好像是青天外落下的一樣,白鷺洲將江水分成了兩道。這是李白在鳳凰臺上所見到的宏觀景緻,他從荒苑古丘的歷史感中又回到了自然的恢弘不衰中。三山二水不僅有具象上的宏大氣勢,還有時間上的永恆,相比之下,歷史的興衰就顯得渺小而無奈,而個人的遭遇滄桑則更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李白登上鳳凰臺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大開大合,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不管這首詩的真實創作背景是後世推測中的哪一種,其都已經不是李白年少未經波折時所作了,鳳凰臺上的李白已經不再是打馬經過、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或許在追求理想抱負的這條路上,他已然遭受了歷史記載中那些排擠誹謗,那些輾轉飄零。

那年的李白,想在鳳凰臺上留下自己內心的哀愁痛苦,尾聯這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他最為自然的獨白,那陽光總被浮雲遮蔽,混沌中望不見長安,真令人憂愁啊。不知當時是否真有大片的浮雲遮住了陽光,但自己鬱不得志卻是殘忍的現實,他已望不到長安,君王周身多奸饞也是事實。除了將憤懣和憂傷寄懷於壯麗的山水,寄懷於這高高的鳳凰臺,哪裡還有其他辦法呢?

李白登上鳳凰臺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大開大合,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在這首詩中,李白抒懷自己的憂鬱悲愁是其思想情感的一方面,他強調自然的永恆、歷史的興衰哀感也是其中思想內涵的一方面。這樣看來,這首《登金陵鳳凰臺》和他的名作《憶秦娥》,是有著相似的思想意境的,由情景抒懷宕開到歷史的無奈、自然的規律,其中的不平凡已經超越了個人的悲喜得失,這實在是一種不一般的境界。

鳳凰已去了,多少塵間悲歡起落如浮雲而散,在這秋水長天裡,李白又想醉臥其間了。因為醉醒之間,江水依舊,風煙依舊,和它們同在,不也是一種永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