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元宵节”:十五月圆,天官赐福;天一生水,一画开天

易经说“元宵节”:十五月圆,天官赐福;天一生水,一画开天

十五月圆,天官赐福

农历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俗称“灯节”。

所谓“元宵”,指的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叫做“元夕”“元夜”。

元宵节起源于对“太一”神的崇拜和祭祀。

太一,也被称为“太乙”“天一”“天乙”,本来是星辰,古人认为星象即是天神,也叫天官。

太一(乙),还不是一般的天神,它是曾经的“天帝”,是最尊贵的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道教兴起以后,太一把“天帝”的尊位让给了玉皇大帝,降格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正式封号是“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帝君”。

但是在术数中,太一仍然尊贵无比,比如说,命理学的神煞中就有天乙贵人,而大六壬的神煞中,最主要的是十二天将和十二月将,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天一贵神。

然而为什么要在月圆之夜祭祀天帝太一?这与易经坎卦、乾卦有关。

华夏先民在长期的天象观察中,发现北斗七星的运动与其它星辰不一样,它不会沉没到地平线以下,只是绕着北极星旋转。

于是他们用神话思维来想象,至尊的“天帝”就居住在好像不动的北极星上,而北斗是天帝的“御车”,天帝可以驾着车,巡视整个宇宙。

所以,古人认为,天帝太一居住在北极星上,居住在北方。

北方,在易经中对应两卦,乾卦的先天方位是北方,坎卦的后天方位是北方。

易经说“元宵节”:十五月圆,天官赐福;天一生水,一画开天

在易经中,乾为天,乾卦的卦象是天,可以对应天帝。

坎为水,坎卦的卦象是水,又因为“月为水之精”,月有圆缺,水无定形,所以坎也为月,月亮属于坎卦。

古人在《周易参同契》一书中,提出了“月象纳甲法”,使用阴阳八卦来对应月亮的变化。

其中,十五月圆之时,正对应乾卦,也就对应天帝。

而且月亮的圆缺非常有规律,周而复始,这里面体现了天道运行。

坎卦的符号是上下两个阴爻,中间一个阳爻,月亮虽然属于阴性,但是它能发光,阴中又包含着阳。

在人体这个“小宇宙”中,坎卦当中的阳爻象征着人体内的真阳之气。

古人认为,利用这真阳之气进行修炼,达到乾卦纯阳之体,就可以长生不老。

真阳之气,也就是所谓的“不死药”,而月亮中有玉兔,它只做一件事,就是“捣药”,制造的正是让人长生成仙的“不死药”。

在古人的观念里,天帝是不死的,也是决定万物生灭,包括人的生死的神。

因此,要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祭祀天帝太一,以祈求长寿与福禄。

道教对原始的“太一”崇拜进行吸收转化,产生了天、地、水“三官”信仰,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掌管人间祸福。

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日,从而这一天也成了道教的“上元节”。

易经说“元宵节”:十五月圆,天官赐福;天一生水,一画开天

天一生水,一画开天

易经里有“天一生水”的说法。

乾为天,坎为水,乾卦的先天数是一,坎卦的后天数是一,水在五行中是首位,五行数是一。

乾卦与坎卦有精确的对应关系,统一于“一”这个数字中。

天一,是哲学化了的“天数一”,也有一个神话源头,就是原始的创世神“太一”或者“天一”。

1994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村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一篇是《太一生水》,里面讲了“太一”产生了水,并藏于水中,两者是一体的。

水辅助太一,生成天、地,进而生成四时(春夏秋冬)。

太一为什么不直接生成天、地,却还要借助水?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大洪水的神话传说,据地质学家研究,距今七千多年前,确实有一场大洪水淹没了大地。

可怕的大洪水给先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他们看到洪水退后,才露出大地,生活才恢复正常。

也许,这说法代代相传,产生了“太一生水”的观念,洪水曾经笼罩了他们的全部视野。

而古人常说的伏羲“一画开天”,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而不是通常理解的,是伏羲画出卦爻的那一画,开辟了华夏人文。

洪水之前,先民只关注大地,而洪水退后,先哲看着水面慢慢降低,天际线越来越清晰,于是心中有了开天辟地的一画,关注那个洪水之后的天地空间。

其实,先哲在面对忧患,痛定思痛,从而开始思考的那一瞬间,就开辟了华夏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