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我想同你单独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向你倾吐。我的整个一生都要让你知道,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而对我的一生你却毫无所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一份一厢情愿的暗恋,一份跨越生死的精神之恋,被一个女人当作秘密在心里藏了十几年,塑造了一个关于暗恋的凄美故事。这是斯蒂芬·茨威格的著名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讲述的故事。

茨威格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暨骄傲、虚荣、嫉妒、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像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月光小巷》以及《象棋的故事》都是对人性的深刻解读。

茨威格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以人物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且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情节。茨威格的作品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受到了很多读者喜欢,绝不是因为其情节有多么地精彩,而是茨威格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却如此深谙女性心理,并将其刻画解读得入木三分,通过将理想主义下的故事讲述得让人惊叹与信服,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与反思。

高尔基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女人风平浪静的平和下惊涛骇浪的情感。它讲述的是一个陌生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同时也是在袒露一个关于暗恋一生的秘密。

这是一个娓娓道来的秘密,也是一个字字血泪的故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01表面看是“我爱你与你无关”,实则也渴望得到回应,没有一种爱情是一个人的事

很多人读完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总是评价这是一个“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故事。但其实并不然,在茨威格细腻地笔下,陌生女人有很多表现都是在渴望得到作家的回应,都在向作家发出内心的召唤。

也许是少女父爱的缺失导致了这个十三岁的女孩子,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这个二十五岁年轻有为的作家R先生充满了好奇,从此她就像自己所描述的那样“我一下子栽进了我的命运之中,就像跌入了万丈深渊”。

与普遍女孩子的暗恋一样,她会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缝得整整齐齐,期待遇见他的时候自己干净利索,她也会担心遇见他的时候,自己学生裙上的补丁被他瞧见刻意用书包挡住,生怕他会因此瞧不起自己。她吻作家摸过的门把手,捡作家扔掉的雪茄烟头,仅仅因为它们和作家有关。甚至这种少女时的暗恋她害怕被别人窥见,如同她从门上的小孔窥视作家一样,成了她一生暗恋的秘密。

张爱玲曾在给胡兰成的信里写道: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这个陌生女人的爱情亦是如此,只是命运总是“给她一颗糖,又无情地扇她一耳光”。

十八岁时女人控制不住心里对作家的爱恋从因斯布鲁克回到了维也纳,初见作家时成功引起作家的注意,但作家显然不记得这是五年前的邻家小女孩;几天之后她委身于他,有了三天的缠绵,她渴望他能认出她,但是他没有;十多年以后,他和她再次相遇,她几次三番试探,渴望他能认出她来,可是最悲哀的不是他仍然没有认出她,而是他把她当作妓女打发了。

有些人会觉得女人不在乎作家风流滥情,把这份感情藏在心里对任何人绝口不提,甚至为了不打扰作家自由的生活一个人在贫民医院生下孩子,是在进行一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恋”。文中反复提到“你没有认出我来”,那是陌生女人对作家一次次发出的灵魂召唤,她不言语,就是渴望作家能对她深沉的爱作出回应。女人对作家的爱不是我爱你与你无关,而是我爱你希望你知道。

其实爱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女人悲惨的命运教会我们爱一个人不要心口难开,不要总是试探,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另一个人可以懂你,但不可能拥有“读心术”般知晓你的一切。诚然作家薄情风流,但女人又何尝不是心思难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02表面看“无私大度”,实则自私卑微,爱情不是一腔热血的自我

看完这部小说,很多人都说女人的爱深沉无私。真的是这样吗?

在文章中有一句话的反复出现,将这篇文章分成了五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女人命运的一次转折点。这句话就是“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作为文章的主线,也许这句话的出现让读者感觉女人的这封长信凌乱无章,甚至感觉女人有点神经质了。其实这句话的反复出现强调了女人接受不了孩子去世的这个事实,还带有一丝懊悔与自责。

因为自己的自私,因为自己想要维护作家的自由浪漫,她单方面决定让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父亲的人。而这件事情,她既没有尊重孩子也没有征求作家的意见。或许女人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会生出一种感觉,如果她告诉作家,或许他们的孩子不会去世;又或者她没有一时冲动跟随作家离开,她和孩子还没有失去优渥的生活,或许他们的孩子也没有去世。

因为她的自私,为了维护她至高无上的爱情,她牺牲掉的又何止是孩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信的最后,她希望作家以后每年生日都买一束玫瑰放到蓝色花瓶里,这是她的最后一丝卑微。那个曾经送过她玫瑰的作家,每年收到她寄来的玫瑰丝毫不曾有任何波澜,甚至在最后一次缠绵之夜后,她刻意挑起“玫瑰”话题,他仍然无动于衷。玫瑰与花瓶贯穿了信的始终,陌生女人希望生命终结以后,他能通过玫瑰,记得自己一点,哪怕一点也好。

女人是卑微的,这段一厢情愿的感情,追溯一生就像她一个人的自导自演,而这种自我精神之恋注定成不了相互的爱情。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暗恋的经历,都有过爱一个人奋不顾身的自我牺牲感,所以很多人看完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一边吐槽R先生的风流薄情,一边赞扬女人的深沉奉献,因为很多人能在其间找到共鸣感。

爱情终究不是一腔热血的自我,两情相悦才是爱的真谛。爱情没有绝对的无私,女人暗恋经历里的小心思,都是在渴望检验自己在作家眼里的重要程度。内心里,她极度渴望这份爱有所回应。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03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女人该如何去爱

这部作品在感动了很多人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这种爱情在现实中究竟存不存在?

我们都知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思想转折期的作品,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赋予这部作品理想主义的面纱,同时又让读者信服面纱下人物的存在。女性是偏感性的高级动物,在茨威格的笔下,陌生女人完全披上了感性的外衣,一厢情愿跳进暗恋的深渊。

揭开理想主义的面纱,回归现实的本真,真正的爱情绝不是一厢情愿的孤勇,而是两情相悦的陪伴。

舒婷在《致橡树》里有这样的诗句: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

听得懂我们的言语。

这首关于爱情的情诗,作者否定了三种爱情观:第一种是攀附的爱情观;第二种是单恋的爱情观;第三种是一味奉献的爱情观。而推崇爱的平等与相互懂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那么女性在爱情里该如何去爱呢?

第一,爱得勇敢。都说你不主动,我们就没有故事了。导致陌生女人的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因为害怕,所以就无法勇敢。那些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的灵魂呐喊,因为害怕,她不敢也不能告诉作家。这种害怕,深入骨髓,这也导致了她注定的单相思。所以遇见爱情,一定要勇敢。

第二,爱得平等。诚然,在陌生女人的精神世界,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平等的天平上。从十三岁时自己的补丁衣服,到自己为了孩子跻身上流社会,都是因为骨子里自卑,她眼里的作家一直是才华横溢,魅力无限。而她感觉自己的爱在她面前如此卑微,她始终开不了口。在爱情里,要有平等意识。

第三,爱要相互。陌生女人一厢情愿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她让读者觉得她似乎是和自己的灵魂谈了一次恋爱,可是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义无反顾的付出,结局就是孩子去世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而作家和女人之间,从没有真正的爱情。爱情是相互的,是彼此陪伴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揭露女性暗恋秘密,教会女人如何去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细腻而深刻地描述了一个陌生女人暗恋的秘密,而她悲惨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是一厢情愿的飞蛾扑火,而是等到风景都看透,我陪你看细水长流。而这一路,我们互相陪伴,彼此依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