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太極劍


中華武術——太極劍

太極劍屬於太極門派中的一種器械,是在太極拳基礎之上創編而成的,因此具有太極拳和劍術兩者的風格特點。不同式的太極拳都有不同的特點,同樣各式的太極劍也是風格各異,但總體來說都具有如下的運動風格特點:以意運身,內外相合;圓活連貫,綿綿不斷;剛柔相濟,攻守得宜;劍法清楚,身劍協調。

基本知識

(一)劍的規格

中國古代的劍有巨劍、長劍、短劍、小劍之分:現代的劍以比賽用劍為準。根據原國家體委審定的中國太極拳、劍競賽規則規定:

1.劍的長度:以直臂反手持劍的姿勢為準,劍尖不得低於本人耳上端。劍應為鋼製,並帶短劍穗。

2.劍的重量(包括劍穗):男子不得輕於0.6千克;女子不得輕於0.5千克;兒童(不滿12週歲)重量不限制。

3.劍的硬度:當劍垂直劍尖觸地時,劍身沒有明顯的彎曲痕跡。

中華武術——太極劍

(二)劍的結構及各部的名稱

中國古劍長短輕重不一,有巨劍、長劍、短劍、小劍之分現代劍的長度,一般以反手自然垂臂持劍,其劍尖高不過頭,低不過耳為準。重量約為0.5~1kg。劍的結構古今大致相同,可分為劍身和劍把兩段,由以下各部分組成。見圖8-39

中華武術——太極劍

(1) 劍刃——劍身兩側鋒利的薄刃。

中華武術——太極劍

(2) 劍尖——劍身鋒銳的尖端。

(3) 劍脊——劍把長軸隆起的部位。

中華武術——太極劍

(4) 劍柄——劍把上貼手的部位,又稱劍莖。

(5) 劍格——劍柄與劍身相隔的突出處,又稱護手。

中華武術——太極劍

(6) 劍首——劍柄後端的突出部多成凸形,又稱劍墩。

(7) 劍穗——附在劍首上的絲織的穗子,又稱劍袍。

中華武術——太極劍

(三)劍的基本握法

握劍的方法稱為握法或把法。正確的握法不僅是準確表現劍法的先決條件,而且也是技術熟練的重要標誌。初學者往往握劍比較僵硬,劍在手中不能靈活運轉,致使劍法表現不清楚,力點不準確。隨著不同劍法的需要,握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6種:

(1) 平握——五個手指平卷握劍。見圖8-40(a)。一般多用於劈劍、崩劍、架劍、推劍等。

(2) 直握——手握劍柄,由小指、食指、無名指、中指依次緊握成螺形,拇指靠近食指。見圖8-40(b)。

(3) 鉗握——大拇指、食指與虎口鉗夾,起支點固定作用,其餘三指松握。見圖8-40(c)。一般都用於帶劍、抽劍、雲劍、掛劍等。

(4) 反握——手臂向內,向裡旋轉,手心向外,大拇指支架於劍柄的下方,向上用力,中指、無名指、小指向下勾壓。見圖8-40(d)。一般多用於撩劍、反刺劍等。

(5) 墊握——食指伸直,墊在護手下面以助力和控制劍的方向,大拇指也伸直,其餘三指屈指。見圖8-40(e)。一般多用於絞劍、削劍、擊劍等。

中華武術——太極劍

(6) 反手握——持劍使劍身貼於左臂後方,左手食指貼於劍柄,指尖指向劍首,其餘四指扣握於護手。見圖8-40(f)。多用於太極劍的起、收勢持劍。

中華武術——太極劍

中華武術——太極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