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春暖大地,萬物復甦,正值植樹造林、填綠補綠的好時節,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的兩位七旬老人希仁寶勒和高金山又忙起來了。幾年來,他們自費購買樹苗,栽樹披綠,綠了村莊,美了環境,讓綠色和春天喚醒沉睡已久的荒山。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兩位老人的家住在扎魯特旗嘎亥圖鎮尼瑪拉吉嘎查,村西邊有座叫塔瑪格圖的山,小山不高,整體由石頭構成,因為缺少泥土、草木不生,一年四季光禿禿的。加上過去採挖石頭,破壞了自然景觀,春天狂風肆虐、揚沙滿天,夏天下雨又容易誘發山洪。看著這座“千瘡百孔”的荒山,年近七旬的希仁寶勒別提多心疼了,種樹的念頭就這樣在他的心裡紮了根。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說幹就幹,自2016年春天在荒山嶺上栽下第一棵樹開始,希仁寶勒便將植樹當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一年接著一年種下綠色的希望。“原先這個山是光禿禿的,啥也沒有,只要一下大雨,山洪水就往村裡灌,從2016年栽了樹以後,挖了坑,雖然這個樹沒大,也擋不了多少水,但是挖的坑多,能把山洪水擋住,對村裡沒有什麼危害了。”希仁寶勒回憶說。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剛開始的時候,希仁寶勒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想有一天能看到綠水青山,不再看到光禿禿的石頭山。就是這個樸素的願望支撐著他走過了五年多的時間。老人說,“政府也鼓勵個人植樹綠化,這是造福子孫的事情,我們能幹,也必須要幹成!”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比起種樹,更難的是給樹苗澆水!”剛開始,澆水的事讓希仁寶勒很是頭疼,為了及時給樹苗澆上水,他每次澆水都需要從200米以外的井裡肩挑手提取水,一棵樹就要兩桶水,這對於老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勞累和困難,他好幾次都打起了退堂鼓,但每次看著樹一點點長起來,有的長得比人還高,他又鼓起了幹勁兒。希仁寶勒說:“只要體力允許,我要繼續種下去,用自己的雙手為家鄉多增添一片綠色,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更美更舒適。”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在希仁寶勒的影響下,同嘎查的高金山老人從去年春天開始也在荒山嶺上種樹,比起希仁寶勒,他種樹的區域位於半山腰,坡度大、亂石多,難度更大。村民看著滿是石頭的小山,認為他沒事找事,“這樣的山上怎麼可能種出樹來”。但高金山是個不服輸的人,“山的這邊全是石頭,我就這麼一鋤一鋤把石頭都挪開挖樹坑,這底下就有黑土,就可以栽樹了”。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為了種樹,高金山徒手搬走石頭,築壘起一個個看似魚鱗的樹坑,再在裡面種植樹木,艱苦勞作在他寬大的手上留下了厚厚的老繭,雖然辛苦,他卻樂在其中。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去年栽下的700多棵松樹成活率達到了100%。“經過一年的生長,小樹苗已長成五六十釐米的小樹了,看著慢慢綠起來的大山,我感覺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饋。”高金山高興地說。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又是一年春來到,這幾日,高金山正合計著跟希仁寶勒一起合作僱人挖一口井而忙碌著,因疫情推遲開學的孫子孫女也加入了種樹的行列,孩子們說:“爺爺常教導我們‘故鄉的水最甜,家鄉的土最親’,在這特殊的時期,我們在沒有課的時候,幫爺爺幹活兒,給故鄉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當春風吹過尼瑪拉吉嘎查的山嶺,昔日荒草叢生的的山坡披上了綠裝,一棵棵樹木在春風吹拂下洋溢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看著茁壯成長的樹木,希仁寶勒和高金山兩位老人種樹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高金山表示,今年打算在山下沙化的地方種植柳樹等合適的樹種,建成一個綠化帶。他們說:“生命不息,植樹不止,保護綠水青山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扎魯特旗古稀老人植樹五年:這是造福子孫的事,必須要幹成

供稿:扎魯特旗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