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200万辆奔驰曝出安全漏洞:智能汽车如何抵御黑客攻击?

丰田“刹车门”、高田“气囊门”……传统汽车因为质量问题造成车辆大规模召回,乃至部分零部件企业破产的情况已经不胜枚举。

但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由车辆软件漏洞而带来的黑客攻击,将成为直接危及社会资产乃至人身安全的新威胁。这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有些危言耸听,但随着一些过去不为人们所知的案例曝出,愈发严峻的现实正在我们面前展开。

2019年11月,360 SKY-GO安全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和梅赛德斯奔驰共同发现并修复了19个安全漏洞。通过这些漏洞,黑客能实现批量远程开启车门、启动引擎等控车操作,影响涉及奔驰已经售出的200多万辆汽车,这也是迄今为止影响范围最广,涉及车辆最多的车联网漏洞挖掘事件。

超过200万辆奔驰曝出安全漏洞:智能汽车如何抵御黑客攻击?

360发布的《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年度报告》

不过,奔驰的安全漏洞曝出并不是孤立事件。在360公司SKY-GO团队发布的《2019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年度报告》中首席出行官看到,过去一年的全球汽车出行产业,竟然因为黑客攻击造成了如此惨重的损失。

「数字钥匙存在漏洞,窃贼30秒盗走特斯拉Model S」

2019年4月,由戴姆勒投资建立的共享出行Car2Go在芝加哥有100辆豪华高端车被盗,被迫停止了在该地区的运营工作。更可怕的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车辆还被用作违法犯罪活动。根据相关研究人员披露,CarGo的APP遭到破解是导致这次车辆集体被盗的原因。最终经过一番抓捕,地区检察官对21位嫌疑人提出了指控,但恶劣的影响已经覆水难收。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Car2Go在2019年6月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并逐步缩减了在北美市场的业务。

由此可见,基于智能手机实现的数字车钥匙APP尽管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短板也非常明显。据介绍,数字钥匙的安全性不仅依赖于车钥匙上的环境载体安全芯片(SE)和可信执行环境(TEE)系统,其整个业务逻辑上的各个环境都需要紧密配合。比如安全的服务器,以及采用加密的传输通道和双向认证的传输协议。而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那么整套流程就会被破解,进而让黑客窃取用户隐私,甚至取得车辆的远程控制权限。

首席出行官认为,对于普通车主来说,选择可靠的网络环境来使用数字车钥匙有助于规避这种风险。例如,不要在公共WIFI上使用APP解锁或控车,最好连接4G运营商的网络。但对于车企来说,防止这类风险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定期梳理安全威胁并进行风险管理。

但由于车企和供应商此前缺乏关注,在2019年欧洲和美国曝出了多次对包括手机APP以及数字钥匙中的攻击事件。在英国,仅2019年前10个月就有超过14000多次针对数字钥匙的车辆盗窃事件,平均每38分钟就有一次盗窃发生,而小偷作案时间通常不超过30秒。这其中最知名的一次攻击,便是英国博勒姆伍德地区的一次特斯拉被盗案件。

超过200万辆奔驰曝出安全漏洞:智能汽车如何抵御黑客攻击?

Model S 钥匙 FOB 破解设备

在事件中,两个窃贼在30秒钟内,使用中继攻击设备成功盗走了1辆特斯拉Model S。在过程中,小偷利用一个中继类设备,现在车主房屋周围搜集特斯拉钥匙发送的信息,并进行识别和放大,让Model S以为钥匙就在车辆附近。在这个过程中,小偷并没有设计破解钥匙和车辆的认证算法机制,只是重放了中继设备采集车钥匙发送的信号,并没有篡改信号内容。而中继设备的价格也在日益降低,甚至有黑客在网络上非法销售。

随后,特斯拉更新了车钥匙算法,修复了漏洞。但经过研究人员的分析发现,常见的数字钥匙系统均存在未启用固件读写保护、使用缺乏双向认证机制的通信协议、缺少安全分区等问题。而此次事件中特斯拉钥匙的供应商同时也在为多家知名车厂提供方案,显然这也为破解留下了漏洞。

「智能汽车时代,安全漏洞可能成倍增加」

读者们可能都听说过,能否实现全车的在线升级,即“整车OTA”,成为了如今判断一辆车究竟是否为“智能汽车”的标准。

车辆从分布式架构,逐步演进为域集中式架构和中央集中式架构。简而言之,车辆变得更像是智能手机,硬件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被某一个特定功能所独享。就像是车辆ADAS摄像头,不仅可以用做探测前方车辆以及道路标志线,未来还能够作为感应雨刷的探测器。

超过200万辆奔驰曝出安全漏洞:智能汽车如何抵御黑客攻击?

由左至右:分布式、域集中式和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

尽管这种做法能够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并降低硬件成本,但共享的硬件将会面临被非法调用、恶意占用等安全威胁。随着关键ECU(微控制器)的功能整合程度进一步提高,代码量的增加会导致漏洞随之增长。

例如蔚来ES8在2019年知名的“长安街停车升级”事件,便是因为该公司未向用户提供终止升级并安全回滚到可用版本的功能所导致的。因此,车主在当时不得不在长安街主路上等待车辆升级完成。而SKY-GO团队的负责人告诉首席出行官,如果这项漏洞被黑客所利用,可能会导致后者使用拒绝服务攻击,让车辆无法正常启动。

那么问题就来了,汽车企业如何才能规避安全风险呢?这个问题需要从车辆和系统的开发,监控,运营等方面来解决。

首先,包括车企、供应商在内的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需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并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开发产品。其次,车企对黑客的攻击不能只是被动防御,还要对车辆、服务器等攻击面进行动态监控,主动发现攻击行为并及时阻断。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安全闭环,在提早发现威胁后,及时发布补丁程序。只有在造成严重影响之前解决问题,车企才能够避免遭受因召回、舆情负面带来的损失。毕竟作为一个事关生命安全的产品,汽车要比手机对安全更加敏感。

最后,车辆信息安全体系的搭建,绝对不只是车企以及供应商的事情。网络安全公司、高校乃至“白帽子”(发现漏洞后主动上报,提供修补线索的正面黑客),都应当成为车企在智能化时代的新盟友。

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设立了“安全研究名人堂”,用于表彰发现特斯拉产品漏洞的安全团队,360的SKY-GO、腾讯的科恩实验室都曾多次上榜。而在2016年,通用汽车也和致命的白帽黑客平台HackOne合作发布了“漏洞悬赏计划”。受到此前的教训,奔驰也计划在今年发起聚焦安全的“漏洞报告奖励”,邀请全球技术人员共同提升车辆的信息安全系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