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睡不著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

失眠的感覺,一點都不快樂。

這種感覺如何形容?就像一隻羊突然不會吃草了一樣,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發呆。而失眠的人,則是在一夜無眠的夜晚發呆。

當我們睡不著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

睡眠對於人來說太重要了,它不僅是一項“義務”,更是一項“權利”。

我們需要充足的睡眠,來儲存白天的精神和幹勁。我們生來就知道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這是人的生理需要。

因為失眠,睡著覺變成了一項需要學習的命題。這讓人怎麼快樂得起來呢。我們要學會擁有好的睡眠,才能讓疲憊許久的身心在夜晚得到暫時放鬆。

可失眠的人越來越多了。它不再是年邁老人的“專利”,也不是迷“忙”中年人的專屬,而是逐漸走向更年輕的人群。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人逐漸在夜晚迷失自我了,或者應該說,找到自我!

(這大概是90後掉髮現象嚴重的原因吧?)

當我們睡不著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

常聽身邊的朋友說起,熬夜不好,但舉著“熬夜就是熬自由”的旗幟一時熬夜一時爽,一直熬一直爽白天接收了太多的繁雜信息,處理起來十分麻煩,大部分都是拖延到晚上。要麼,就是白天使勁做事,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但生活的“紙”逐漸包不住野心的“火”。

到了夜晚,我們開始細數白天的得失,開始構想美好的未來。要麼是,美好的事情想太多了,就把自己給哄睡著了。要麼是,美好的事情真的過於美好了,忍不住和骨感的現實做對比,硬生生地生出了焦慮的情緒,繼而更加無法入睡,直至天明,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先麻木後焦慮的生活。

因為焦慮,所以失眠;因為失眠,更加焦慮。

當我們睡不著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

有的人嘗試在白天把自己的體力最大限能地發揮完,致力於完成累到一沾枕頭就睡著的“夢想”(比如我)。

可當燈光熄滅之後,原本疲憊的身心就像喝了hongniu一樣精神。我給這時候的自己安排了太多備選項了:想玩手機,因為白天太忙了;想聽音樂。因為白天太嘈雜了;想看看書,因為白天太浮躁了……我太難了,其實這些在白天明明可以完成的。

如魯迅先生所言:“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

熬夜等於熬自由的想法太冒險了。此自由非彼自由。深夜自由嗎?你大概不太習慣像白天一樣想運動就運動,想去逛街就逛街,想吃飯就吃飯。當然不排除習慣的可能性,現代信息社會,包容性極大。

當我們睡不著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

那麼熬了一整夜,第二天還有精神工作學習嗎?

(靈魂拷問ing)

大概有許多人是無法做到的,但也不排除第二天仍然精神抖擻的(比如我)。偶爾的熬夜似乎對身體沒產生什麼影響,於是就容易讓人懈怠下來了,產生“熬夜其實也不太壞”的想法。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熬夜的危害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慢慢積累,直到爆發才知其可怕。而且,壞的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

熬夜久了,當你的身體條件、工作環境已經無法包容你繼續白天黑夜顛倒的時候,即使你有著強烈的想要入睡的想法,也很難進入夢鄉了。失眠終於大踏步地前來造訪你的生活了,而你,已經潰不成軍。也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仍然,屢戰屢敗。

那咋辦呢?

失眠原因千千萬,入眠方法百裡挑一。第一步,乖乖躺下。第二步,遠離手機等電子設備。第三步,暫時清空你的“野心”。

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歡迎分享,失眠它為啥總圍繞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