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食欲:就是人进食的要求和欲望。通俗一点说,就是指胃口。

但“胃口”一词,其涵义已经引伸到了“吃”以外,如:

对胃口:比喻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

合胃口:比喻与个人的心意或志趣相合。

吊胃口:比喻让人产生欲望或兴趣。

倒胃口:比喻对某事物厌烦或产生抵触情绪。

由此也反映了另一俗语:

民以食为天。

吃,并不简单。

什么是食欲

食欲实际上是一种支配摄食和选择食物的生理-心理反应。而进食对生命和生长非常关键,故机体发展了复杂的生物机制来维持和控制。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边缘系统

负责记忆和情绪的大脑区域,能够对有关食物的信息进行处理,影响个体对食物的摄入量。

下丘脑

处理胃肠道及脂肪细胞释放的有关进食行为信号,既有产生愉悦感和促进食欲的激素,也有抑制食欲的激素。

迷走神经

将信号从胃肠道传递到下丘脑。

基因

决定了个体有关食欲的激素种类。

分泌饥饿激素,让人产生饥饿感。

胰腺

分泌胰岛素等多种激素,使人产生饱腹感。

十二指肠

分泌多种产生饱腹感的激素。

空回肠

分泌多种激素,感受饥饿和饱腹感;同时,肠道中的细菌也影响人体对食物的偏好。

脂肪组织

分泌瘦素,减少摄食。

环境

食物的性状、供应量、种类、促销手段等都会影响食欲。

人体中的微生物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迷宫般的脑肠轴

此轴的关键似乎是一群肠道微生物,其作用和威力不可小觑,因为它们——可以掌控大脑!

肠道微生物是生活在我们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

数量多至10万亿个;

重量高达2kg-3kg。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人,不过就是一坨走来走去的“菌群”,它们才是真正行走的“荷尔蒙”(hormone)。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不仅占据了我们的身体,还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甚至命运。这些细菌大致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中间派)。如果有益菌占优势,则处于健康状态;如果有害菌占优势,则处于疾病状态或疾病的边缘。

肠道菌群受宿主饮食习惯的影响,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宿主对食物的偏好。调查发现,肥胖人士的朋友圈里往往不乏同样“重量级人物”。这可能不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同一类型的肠道菌群。

可见,这群本身并没有传染性的细菌,却会引起宿主之间出现“食欲传染”。

食欲≠饥饿

唉!看来,控制食欲不容易。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因为,我们暂时对这一群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之间“左右逢源”的迷你生物尚在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之中

食欲并不等于饥饿。毕竟后者感觉并不舒服甚至些许痛苦;前者感觉相对平和甚至带着些许欣慰。当然适当饥饿可以刺激食欲。

食欲不好的原因

食欲不好的原因应该也是复杂多样的:

• 心理或精神因素紧张、害怕、担忧、恐惧、追求骨感美等。

• 生理因素过于疲劳、怀孕初期、暴饮暴食后、运动量不足等。

• 疾病因素:

大部分疾病会导致食欲不振,除甲亢、肥胖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外。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调控的“阴”和“阳”,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思考题

对于肥胖者,如何控制食欲?

对于消瘦者,如何增加食欲?

长按关注,更多育儿喂养知识等着你~

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食欲和饱腹感是食物摄入量的决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