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近日,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18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颁奖大会上,

我国某科学家因研发出“半球谐振陀螺产品”而获得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大会相关负责人为获奖科学家颁发20万元奖励。

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陀螺仪是指,在惯性空间测量运动物体旋转角度或角速度的传感器,其与加速度计一起作为惯性敏感元件,用来测量、计算运动载体的位置、速度、姿态等导航参数。

其具备精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而常被运用于导弹、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

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战略核潜艇在本国全球定位导航卫星遭到敌方毁坏,其进行二次核反击,

由于无法利用高精度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进行导航时,就必须依靠自身携带的高精度导航设备进行导航。

目前世界上采用精度最高的惯导设备便是三代惯导设备——静电陀螺仪

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静电陀螺仪虽然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惯导设备,但其却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宽带动态范围窄,定期需要重新校验等缺陷。

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新一代半球谐振陀螺产品,则颠覆了传统的静电陀螺仪;该产品是一种没有高速转子和活动支撑的振动陀螺。

其不仅具有精度高、质量小、体积小、启动时间短、高过载——最大可抗达3000g值的重力加速度的特点,

还具备可连续工作15年“高寿命”的优点;因此,半球谐振陀螺产品已成为下一代最具潜力的陀螺之一。

据悉,目前全球也就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在该领域有所建树。

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据有关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已在125颗人造卫星上成功应用半球谐振陀螺,其累计空间飞行超过2000万小时,最高精度零偏稳定性优于0.0005°/小时。

我国作为一个航空航天大国,但现有卫星中姿态控制系统敏感单元设计能连续工作的时间均不超过1至2年,

而卫星平均寿命超过8年,国内目前一般采用陀螺冗余备份方案来解决相关问题。

但该解决方法会造成卫星荷载与内部空间的巨大浪费,而新一代卫星的平均使用寿命会延长至8-15年

因此,研制使用寿命更长、更可靠的惯性导航系统对于中国航空航天来说已迫在眉睫。

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半球谐振陀螺产品,作为一种长寿命卫星工程的核心敏感技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然会对中国实行最严密的技术封锁,身为“老大哥”的俄罗斯也不会将如此核心技术共享给中国。

因此,中国只能依靠自己去摸索、去研发、去突破,而在我国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之下,我国已成功研制出长寿命、高精度的半球谐振陀螺样机。

据悉,该样机的技术指标零偏稳定性优于0.005°/小时,设计寿命大于8年,寿命末期可靠度优于0.9,为国内首创,在国际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打破一技术封锁,就算北斗卫星被毁也能精准打击!


在米粒儿看来,中国之所以让美国感到巨大威胁,是因为中国科学家不懈努力、不断挑战,坚持创新的精神;

有如此一批批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种花家”,何愁我中华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