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女子袁机:遇人不淑,彩凤随鸦婚姻浅谈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江南金陵有座一步一景、美轮美奂的大观园,痴情的美男子贾宝玉曾在这里为丫鬟晴雯写下情深义重的《芙蓉女儿诔》。

这是小说。

现实世界里,就在曹雪芹完成《红楼梦》的前4年,在南京(古称金陵)的一座繁华诗意的园林里,也有一位满腹才华的男子,为一位至亲女子写下同样感人肺腑的祭奠文章《祭妹文》。

古代奇女子袁机:遇人不淑,彩凤随鸦婚姻浅谈

据说,这座园林曾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他们祖孙在此生活了60年,直到被雍正下令抄家,曹家败落。雅致风流的大观园,就是以此园为蓝本,在《红楼梦》里活色生香起来。

这座园林,就是南京城的随园。随园里那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就是乾隆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美食家袁枚。袁枚才气甚高,文笔可与乾隆时另一位大才子纪晓岚齐名,时人称之为“南袁北纪”。《祭妹文》构思精巧,感情真挚,可谓袁枚大才子的散文代表作。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古代奇女子袁机:遇人不淑,彩凤随鸦婚姻浅谈

这篇名作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哀婉悲伤的故事,以及一个传统女人的不幸命运。这个女人,就是袁枚的三妹袁机。

彩凤随鸦

袁机,字素文,杭州人,在她还没满一周岁时,就被父亲许配给江苏如皋的高家,当时高家的媳妇还未生产,男主人高八向袁机父亲许诺,若生男必定与袁家结亲。

古代奇女子袁机:遇人不淑,彩凤随鸦婚姻浅谈

不久,高八的媳妇生下一个儿子,高家送来一个金锁作为指腹为婚的聘礼。待到袁机长大成人、二十多岁时,高家突然来信告知,因为儿子有恶疾不能结婚,请求退婚。

自小饱读诗书的袁机却不能接受这种变故,她坚定地回复道:“女人要从一而终,有疾病,我愿意侍奉他;即便他死了,我也要为他守节。”家里人拗不过她,袁机最终如愿以偿地嫁进高家。

不料,婚后,迎接她的竟是一番惨无人道的折磨。袁机的公公高八早已病死,丈夫高绎祖不仅人长得丑陋不堪,性情还暴躁轻浮。

他吃喝嫖赌,为了凑足钱去享乐,在卖光家产后还向妻子袁机索要嫁妆去变卖,嫁妆不够,他将一腔怒气都发泄到软弱的妻子身上,不仅狠狠地揍她一顿,还用火去烧她。好心的婆婆看不下去,跑过来救儿媳妇,谁知反倒被暴躁的儿子打断了牙齿。婆媳俩只能抱头痛哭。

袁机把她的凄凉之苦,偶尔用诗歌抒发出来。《闻雁》写道:

秋高霜气重,孤雁最先鸣。

响遇碧云冷,灯含永夜清。

自从怜只影,几度作离声。

飞到湘帘下,寒夜尚未成。

高绎祖在外面欠下赌债,回家来竟然想把妻子袁机卖掉,以便偿还债务。袁机再也不敢待在家里,只好求助娘家。袁父告到官府,判定离婚,这样,袁机才脱离高家。回到娘家后的她,心如死灰,除了吃斋念佛,便是尽心伺候母亲。此时,距离她意志坚定地走进高家履行婚约,只有四年。

后来,听说丈夫高绎祖去世,袁机悲痛欲绝,一年后,竟然也与世长辞。史书这样写道:“高氏子死,哭之恸,越一年卒。”史书同样记载她当初的宣言:“女从一者也,疾,我侍之;死,我守之。”)《清史稿列女传》

袁机“有不栉进士之目”,而“遇人不淑,抑郁终身”

古代奇女子袁机:遇人不淑,彩凤随鸦婚姻浅谈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作为袁枚的妹妹,袁机自小熟读诗书,是个颇有灵气的才女;作为一个传统婚约中的女性,袁机在明知丈夫顽劣恶毒的状况下,仍心如磐石地坚守妇女的责任,甚至不惜耗费心血搭上自己的性命,落得个如同《红楼梦》中贾迎春式的结局,实乃叹息。

知袁枚者众,但知袁机者寡。但袁机的才华也是可追可表

袁机在《随园杂诗》写道:

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

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写得清新雅致,余韵悠长。她是那个时代少见的才女,也因此,她的悲剧更加让人扼腕叹息。

袁枚以“问字举家师”形容她,可见其诗词才华,袁机有不栉进士之目,。不仅如此,袁机还是有识见的人,她若是男子,不会只是诗人,还会是贤能的官绅。

对于袁机,世人有着不同的评说,有同情,也有讥笑,同情的人有感叹她的才名,鲜花插在牛粪上,糟践了。讥笑者认为过于迷信从一而终,不值得。

我们且不谈当时她所处的特定年代背景,就从女性的角度剖析:

遇人不淑这个枷锁是她自愿带上并锁牢自己,期间高家两次退婚,但她依然坚持坚守婚约,没有丝毫的反抗和片语怨言,只把二八年华熬成一汪清泪,葬送了一生。

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

对于袁机的悲惨遭遇,袁枚很自责,他说:“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假如不识字,袁机真的能过上幸福生活吗?

回顾袁机的一生,得出的答案是:恐怕不能

才女不识红尘路,读尽诗书也枉然!

袁机是可悲的,才情冲天,但读书没有让她明智,面对家暴又才德貌一无是处的丈夫百般忍耐,最终断送了自己锦绣前程。

枉读了那么多书,但没有走出书中糟粕的禁锢,唯有将所有遭遇都归结为“命”,任命又委屈,所以最终回到娘家依然过的辛苦而且绝望。

她的哥哥最终一篇《祭妹文》让人感知她的生平,亦让她被收入地方志和《清史稿》,但这样的名留青史又有何意义呢?就连她的亲人都在为她感叹不值,“终教青史留遗迹,已负从前金粟身”。

相较另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南宋第一才女李清照,袁机仿佛就像一个懵懂的,被家庭保护很好的小女孩,对现实无知和固执,读书并没有带给她世事洞明,但读书在其他的古代才女身上却有不一样的故事。

下一次,我们来说说南宋第一女词人李清照,作为旷世才女,婉约派代表人物,两段婚姻带给我们的启示录。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尤其是在古代这样以男为尊的时代,我们以古喻今,希望带给世人更多的感读和思考。

愿世间女子都活的通透,读书滋养心灵,活出不一样的天地和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