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化危为机

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化危为机

申城的上班路,早已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在特斯拉超级工厂,在洋山深水港码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上新、品时令、买买买……各大商场的人气正在重聚。这座城市的“回血”进程,已经加速。

4月15日,上海市委财经工作委员会举行的会议指出,既要清醒冷静、坚持底线思维,又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作为、化危为机,以确定性的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变化,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当前,由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承压,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情况。舆论场中,亦不乏唱衰中国经济的杂音。在严峻形势面前能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能不能读懂复杂现象背后的信号,考验的就是我们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近日,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均宣布扩大本年度高校招聘指标。其中中石油本年度招聘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000人,增幅达六成。另一边,外资金融机构如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摩根大通、高盛等也在加紧“招兵买马”。同时,雀巢、希尔顿、赛诺菲……多个领域的外资企业都在此时此刻加码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决策上的“默契”,绝非偶然,正是基于对事实的判断: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结构向优、发展质量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这就是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的根本原因。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在关键时刻畏畏缩缩、徘徊不前。

未来,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建设,而不是“预测”“推断”出来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最清醒的认识。机遇和风险是相伴相生的,而我们该做能做的,就是“以确定性的措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变化”。

推出24条稳外资举措、出台扩大投资稳定经济20条政策、公布12条政策扶持旅游产业、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持续发力……短短一个月内,上海迅速打出的一连串“组合拳”,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整座城市在严峻形势下坚定的发展决心。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外部的风险无法预知,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相信事在人为,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回顾历史,这个国家、这座城市从不畏惧道路的坎坷和崎岖。在今天,我们更应积极作为、主动出击,牢牢把握危中之“机”,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