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而是忍受忍受现实给予的无聊和平庸,忍受幸福和苦难。


最初看余华的小说,写得真实和艰苦,总出现暴力和死亡这两个词。而《活着》这部作品反而回归于传统。余华是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同样出自于《活着》,“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的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这部作品刻画了徐福贵风风雨雨的一生,告诉观众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后来,看张艺谋的电影,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具有民族的特色。色彩运用红色,象征革命,象征民族,象征战争,象征悲哀的时代。天寒地冻的雪景,尸体上的血迹和火堆都是色调的撞击。鲜艳的红色也代表着死亡,从爹和老全的死,有庆的死,再到凤霞的死,这都在告诉我们,有革命就有死亡。而我觉得这样浓烈的死亡,恰恰是革命所能代表的壮烈。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皮影戏贯穿全剧,本来是吃饭的手艺,是龙二借给徐福贵的,在影片中时常出现。皮影戏是中国的传统手艺,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也很好地讽刺了十年文革是非不分、个人崇拜,出现了样板戏和红卫兵,同时也抨击了社会。烧皮影戏是镇长强调,“越旧的东西越反动”,可想而知,时代的改变导致着观念的改变。徐福贵从死人堆中爬出来,带着皮影箱,献铁时也要保住它,忍痛烧掉皮影。因为这是这个年代中最真实的东西,也是他的精神寄托。他会在妻儿面前炫耀自己唱得好,这是陪伴他一路成熟的标志,在他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东西活着,所以才会烧掉皮影。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其实该怪的,是这个社会。福贵对想不开的春生说,“不想活也得活着,咱俩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下来不容易,不管怎样也得熬着也得受着。”活着就是希望。
“鸡长大了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馒头就长大了。”片尾这一席话,讽刺这个扭曲到极致的社会,人们又是多么的悲哀。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要忍受一切的苦难和幸福,要忍受这个社会的悲惨和凄凉,忍受不幸或者幸运的我们,过着或平庸或璀璨的生活。因为我们的目的都是活着。

福贵的一生是旧社会中国许多劳动人民的缩影,从大地主阶级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包产到户,一生都在劳动,《活着》中福贵的儿子有庆为了他人活着抽血而死,女儿凤霞为了自己的孩子活着而死,妻子家珍劳累而死,女婿二喜死于搬运活,外孙苦根被豆子活活撑死。福贵作为所有苦难的承受者,仍在绝望中坚强地活着。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在别人的苦难面前,再煽情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怜悯、同情,这些都很虚,真的。在那个年代,哪怕是活下去都如此艰难,没吃过苦的人,有什么资格伤春悲秋呢。

这片土地,不止有美丽的风光,黄土之下,浸透了无数辛酸的血泪,埋藏着伤痕累累的过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生命值得尊敬,活着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生活不针对任何人。你说它苛待某人,这个话题与我而言就像鸡和蛋一样难以辩解。苦难的同时它也为人埋下一些能让人能够活着的什么,或者精神,或者物质。于这本书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这样的。家珍、凤霞、二喜、苦根这些角色也是饱经苦难的,但他们也有被生活善待的时候。
觉得最惨的其实是有庆,他有快乐,但是是最少的,他常年光着的脚,悉心照料却被宰的羊,翻来覆去分的三堆糖果,初进医院献血时的兴奋与回来时没有心跳,青白的脸。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向上天要多少人生",这句话好像是元月中旬笔者在什么地方抄来的,挺有些撞击力。有磨难倒是好事,可以长寿些?当然前提是你要想方设法迈过这个坎。"人生"这儿可以理解人在生活吧?也可理解活着即是一切。估计不少人读过余华的"活着",想想也是,活着本身难道不是一奇迹吗?"存在决定意识",得先存在着,再谈我们的其他意义、认识?

《活着》:诠释了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