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甚喜传统文化,尤其偏爱诗词,各位有什么书籍推荐?

把你密码


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凝练国学智慧,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处事哲理和深厚的做人修养,是整个民族精神的积淀和象征,也是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学不仅仅是固有学术,还包含着现代精神,国学并不是步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不断融合其他文明以突破自我的日日新的生命体,国学并不遥远,与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

我也是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现给您推荐一套我正在拜读的《国学智慧全书》,一套六册。本套丛书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历史、伦理、诗词、兵法等文化范畴,涉及的国学典籍100多部,几乎涵盖了所有最经典的国学读本。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其所拥有的国学智慧蕴藏于恢宏浩瀚的经、史、子、集之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全书演国学要义之精神,传承炎黄文化之文明,文字叙述浅显易懂,让人读来全然不费工夫,只需用心领会。我深信此套丛书不仅可以给您带来阅读上的愉悦,更可提供蕴含深刻内涵的精神源泉,具有收藏传承的良好价值代表之作。

希望我的推荐能给您带来收获与喜悦。#泛文化写作营#


清风格局


《声律启蒙》《渔翁对韵》可以打下诗词的基本功——韵律,可以多读多写找一找节奏,韵律的感觉;俞陛云的《诗境浅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以作为诗词基本知识的补充,了解诗词的规律;《全唐诗》《全宋词》,学习里面的诗词,可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写多感受。另外《围炉夜话》《小窗幽记》《随园诗话》等等也可多读。此外,江弱水、叶嘉莹讲诗词的书也可以看看。总之,多读多看多写,自然而然,能读懂能写。当然,如果小时候就有诗词歌赋的熏陶,那么对诗词的感觉肯定要更敏感一些。我认识的一位小姐姐就是从小有这样的熏陶,在网站写的诗词和我们后天习得的自然不再一个层次上。我们也只能自叹不如,当然写诗要有灵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的。喜欢传统文化,进而喜欢古诗词,对人的品性的塑造也是很大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学习古诗词都是一件好事,可以修身养性,愉悦自己,惠及他人。同时你可以带动你的家人学习古诗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后孩子说不定也会对古诗词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涂涂读书


现在喜欢诗词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常有人问,学习诗词读什么书?我看见过有达人在网上列出的书单,真是一字长蛇阵,不要说看书了,就是看这些书单都让人头晕目眩。

前人留下的作品浩如烟海,穷极一生我们也读不完。何况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读那么多专业的书籍。另外大家读诗词的目的也有不同,有人是为了多知道一些经典,作为谈资或者教育小朋友,也或者为了写文章和发言稿能信手拈来,也有人是想学着创作诗词,这多少会有些不同。因此有效率地读书并不容易。

对于那些喜欢创作的朋友来说,如果没有老师,不少人花费时间乱读一通仍旧摸不清门路。有的人讲起来头头是道,可是自己写出来的诗词却像是门外汉 ,脱不开打油诗的嫌疑。今天老街味道根据自己的一点经历,说一说我认为的读书方法与顺序,未必正确,但是一定最有效率,或许对诗词爱好者有些帮助,至少不会让您走弯路。

一、两个三百首

无论读书抱有哪一种目的,我都建议从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读起。虽然入选的诗词未必都是最好的,但是大部分作品是经典中的经典。至少入选的作者肯定是这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读这些书不一定要背过,不过最好精读一遍,细看注释和赏析,并了解一些作者的生平。虽然书的版本会有不同,解析可能会有差别,但是一开始不需要特别去研究。

二、了解诗词的简史

大学里会学到中国文学史,里边有诗词的部分,可以了解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书店里有专门的诗歌史,部头比较大,这不是我建议读的书。在这个阶段只需要读一些关于诗体演变的小册子,了解不同时期诗体的变化。例如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体,楚辞骚体诗的特点,汉的五言诗,魏晋南北朝七言、四声平仄的出现,唐朝的格律诗,唐朝到宋朝词的发展等。基本了解到各个诗体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然后进入下一阶段。

三、关于格律

以上的两步不是很烧脑,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都是给第三步打基础。格律是学习古诗词的最基本知识,当然如果您不想写诗,也可以不学习。但是不懂格律的话,阅读古诗词其实只读懂一半,因为从齐梁开始格律就深度地影响了诗词。唐朝的诗几乎一半是格律诗,而词全部是格律词,不了解它的规则学不会写旧体诗,也不能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妙处。

学习格律会麻烦一些,有的人几分钟看明白了,有的人却总是搞不清楚。这方面的书籍书店里很多,都是以王力的理论为基础,随便买一本《诗词格律》的小册子就可以。王力有一本《汉语诗律学》是一本必读书,部头比较大相对枯燥,可以留到以后再看。

关于格律的基本知识我有两篇文章可以参考:《律诗四式让您半小时学会格律》,《相信吗?十分钟让您看懂格律诗怎么救拗》。为什么说格律简单,因为静下心来看看,其实半小时基本就明白了,律诗就是四种句式的四种组合,然后衍生出几种变化而已。

四、重复第一步第二步 再读《唐诗三百首》

读完关于诗词格律的书,我建议再读一遍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这一遍会有不同的收获。你会用崭新的角度看问题,会更加理解古人的创作手法。

唐诗的警句很多出现在第二联,而第二联按照格律规则基本都是对仗的,因为对仗、黏连、平仄的要求,律诗的句法会不同于古体诗的句法,这也是唐诗不同于前朝诗的原因之一。唐诗因为格律的成熟和各种机缘巧合,使得诗这种文学形式走上了历史的巅峰,并且为宋词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学会格律以后再看一遍关于诗体演变的简史,就会对古诗词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更有助于深度地学习和理解。

另:我有两篇文章《唐诗三百首格律浅析下篇律诗与绝句》和《唐诗三百首格律浅析上篇乐府与古体诗》建议读一遍,否则学完格律再看唐诗三百首可能会看糊涂了。

五、古诗十九首与诗骚

经历了格律的束缚,再感受一下《古诗十九首》的“天然浑成”,诗贵自然,古人认为李白的绝句被称为唐诗第一,就是因为他的诗比“七绝圣手”王昌龄来的更加自然。

《古诗十九首》的篇幅较小,语言质朴,容易理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诗骚和唐诗宋词。 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以外,十九首对于后人的影响巨大,很多诗词里都会看到它的影子。

再读就是《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了,他们都被后人称为“根文学”,古人作诗以“文本诗骚”为荣,借用或化用诗骚的诗句与含义能提高诗词的品味。今天的叶嘉莹先生也有诗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诗骚我们从小学好像就有接触,如此重要为什么却放到后边呢?老街以为没有对诗词的真正喜爱,很难静下心来阅读诗骚,毕竟先秦的作品了解起来难度太大。一开始就闯进来读诗骚,可能把你最初的热情都消耗殆尽,然后一去不还。经过前面几步走到这里的人,会真正地理解诗骚。虽然也会有阅读疲惫,但总会不停地回来的。而且再看后人的诗词时,会不断地发现诗骚的影响,这样也能够不时地回溯阅读。

五、诗话与词话

我自己是没有老师的,因此一开始读书也是乱读,我最早看的诗话有《随园诗话》、《白雨斋词话》等。清朝出现了大量的诗话(词话),而且篇幅都不小。很有幸我一开始读到的都是很好的诗话作品。无论您喜不喜欢读诗话,有一本书您一定知道,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关于《人间词话》的影响和重要性我就不说了。王国维书中提到的人物一定要知道,作者不会说人的全名,都是用号和字来代替,读书少的往往搞不清楚说谁。另外王国维书中提到的诗话一定要读。

清朝的何文焕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出过一本《历代诗话》,收录了唐、宋、元、明代的诗话共二十八种。 清朝以前的不少诗话篇幅会短小一些,很快就能读完。民国以后也有大量的关于诗词的论著,比如钱钟书的《谈艺录》,还有他的《管锥编》里又有不少关于诗词的论述。从王国维开始,这些大师的论述开始引入了西方的文学理论和案例。比如钱钟书、叶嘉莹对于诗词的解读,就与古人有不少区别,我感觉类似于西医与中医,西医更加清晰,中医的理论不太好理解。

古人论诗与今人论诗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大家读书时一定要注意。就是古人都会写诗,会讲到好多创作中的方法经验。今天好多论诗的学者自己不会写诗,或者只会写几首打油诗。这些人的书一般只是搬运一些故事和赏析,很难学到诗词创作的知识。另外诗词话大多是一家之言,未免有些偏颇,这些就靠大家自己分辨了。

六、其他

魏晋南北朝对唐朝诗人的影响非常非常大,有余力的话读一些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三曹、陶谢、鲍谢、阴何等人读简史的时候大家就了解一些,其中齐梁的永明体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和平仄,他们写出了最早的格律诗。

明清以后的《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和四书五经一样,是读书人的启蒙读物。这些书以律句对仗的方式写成,包含了诗词创作中使用的大量典故。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这些教育,可以再补补课。

古人作诗是有工具书的,随时携带以备查看。今天我们利用手机查找典故、诗料等方便得多。

结语

读到这里,整个诗词发展的脉络基本清楚了,然后可以读唐宋两本鉴赏词典,读全唐诗和全宋词暂时还没有必要。元明清以后的作品更是浩如烟海,好作品和优秀的诗人非常多,可以选一些经典的合集。再往后读什么书自己都清楚了。读书的同时最好学着创作,学以致用是最好的方法



俏花旦


我也爱好诗词,给你推荐我最近买的一本书——《唐宋名家词选》(全本)。这是龙榆生最负盛名的编选作品,里面还附录了作者小传和历代点评,增识广泛。

买这本书,就是看到书里开篇的第一首词,个人特别喜欢,然后就多巴胺分泌俱增立马买下了。买了后,闲坐翻看细读,感受词句韵律,好惬意。

第一首是李白的《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下面是收录者语:

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这本书在词的下面有加符号方便我们阅读断句和辨清仄韵。它是以“·”表示句,以“、”表示逗,以“◎”表示平韵,以“△”表示仄韵。

这本书还有几个特点:

一是收录的词家都是能卓然自树或别开生面者的为主。

二是收录的作品都是词作家的代表作。

三是收录作品都是声律优美的。

四是收录的除唐、五代词,还有七言绝句。

五是收录的作家传记都是酌采旧闻,如果正史有传的,就概用节录。

这本书一共有708首唐宋两代名家的名作,再加上点评和小传对词句的理解更容易深入一些。我拍了几个页面,你可以看看是不是你喜欢的风格。





晏哥说书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三百首》是诗词精典中的精髓。去年笔者购买了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发行,喻守真编著的《唐诗三百首详析》,自己认为对诗词爱好者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可以推荐给大家。

首先,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内容完整。与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相一致,个别的篇章内的诗篇顺序略有不同。该书按五言古诗(35首)、乐府(11首)、七言古诗(28首)、乐府(16道)、五言律诗(80首)、七言律诗(50首)、乐府(1首)、五言绝句(27首)、七言绝句(51首)和乐府(9首)编排,结构清晰,系统性强,便于阅读。

其次,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在书里,对每首诗中的每个字都标明了平仄。对于初学诗词者,克服了不易掌握平仄韵律的障碍,特别是古诗中的“入声”字。在每首诗中的平仄标示清楚,一目了然,非常适合初学者。重点是每首诗的韵脚更是说明清晰,用的是平声什么韵。

再次,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书中,还说明了每首诗的“作意”和“作法”。对书中的每首诗,简单说明其写作特点,各联和各句的基本含义,对仗情况、重点字和词语的使用特点,在诗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其他古代学者对本首诗的评价。

第四,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对诗的作者情况也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理解唐诗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本书还对声调知识进行了简单讲解,对古诗的黏、对、拗救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通过笔者的学习,认为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对诗词爱好者,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推荐。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诗词,品诗词吧,从读诗品词中提升自己,享受生活!





葛诸亮


学习传统文化从文学方面,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途径。

1、基本类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修身类的基础。

《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孝经》、《朱子治家格言》。

3、广泛见闻类的。

《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五种遗规》。

4、大经典。

《群书治要》、《国学治要》、《资治通鉴》《史记》《古文观止》。

5、经典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庄子》《孟子》、《道德经》。

其实还有很多,关键一点,修身类的一定要学习。

身正才是根本,把修身当第一要务。其次选择经典,要熟读百篇千篇。


知周万物道济天下


如果是传统文化的话,非常推荐你看《古文观止》,这本书的编者是清代吴楚材叔侄二人。“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之选”,内容经典适用于初学者。以

观止为书名,意思就是达到了尽善尽美无以复加的程度,其他的就不用看了,是观止矣的境界。大文学家巴金先生就曾说过阅读“古文观止”使他毕生受益,终生难忘。

如果是诗词的话,不太推荐《全唐诗》,所以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诗词总集,但是不是精选,有并不是特别经典的也被选入其中了。像一般版本的《

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都可以。如果偏爱某个诗人词人,可以专门买他们的著作研究,我本人很喜欢纳兰性德,所以早年买了一本纳兰词时时诵读。研究诗词的话,同时推荐读一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本书以“境界”为切入点去品评诗词的创作、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词人的创作。在读诗词时,加之《人间词话》以辅助阅读。

暂时推荐的就是这些了,这也是我自己在看的,如果您有别的建议,欢迎留言。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我推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弟子规,这些书有极高的修身价直,謝谢。


卞长余


《唐诗三百首》,简单又直接[灵光一闪]

如果你真的特别喜爱的话,推荐你先反复读高中语文课本里的诗词。这些都是永不磨灭的经典,表达的情感也非常强烈。

读完名流大家之后,留意他们的思想感情。去市场或书店,看读一些不太出名的作家诗词,可能没有太多的辞藻,但里面的事物很多是没有见过的,也可以读懂他们所处朝代的历史。

我也是诗词的爱好者,一起交流呀[what]



波仔的快乐生活


我也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基本书推荐给您。


一、《古文观止》阴法鲁主编本


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睡之前读一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古文有严格的表述规则,读起来有韵律感,晓畅其意后再通篇诵读,感觉就像唱完一首经典金曲后般愉悦。《古文观止》收集了中国历代优秀的文章,其中涉及军事、外交、礼仪、思考等多个维度,不贪求快速读完,每天精读一篇受益无穷。


二、《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一个人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是没法教的,想要深层次地体验诗词带来的美感与快乐,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大批量地阅读古诗词,当你读得足够多了,看得量够了,有了对比,有了思考,你自然就能分出东西的好坏,自然就能品味出不同诗句的高低。熟读古诗词,对个人的审美和以及生活观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红楼梦》


如果古今中外,只能剩下一部书,那么我希望能剩下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你喜欢传统文化,你热爱诗词,一部《红楼梦》几乎可以满足你所有需要。《红楼梦》涉及古代中国各类礼法、婚嫁丧葬礼仪、生活习俗等等。精读红楼,你还能从不同的角色从品味出法家、道家、儒家的诸多理念。


建议精读两遍《红楼梦》,再去看一遍87版的电视剧,你会有更深入的代入感,你能实现一种身在2020年,但却飘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绝佳体验。


同样是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期待后来多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