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在网上看到的信息中,基本上都在为硫酸钾型复合肥唱赞歌,几乎看不到它有什么缺点。但是硫酸钾型复合肥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持续施用竟然也会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在为规模性的种植基地进行服务时候,见得最多的就是各种病虫害,以及一些生理性病害,而且越来越多的病害是无法用以往的知识解释的。因此,只能从种植户的种植习惯入手进行分析原因。后来发现,真正的问题就出在经常使用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上。

“忌氯作物”的说法在农业上广为流传,而且被化肥生产商和经销商用来为农户洗脑,因为害怕氯元素对作物造成危害,于是大家对含氯复合肥开始“谈虎色变”,这其实在营销上叫“恐怖营销”。

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找到了“忌氯作物”的来源,该名词最早出现在外文期刊上,翻译成中文应该叫“氯敏感型作物”。从植物生理上来说,氯元素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之一,在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细胞渗透压、促进对其他肥料元素的吸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种子萌发、增强抗病性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现状,硫酸钾型复合肥就很快被推广开来了。而且呈现出燎原之势,所有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基本上施用的都是硫酸钾型复合肥。硫酸钾型复合肥的主要成分有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铵(主要是低温转化富余的硫酸与气氨中和所得)、硫酸钾、尿素等,还包括少量的杂质如硫酸钙、磷酸的铁、铝、镁等盐以及微量未反应完全的氯化钾。

今天就为大家分析一下,长期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是如何为作物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的。

植物大量吸收氮磷钾为元素,而硫酸钾型复合肥中的硫酸根离子则不被植物吸收,因此会在土壤中富集。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氢离子,再加上硫酸根与弱碱阳离子结合,往往会导致土壤pH值下降,也就是常说的土壤酸化。土壤一旦酸化,植物的生存就显得很是艰难,酸化程度轻一点的,植物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反应。

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土壤中被氢氧根螯合而被固定在土壤中的铝,在酸性作用下会被重新活化,而铝离子对作物是有毒害的,但是这并非最主要的危害,过量的硫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逐渐分解形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释放出来会直接危害作物,而残留在土壤中的硫化氢会导致好氧的有益菌大量死亡,菌群失衡,厌氧型细菌就会大量繁殖,这就出现了土传病害。

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土壤板结

另外一个危害就是,硫酸根与土壤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板结,土壤结构的破坏,直接导致制约钙元素的吸收,就会出现作物缺钙的现象。

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白菜缺钙

综上分析,硫酸钾型复合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作物土壤危害一大因素。因此要合理利用,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合理使用,使土壤能够持续生产利用。

被夸上天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竟然是作物生理病害的罪魁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