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可以創造如此大的價值

雲錢包的創新價值體現在哪裡?

讓未來為你而來 今天

一、打破所有壟斷

傳統投資是創新者找用戶,創新者並不知道用戶的真實需求,是摸黑前行,因此,投資有風險!投資人只能是資本和大佬,這就產生了資本和大佬控股未來的結構。這種結構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

雲錢包是用戶先集結,是用戶找創新者,明確的需求和訂單,會消滅投資的風險和低水平重複建設。例,在傳統市場,創新者投放了449萬個APP,按照每個花費100萬成本計算,這些APP要投資4萬億,要消耗數百萬人幾年的全職勞動時間。但這些APP並非用戶所需,4萬億投資幾乎全部打了水漂,變成了傳統壟斷者的養料。反觀,如果是所有用戶完成集結,創新者只需投入幾十億資金,外加數千名工程師,就可以建成價值十萬億級別的覆蓋所有領域的公共網絡。每年的利潤會是投資額的幾十倍,即產生數千億利潤。利潤再投資實體,投資依然沒有風險。在投資沒有風險的前提下,普通人將可以無風險的跟投,直接控股未來。當所有面向未來的創新領域被全民控股,並且全民直接掌控這些股權,那麼,社會主義經濟結構會自然的取代資本主義經濟結構。

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可以創造如此大的價值


提示:1、民主與控股建立在用戶對自己未來消費的自由選擇權之上。

2、用戶即市場,市場(用戶)不再需要被資本代表選擇誰可以上市發股票(錢),誰不能上市發股票(錢)。

二、使所有領域的效率獲得飛躍式提升

全民不願意額外支付低水平建設成本,這會消滅所有低水平重複建設。

傳統市場是幾百家,甚至上千個企業競爭一塊市場,成本因此被推升幾百倍,利潤因此被成本吞噬。

而在全民控股公共網絡之上,每個方向全民只需通過競標方式選擇一個最優團隊來做,如果發現這個團隊不是最優,全民可以通過投票隨時更換新團隊。

這樣可以節省99%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這意味著社會效率會普遍提升10倍以上。

也意味著生產者用20個總工時可以生產一輛汽車,生產者對應的用戶身份可以用200個總工時左右可以購買一輛汽車。

即,物價會結構性下降。就如同工業革命使農產品佔家庭開支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明顯的是美國,農業人口占人口比重僅為2%。

未來,工業就業占人口比重的2%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智能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股權共享、數據共享,會讓創新加速

在傳統的經濟框架下,數據屬於互聯網巨頭獨享,只有互聯網巨頭能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這就抑制了社會的廣泛參與。在全民持股的框架下,數據共享會使每個地級市以上的行政單位獲得一套完整的、動態的數據,每個地區可以基於這些數據建立自己的智能研究院,從一線城市招募軟硬件工程師,培育本地人才,發展本地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新產生的科技成果繼續採取共享的方式使用,這將使所有地區,所有人的創新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在全新的環境中,創新很容易獲得加速。同時,各地也會獲得大量的、高薪的工作崗位。另一個維度上,因為所有創新公司都是全民控股的,和每個人的利益休慼相關,這必然會掀起每個人對每個創新方向研究的熱情,這種熱情會使每個家庭、每個人主動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當社會以創新為談資,家長能夠給孩子更早的啟蒙,更明確的方向,相關人才的產生會變得水到渠成。

四、大量領域可以直接實現智能化

所有用戶在雲錢包完成集結,社會與政府會發現:因為公共網絡的邊際成本為零。因此,在公共網絡發債可以是無息的。如果發債是無息的,那麼,舊有的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將可以輕鬆對沖掉,經濟危機將會因為發債無息而被永續消滅。更進一步,因為公共網絡發債無息,政府和企業會選擇零成本的通道,這個通路一旦被廣泛使用,稅收、財務管理、分銷管理等等又都可以實現智能化。

五、傳統創新方式

創新者找資金、找技術、找人才、找合作伙伴、找用戶。

在市場的啟動期,創新者彼此之間無法看到,一擁而上,會直接把成本推升至天文數字。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據統計,從2017年開始,各大投資人已經為該行業注入了2萬億的資金,而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600家。然而真正形成規模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只有3成左右,在這3成的企業中,也只有20%的企業能實行量產。其中,最著名的蔚來汽車4年時間累積虧損400億,每個季度的銷量卻只有區區的幾千臺。

投入2萬億,還沒有看到創新的影子。為什麼?資金主要用在找的過程中(且資金從介入就開始成為創新的成本),而不是用在研發與生產之上。鋼被用在刀背上,棉花被綁在刀刃上。

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可以創造如此大的價值


六、雲錢包的創新流程

用戶先完成集結,以確定性的訂單來吸引技術、人才和資源主動來競標,分包各個環節。

在真正投入成本之前,市場中最優秀的人才和供貨商已經被納入創新的麾下,用戶的訂單已經鎖定,各個方向的成本已經清晰、明瞭。

依然是新能源汽車為例。中國每年汽車消費總量2800萬輛左右,如果10%的消費者選擇登記採購新能源汽車,按照每輛汽車售價20萬,總體的登記採購量就是5600億人民幣。5600億資金更多,還是2萬億資金更多?答案很明顯。但哪個更有效?答案也很明顯。

前者是聚焦一家企業,後者是分散到600家企業。

前者可以全產業鏈佈局,後者的600家卻都要從零開始。

前者是技術人才和供貨商主動加盟,後者是600家要苦苦尋覓人才、技術和供貨商。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創新有10個關鍵點,那麼,前者可以把10個關鍵點都做的很優秀。但後者則大多停留在前2個關鍵點。

也就是說,一旦用戶完成集結,全民控股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會秒殺所有傳統新能源汽車公司,低水平的浪費和建設會自然被剎車。

消費款會取代資本,直接投資創新,讓創新直奔主題。

新的創新方式

1、登記消費款→吸引全市場競標,先把市場中的最優資源整合到一起;

2、消費款=投資款→提貨權+股權=產品+股權。

3、用戶集結是推動創新發生的決定因素,是最大貢獻者,應該享受最多股權獎勵。

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可以創造如此大的價值


七、人們逐漸會發現:自己選擇當家做主,自己就可以當家做主。

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可以創造如此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