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較和學習失敗中成長

現代社會是一個激烈鬥爭的時代,我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各顯其能,發揮技藝,有所長,也有其短。我們從小在比較中生活,“別人家的孩子”是成長中的難以言說的痛,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比較中,如何將其作為成長的動力呢?在聽到讚美和表揚之詞中,如何能不得意忘形?在聽到批評與責備之聲的時候,如何能不垂頭喪氣呢?

在比較和學習失敗中成長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換句話說,如果你穿的不如別人光鮮,吃的不如別人講究,那就不要去比較,更不要因此生氣不愉快。

中國古代是一個身份制的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人的飲食和衣服代表著你的身份和地位。中國社會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只有通過讀書,或者立有軍功,當官了,才可以穿綾羅綢緞。所以《弟子規》裡這樣教育孩子是別有深意的,像飲食、衣服、身份、社會地位這些東西,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因為富貴而看不起人,也不要因為貧窮而感到自卑,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因為努力而擁有了才華。

在比較和學習失敗中成長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如果一個人聽到批評就暴跳如雷,就不高興甚至發怒,一聽到表揚誇獎的語言就高興,如果養成了這種習慣,那麼損友就會來了,對你有幫助的朋友都會躲得遠遠的。

什麼叫做“益友”呢?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那麼,“友直,友諒,友多聞。”是什麼意思呢?朋友正直,寬容,博才多學,知識面廣,這三種就是好朋友。損友又是什麼呢?第一:獻媚,逢迎的人,嘴上吹捧你的人;第二:兩面三刀,不真誠的人;第三:花言巧語的人。

在比較和學習失敗中成長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假如你聽到別人讚美你,你要仔細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配得上那些讚美,這就是“聞譽恐”;假如你聽到別人批評你,內心還很欣喜,有人願意為我指出錯誤,我還有改正的機會;“直諒士,漸相親。”非常好的朋友,非常正直的朋友,就會慢慢和你親近起來,你周圍的圈子,接觸的人都會是非常正直乾淨的。

人的一生,誰都無法保證不做錯事,沒有過失。問題是:

第一:做了錯事以後,能否改正;

第二:錯和過失要有個界限和度量,過了那個度,就不是簡單的錯誤了,而是罪與惡了。

有的時候,從無心非到有心非之間,這個轉換,或者說這個演變,是沒有明確界限的,就是一念之差的事情。古人講,一念之差,在這邊是人,在那邊就可能是禽獸。

在比較和學習失敗中成長

在比較中,發現自己的過失,不足和缺點;在比較中,發揮自己的長處,優點和優勢。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積累經驗,重振旗鼓,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