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皆因“忠”而死,田丰排第二


三国是一个谋士的盛世,涌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谋臣,如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各个有天经地纬之才,是治国安邦的能手。不过身处乱世,也注定命运多舛,周瑜国士无双,最后却抱憾而亡,庞统才华横溢,也命丧乱军之中,这样的悲剧让人惋惜,也让人哀叹。在三国中,还有这样几位谋士,他们因忠诚而死,相当让人痛心。

三国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皆因“忠”而死,田丰排第二

第四位:姜维

在三国中,姜维是一个悲剧人物,诸葛亮死后,他接过了蜀汉北伐大业,但是生平九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更残酷的是,他还亲历了蜀汉的灭亡。姜维原本是曹魏将士,被诸葛亮招降,投奔蜀汉后,他一直跟随诸葛亮左右,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死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他是更上一步,官至大将军,身肩重任,为蜀汉做出了不少贡献。可是他的悲剧性就在于,他是功过相抵,有功也有过,他连年北伐,劳民伤财,导致百信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也使国家变得更加孱弱,最终走向了灭亡。

公元263年,姜维在和钟会作战时,邓艾率兵进至绵竹,逼迫刘婵投降。刘婵投降后,下令姜维投降,姜维无奈,选择了伪降。后来,他和钟会合谋造反,想要恢复蜀汉,但是遭人泄密,姜维被迫自杀。可怜一代忠义,一生为蜀汉鞠躬精粹,可惜大业未成。

三国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皆因“忠”而死,田丰排第二

第三位:沮授

沮授是袁绍帐下一谋士,史书记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可以说相当有才华,但是有才却未遇明主。沮授为袁绍献过很多计策,但是最重要的计策袁绍一条未采纳。汉献帝有难时,他建议袁绍出兵相助,到时可拥有汉献帝,从而以汉献帝名义号令众诸侯,但是袁绍未听,使其白白错失了一次大好机会。

官渡之战时,沮授察觉曹军弱点,知其粮草不足,必不能久战,建议袁绍和曹军打持久战,但是袁绍未听,沮授苦劝,冒犯了袁绍,被袁绍关押在军中。后来袁绍被曹操所破,沮授成了阶下囚,曹操知其才能,想为其所用,沮授至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杀害。

三国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皆因“忠”而死,田丰排第二

第二位:田丰

也是袁绍部下,很有才华,但性格刚烈,容易犯上。官渡之战前,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士气正盛,且曹操善于谋略,很让人忌惮。田丰向袁绍建议,利用有利地形,采取防御措施,和曹军打持久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各头轮番攻击曹军,使其疲于奔命,不出三年曹军必败。

袁绍不但未听,还因田丰直言进谏,冒犯了自己,将田丰关进了大牢,说道,等大军凯旋,再对田丰依法惩处。在战场上,袁绍也如田丰所言,惨败而归。回师的路上,袁绍疑心,田丰可能会因自己战败而嘲笑他,再加上逢纪的添油加醋、诬陷逆告,袁绍大怒,一气之下杀了田丰。

三国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皆因“忠”而死,田丰排第二

第一位:荀彧

曹操能够建立魏国,荀彧当局首功。他帮助曹操连克袁绍、吕布等强敌,基本统一了北方,又建议曹操挟天子号令各诸侯,图谋天下,更为曹操推荐了很多重臣,如郭嘉、钟繇等人,这些人都是曹操极为依靠的国中栋梁。同时,曹操在四处征战时,他又帮助曹操精心治理国务,使曹操没有后顾之忧。曹魏的兴盛的荀彧居功至伟,但是令君的心却从未属于曹魏。

荀彧是一儒士,他忠诚的一直是汉室,希望拯救汉室于危难之中,当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帜时,他主动来投,也是他劝曹操救了汉献帝,并在汉献帝身边,尽心尽力,辅佐治理国事。

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曹操强盛后,有了谋逆之心,他几次破坏了曹操的好事,让曹操失望透顶,夺了他的实权,荀彧也因此而郁郁而终,可怜一代忠良,穷其一生,也没能拯救的了他所忠贞的汉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