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走上了公益岗

摘要:   “乡村环境美,保洁不能少。俺的工作很重要,一定好好干。”40多岁的杨敏,是临泉县长官镇桥口村姚庄自然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村里的保洁员。2月16日上午,做完例行保洁工作后,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家, ...

  “乡村环境美,保洁不能少。俺的工作很重要,一定好好干。”40多岁的杨敏,是临泉县长官镇桥口村姚庄自然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村里的保洁员。2月16日上午,做完例行保洁工作后,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家,做饭、收拾家务、照顾患病婆婆,工作很省心,家庭也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开朗乐观的杨敏,曾经连遭不幸。2014年,爱人患病去世,次年公爹去世,10余万元的债务,更是让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接踵而来的是,患慢性病的婆婆需要人照料,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4口人就杨敏一个劳动力,这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


  当地镇村干部了解到杨敏的情况后,伸出援助之手,积极给予帮扶。2015年11月,杨敏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诸多扶贫帮扶政策。结合该县开展的扶贫工作,帮扶人经常登门看望,帮助她家排忧解难——为杨敏两个上学的孩子申请了教育资助,将她家纳入低保,依托健康扶贫政策,为她家提供免交新农合费用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给予每年3000元的光伏扶贫分红。


  为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征求杨敏意见后,村里推荐她到公益性岗位上就业。“在村里干保洁员,活不累,还能照顾家庭,一个月能拿800元工资,加上各种帮扶政策,俺对脱贫很有信心。”谈起以后的生活,杨敏较为乐观。


  通过安排公益岗位帮助贫困户增收,杨敏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长官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输血式”和“造血式”相结合的帮扶方式,激发群众脱贫动力。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在全镇开发扶贫公益岗和辅助岗380多个,让贫困群众从事护林、护路和卫生保洁等工作,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对有文化、会电脑的贫困群众,聘用到镇、村做一些日常工作。扶贫公益岗位,已成为长官镇脱贫攻坚的一项亮点举措,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