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線下、產品“高門檻”、聯名少,盤點毛戈平的“另類”發展路

重線下、產品“高門檻”、聯名少,盤點毛戈平的“另類”發展路

文|CBNData消費站,作者 | 張晨曦,編輯 | 陳琪,設計 | 莊聰婷

朱慧第一次購買毛戈平的產品,是在李佳琦的直播間。“你可以不認識我,但是你不能不認識毛戈平!”李佳琦衝著手機屏幕向“女生們”高分貝宣傳。作為80後,她看著劉曉慶的電視劇長大,很早就知道這位明星背後的化妝師——毛戈平。

毛戈平,一個與創始人同名、創立於2000年的高端國貨彩妝品牌,這幾年越來越多走入大眾視野:古早的化妝“換頭”視頻引發網友膜拜、與故宮IP聯名合作彩妝、為博主改妝登上熱搜……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毛戈平為博主改妝前後對比圖,圖片來自@深夜徐老師微博)

作為現在最受關注的美妝品牌之一,毛戈平有不少在行業裡顯得“另類”的特點,比如堅持倚重線下渠道,比如很晚才推出氣墊等熱門品類,以及在跨界聯名上的剋制……

雖然“另類”,但毛戈平卻在網生品牌不斷湧現、跨國品牌持續強勢的美妝市場中,影響力逐漸提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以下簡稱“CBNData”)與毛戈平品牌事業部的市場副總經理林啟聖聊了聊,這個20年曆史國貨品牌“另類”表象背後的品牌思考。

線上熱潮中,毛戈平的基本盤卻在線下

2019年11月,艾媒諮詢發佈《2019-2024年中國化妝品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模式研究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報告顯示,線上渠道在中國化妝品市場中的貢獻逐年提升,化妝品網購的滲透率在四年內,從2014年的53.4%提升至74.2%。

不少國際化妝品集團也因此獲利。比如雅詩蘭黛、歐萊雅集團的營收增長大多由亞太地區貢獻,其中線上渠道成為增長關鍵。

雅詩蘭黛集團首席執行官Fabrizio Freda曾透露,集團在中國市場已有超50%的銷售來自移動端,其中天貓平臺貢獻最大。雅詩蘭黛集團旗下擁有雅詩蘭黛、倩碧、海藍之謎、悅木之源、Bobbi Brown、M·A·C、Tom Ford等多個知名品牌。

與這些國際品牌不同,對於國貨品牌毛戈平來說,線下基本盤依舊是重點。

2016年初,毛戈平全國有100多家專櫃,截止到2020年3月,這個數字已增長至244家。這些線下專櫃為毛戈平帶來70-80%的營收,線上天貓店的營收佔比僅有20%左右。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倚重線下渠道的營收結構,跟毛戈平的品牌定位、價格策略有很大關係。林啟聖表示,線上渠道的化妝品暢銷價位一般在100元左右,或者說(用券、打折後)60-80元的區間,“如果超過150元,就很難賣得動。”

“對於比較便宜,感覺還不錯的,很多人願意嘗試。但是對於貴价商品,購買判斷與思考是不一樣的,要考慮合不合適、性價比高不高、東西到底好不好、喜歡不喜歡。”定位高端彩妝,毛戈平的產品定價可以比肩蘭蔻、雅詩蘭黛,正裝粉底在350元左右、口紅在250元左右,但早年營銷策略上的剋制,使得它的大眾知名度、影響力短期內無法與這些國際大牌比肩。

244家線下專櫃就是解決這種尷尬局面的關鍵。

林啟聖告訴CBNData,消費者來到國際品牌專櫃,可能簡單試用後就會選購,因為他們已經受到廣告營銷、名人網紅的影響,但是毛戈平的導購們會“辛苦”一點,提供的不只是簡單試用,而是化妝跟進服務,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好感。

從第一家店開始,毛戈平的線下專櫃一定會設計讓消費者坐下來試妝的座位,這也成為了毛戈平的品牌特色之一。

“我們更希望通過全妝、或者半邊臉的妝容,讓客人感受到我們的品質、技術,還有他們用了我們的產品化妝之後,會變成什麼樣。這可能算是我們在渠道銷售上差異化的一個競爭手段。”林啟聖說道。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毛戈平上海人民廣場專櫃試妝區,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雖然看重線下渠道,但毛戈平品牌誕生20年,僅僅開出244家門店。在上海,毛戈平有10家專櫃,而雅詩蘭黛有22家。此外,2006年成立的國貨品牌瑪麗黛佳,採用直營、入駐集合店、經銷商加盟等多種渠道,僅在杭州一城就開出近100家專櫃/展櫃,而毛戈平只有9家。

這背後,既有毛戈平在擴張上的謹慎,也有國貨美妝在線下市場的普遍“難處”。

騰訊發佈的《2019國貨美妝報告》顯示,國貨美妝產品迅速崛起,其市場份額已達56%,佔據中國市場半壁江山。

然而,國貨在線上局面火熱,並不代表商場們,尤其是高檔商場願意給國貨更多青睞。商場裡最好的位置,依舊會優先考慮國際品牌。為了在特定商場裡找到一個區位、面積、商業條件等各方面都合適的櫃位,毛戈平有時甚至會等上好幾年。

南京東路的第一百貨是上海的一家老牌商場。商場一樓是化妝品的專屬樓層,這裡彙集海藍之謎、香奈兒、YSL、蘭蔻、阿瑪尼等國際大牌,但毛戈平的位置卻在商場二樓。90後張璇則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在蘇州走進的那家毛戈平專櫃,剛好在電梯背面,如果不是她在等人時閒逛,很容易錯過。

當然,為了把握化妝品線上的消費增長趨勢,毛戈平這兩年也做出了不少改變。

首先,是為粉膏、粉底液、修容等近10款明星商品設計專供電商渠道的中樣和大樣。這些中大樣既靠近線上市場的暢銷價格區間,也為品牌新客提供了較低的嘗試門檻。

朱慧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的粉膏就是一個4.5g的中大樣,它在毛戈平官方旗艦店售價為150元,14.5g的對應正裝售價為350元。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此外,毛戈平的線上促銷活動也充分吸收國際品牌成熟的玩法,多采用平臺優惠券、店鋪優惠券和買贈的方式,不會輕易在明面上打8折、9折,同時積極推進會員積分制度,提高用戶粘性。

在短視頻與直播的熱潮下,毛戈平這方面的嘗試非常謹慎。他們目前只在淘寶和小紅書做過直播,而小紅書於毛戈平更像是增加一個展示渠道。

選擇什麼平臺入駐,毛戈平內部會做一系列評估,考慮它的用戶、年齡、男女比例、平臺自身的內容和定位。林啟聖認為,調性相符非常重要,“否則你20年來辛辛苦苦,把握商場經營的(高端)形象,為了一點點銷售去選擇不合適自己的平臺,當然也不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當創始人成為IP,毛戈平還能做什麼?

考慮到硬廣的投入產出比,毛戈平很少做大規模的投放,也沒有邀請明星代言,這讓品牌無法觸及更廣的大眾,提升品牌聲量;20年的品牌歷史雖然在國貨彩妝中算是久遠,但其歷史積澱比不過動輒百年曆史的國際彩妝。

毛戈平品牌此前最大的IP,就是創始人自己。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2019年至今,毛戈平本人共登上6次微博熱搜。2019年8月20日,毛戈平為博主@深夜徐老師的改妝視頻最高登上微博熱搜榜第3,話題擁有7億閱讀、40w討論,並引發網友對毛戈平化妝技術的考古,8月21日又有三個不同的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雖然不像80後的朱慧一樣看劉曉慶的電視劇長大,但更多的90後、00後因為B站、微博的古早“換頭”視頻被吸粉,創始人的專業度變成品牌背書。

在創始人走向聚光燈下的同時,毛戈平的另一條路是與故宮IP進行合作。

2019年3月,CBNData聯合天貓發佈《跨界寶典xBrandUnion美妝行業品牌聯合跨界研究》。研究報告顯示,跨界作為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方式,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90後和95後的年輕人成為聯合跨界的主要消費者,佔比達5成以上。同時,美妝跨界合作款拉新能力顯著,能夠帶來超過7成新客。

2019年1月,毛戈平推出故宮合作氣蘊東方第一季,包含粉底、眼影、口紅、腮紅在內32個SKU。同年11月,氣蘊東方第二季上線,共有19個SKU。第三季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線。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毛戈平氣蘊東方第二季花朝慕顏多用彩妝盤)

“我們希望每一季的東西都要比上一季更好,而且要比上一季讓人有不同感受,否則人家覺得你就這個樣子的,就膩了,對不對?”林啟聖拿電影三部曲打比方,“很多系列電影票房最好的都是第一部,因為後面的沒有新東西了。”

除了毛戈平外,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等品牌都在聯名,有的甚至不只有一個IP合作。不過,毛戈平團隊目前沒有其他合作計劃,因為“一個故宮已經忙不過來”。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林啟聖認為,聯名當然應該做。聯名或是明星代言可以幫助品牌得到更多的關注度,但是不代表用戶對品牌的喜好度會相應提升。最後還是要落到產品具體的使用、體驗等,達到一定檔次才會得到用戶的喜歡。

“不是說與大品牌、大明星聯名,自己就能夠上一個臺階。如果產品體驗不好,這麼做會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產品並不夠好。”

在品牌營銷策略上,沒有“血洗”B站、微博、小紅書等大規模的KOL投放,只靠創始人帶來的主動與被動曝光,就算與故宮這樣的超級IP合作,毛戈平近兩年的品牌聲量在國貨中不算突出。

而在知乎,有用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女生討厭國貨?不到一年時間,這個問題已經得到1800萬瀏覽,將近2000個回答,“營銷過度”、“抄襲嚴重”、“用腳做產品”成為答主們集中吐槽的點。

國貨風頭正盛。破除國貨=便宜的固有觀點、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對品牌們來說考驗重重。

在美妝行業重點佈局線上的趨勢中,毛戈平反而更加倚重線下;堅持走高端彩妝路線,這跟很多新興國貨品牌並不一樣;與故宮的跨界聯名已經在籌劃第三季,這在花樣百出的跨界營銷案例中顯得尤為“長情”。

毛戈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比肩國際大牌的國貨品牌,但這條路並不簡單。

以下為部分對話實錄:

CBNData:疫情期間看到不少專櫃導購在做直播,比如說依託當地的商場。這是你們的倡導鼓勵嗎?

林啟聖:對,是在做直播。其實也不是說鼓勵不鼓勵,因為現在商場沒有都開放,之前更是大規模關停。如果正常營業,很多人還是想到專櫃去感受產品。

現在是沒辦法,因為商場沒人去,甚至之前都是關的,商場就會有些(直播)安排。商場有自己的群體,各個品牌會有各自的賬號。顧客不用來,專櫃就直播,有需求可以去找你,可以去推薦。消費者也喜歡這樣,因為不用去還是可以知道一些東西。

在商場,經營會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購買到一定程度才會成為某個級別的會員。我們的線下專櫃,導購平時跟會員可以做一些溝通、交流,瞭解會員的一些需求。

會員體系有相應的制度、活動和反饋,包括會員的生日等等。

CBNData:現在毛戈平主要參與品牌的什麼工作?

林啟聖:毛戈平是我們整個集團的董事長。渠道、品牌、整個公司的企業經營都是他在負責。

因為人的能力、精力有限,他參與更多的是我們每一款產品的研發、試用、設計等等,這些都是他一直親自把關的。

作為一個化妝師,他會跟我們品牌和市場部門交流,有些東西他覺得真的很專業,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在市場上接受度可能會低一些,要弱一些,包括顏色流行我們也會反饋給他一些建議。針對這個東西怎麼去用,畢竟他化過的妝就太多了,他覺得他在這方面更有話語權,所以我們是這樣配合在工作。

CBNData:很多消費者反應說毛戈平的產品使用門檻比較高,比如需要專業的手法、上妝工具,你們怎樣看待這樣的評價?

林啟聖:因為毛戈平本人作為專業化妝師出身,哪些必須用海綿、哪些必須用刷子,這些都比較有講究。用刷子的話,還要考慮蘸取的粉量、刷的面積,各個點、部位都不一樣。所以說在早期都會有相應的配套,比如光影塑顏高光粉膏會有海綿,也會有刷子,整套進行銷售。

如果消費者買了產品,自己又沒有這些工具,或者不用這些工具,到時候妝容效果不好,消費者正常的理解就是產品不好,對不對?這個是很正常的反應。所以我們把這些東西配套,消費者也減少一些選擇障礙,妝容效果也能更好。

還有一點是,我們早期的品類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多。要說專業,可能消費者接觸到的某一些確實是比較專業的,比如說粉底膏。因為膏狀產品跟粉狀產品使用還是不太一樣的,但其實如果在線下櫃檯,我們的BA會教你。

重线下、产品“高门槛”、联名少,盘点毛戈平的“另类”发展路

(毛戈平天貓旗艦店的粉膏用法示意圖)

真的需要技巧的產品,我不能說沒有。對於比較專業的人,比如專業化妝學校,或者是真的比較有講究的人,他就會去找我們的產品。但如果說不是那麼講究,可以不要選擇這類產品。沒有關係,我們還有其他的一些產品,比如說像氣墊以及一些眼影等等。

所有產品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喜歡。

CBNData:在化妝師視角的專業性與市場流行的大眾化之間,你們團隊內部有過什麼意見分歧?

林啟聖: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於毛戈平,他覺得化底妝用粉膏、粉餅、粉底液,為什麼要用氣墊?就化妝師的角度來講,它沒有辦法達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們會提議說,氣墊不是要滿足化精緻妝容的時候用的,它更多是提供給不會用的人,或者是不願意在化妝上花費太多時間的人。它很方便,能夠幫助提升一定的氣色,當然它的持久度可能也不會太久,中午或下午就會出油等等。

這個本來他一開始不願意,最後也願意了。他讓我們去做一些嘗試,流行類的東西就會以我們的意見為主。我們覺得有效,現在有這個市場的話,他也不會反對。

還有比如說眼影。他會專注在眼影質地,珠光還是啞光,還要考慮延展性,但對於顏色,他會追求經典的標準設計。

但是我們會考慮市場流行,比如說紫色。可能今年流行的顏色,明年就不是了。這部分他就會聽我們的意見,否則雖然很專業,但一點流行都沒有,那麼女性是不會喜歡的。所以這些會有彼此之間的配合。

CBNData:您提到品牌宣傳的重要性,毛戈平本人這一兩年有更多的曝光,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嗎?

林啟聖:原來品牌在宣傳上的投入相對比較少。

我們來了以後首先做了一些很基礎的建設,比如官網、移動端、PC端。後來是我之前積累的媒體資源,我跟他們都還是保持不錯的關係,他們陸續也知道我加入毛戈平這個品牌。所以有一些活動、方案會叫我們,這就慢慢活絡起來。很多時候別人熟悉一個品牌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有合適的場合或者機會,我們會讓他(毛戈平)稍微大概跟大家交流一下。但是他更多的時間還是比較忙碌,因為產品開發的時間都很緊張。比如說我們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要上新的產品,本來時間就很緊張,也不能說因為疫情影響就推遲。

CBNData:這幾年很多紅人、KOL有自己的淘寶店鋪,甚至有聯名,但是似乎很少有人做自己的品牌?

林啟聖:據我瞭解其實有些人是有的,只是可能不太知名,大部分是沒有,這個沒錯。

做品牌這件事,要具備的東西很多,不是說今天有影響力就可以去做,做品牌要了解到很多方方面面的東西,不是說去去找一個代工廠就好。我們也是找的OEM,但是OEM的廠就是廠,你要OEM什麼東西,你的規劃是什麼?而且你還要持續性的規劃,不能說你今天上完這個產品就沒了,對不對?彩妝不是說你研發完一款產品,今後十幾年二十幾年就不用研發。

紅人、KOL要去做這個東西,首先要了解接觸的生產廠商,他們可能認識一兩家,但是這兩家包括品質,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做的。後期都要有一個團隊、一個部門甚至一個公司去運作。能不能做?能做。關鍵就是他們願不願意去了解這些東西,進入這個行業之後可以發展到多大?能不能做得好?這一系列問題考慮下來,他們可能會發現,真的是太複雜了。

因為要創品牌,要有錢,要找人來做,都可以,但是你要全身心去做這件事情。那麼現在面臨一個問題,他們願不願意去轉行做這個東西,這是很重要的。

CBNData:您覺得這中間是一種轉行嗎?

林啟聖:當然是一種轉行。他們現在能夠把這個東西傳播得好,說得好,就像主持人一樣,對吧?還有一些在做直播賣貨,就像以前的電視購物一樣,現在放在了網絡上。

博主們能夠把這個產品宣傳好、介紹好,並不代表他們能夠製造出這個產品。製造的背後有很多的東西,他們要去做這件事情,跟他們原本做的工作當然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