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從孩子步入小學開始,許多家長就開始在作業輔導上下足功夫,可是,每天做作業這個環節,也是家長們最為頭疼的地方。

有網友戲稱:你和心臟病的距離,只隔著一次小學生作業輔導。

01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昨晚同事下班回家,發現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直到七點才寫了一半。拿起作業本一看,十道題居然錯了一半,生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甚至還遺漏了兩個。

“從一進門到現在,都幾個小時了,你就寫了這麼點,還錯誤百出,你到底怎麼學的?”

一怒之下,他把孩子的作業本一把搶過來,在孩子眼淚汪汪的注視下,撕了個粉碎。

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面對紛紛落下的紙片,沒想到孩子的眼神由委屈漸漸變得憤恨,語氣卻平靜下來:“你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同事聽到孩子這句話,突然倒抽了一口冷氣,竟然說不出話來。

同事看著孩子默默撿起地上的紙片,一點點拼湊粘貼,自己也特別內疚。

相信像這樣因為孩子寫作業,而令家長怒氣沖天的情況,在每個家庭都在上演。

有人說,孩子還小,家長一定要樹立起威嚴來,讓孩子知道害怕,學習上才能用功。也有人說,父母當時是解氣了,可是對孩子來說,卻造成了深刻的心靈創傷,後患無窮。

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02“暴力教育”讓父母爽一時,卻讓孩子痛一世

人終究是情緒動物,當情緒到達一定頂點時,總是忍不住,要找一個點發洩出來,可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父母自己發洩了怒氣,爽了一時,這樣的傷痛,卻埋進了孩子的心裡,成為永久的童年陰影。

1)孩子易怒,不會駕馭情緒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機,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一定是一對有問題的家長。

父母脾氣不好,遇到不順心就把怒氣怨氣都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有樣學樣,也變得易怒暴躁,面對負面情緒,不知如何駕馭,只會不分對象,胡亂發洩。

2)孩子易有暴力傾向

《急診室醫生》中有一個案例,一個小孩被貓抓傷,被母親帶到醫院處理傷口,醫生髮現小孩是因為虐貓才會受傷,母親頓時暴跳如雷,動手打孩子。孩子說:

“你這不是也經常打我嗎?我打貓有什麼不對?”

習慣性的暴力教育,讓孩子認為打罵是正常的,並不是什麼不好的行為,讓孩子產生了認知偏差,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暴力傾向。

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3)孩子易患抑鬱症

有關調查顯示,兒童和青少年中,抑鬱症的發病率為5.4%到12.5%,這也就意味著,每1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有抑鬱症或抑鬱傾向。而根本沒有被父母注意到的被抑鬱症困擾的孩子,是沒法計數的。

父母的暴力教育,會讓孩子不斷產生強烈的自我否定,降低直至抹殺自尊水平,使孩子懷疑自己的生命價值和人生定位,認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個錯誤,不配得到任何人的關愛。

這樣的孩子會變得敏感多疑,自閉自卑,對學習和遊戲都失去興趣,陷入抑鬱的泥潭無法自拔。

4)孩子性格孤僻,形成社交恐懼心理

生活在暴力教育陰影下的孩子,無法建立自信,往往自我評價很低,性格孤僻,對人群疏離,面對事情不敢嘗試,畏首畏尾,極力迴避社交活動,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渾身不自在,焦慮不安,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無法融入集體生活,揹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就無法適應社會角色,從而更加孤立。

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03怎樣才能不做“易燃易爆炸”的父母?

1)心中默唸咒語“親生的親生的”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即使當時發洩完了怒火,事後也會後悔內疚。就像同事看著孩子撿起被撕碎的作業本,自己反而開始自責,陪孩子一起補好了作業,並且跟老師解釋清楚。

當意識到自己正要爆發,心中默唸咒語“親生的親生的”,畢竟骨肉親情,怒氣就消失了大半。

2)深入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孩子初入學,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作業磨蹭拖拉,粗心大意,丟三落四,都是正常的。想想小時候的自己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

遇到問題學會正面解決,深入瞭解背後的原因,逐個擊破,孩子的毛病才會有起色。單純發洩一通,什麼問題都不解決,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厭學。

爸爸嫌孩子寫作業太墨跡怒撕作業本,孩子:等著,有你哭的時候

3)學會修復親子關係

如果情緒失控,對孩子吼叫打罵之後,要學會給孩子道歉,修復親子關係,讓孩子知道,父母發火也是因為愛他,他在父母心目中是最重要的。

  •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不打不成材”的傳統觀念,還是佔據一定比例的。
  • 控制自己,杜絕暴力教育,你贏得的是孩子的尊重和信賴。
  • 以家長的威嚴,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確實是贏了孩子,但卻輸了孩子的一生。

作為家長,你究竟是要“贏得孩子”,還是要“贏了孩子”,就取決於自己的一念之間。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