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為何會表現的有勇無謀,反覆無常?這和他的出生環境有關

三國中的呂布,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超乎常人的武藝。暫且不論他用的是矛還是戟,騎的是不是赤兔馬?但他的勇武是無可置疑的。論單挑,無人能出其右。不論關羽如何狂妄,張飛如何逞強鬥勇,面對呂布還是要來個三打一。

直至後來,只要呂布一出場,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呂布非一人所能敵”的話。於是,無論是誰,為了安全,就再也顧不得自己的身份,紛紛催馬給呂布來一個群毆。因為這樣既便殺不了呂布,這樣至少也能讓自己全身而退,不會被呂布所殺。就連傲視天下的關羽,被稱萬人敵的張飛,一生也沒有過如此戰績。這也是呂布為什麼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的原因。

呂布為何會表現的有勇無謀,反覆無常?這和他的出生環境有關

呂布能有此殊榮靠的全是自身能力,沒有絲毫誇張。要說呂布一生沒殺過什麼名將,是因為那些被殺的死得早,還沒來得及成名將。再說名將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殺得了的,除非像顏良、文丑、高覽、夏侯淵那樣,來一個猝不及防或者是背後突襲。再不然就由羅貫中給他們弄一個張冠李戴,比如華雄、文丑。

真要像演義中說的那樣,關羽、張飛要是和華雄、潘鳳那樣剛出場就被人斬了,那他們也不過就是一個馬弓手,根本沒有有成名將的機會。呂布如果武藝平平,臧霸、魏續、張遼、高順也不會成為他手下的四大將。因此,呂布的武藝在三國中排在第一位也是無可質疑的。

可翻遍三國,呂布除了武藝,剩下的就是每逢衝鋒陷陣,他這個主將都要身先士卒,衝在第一線外,其他的好像再也沒什麼優點了。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一些演義,對呂布的評價都是“有勇無謀”、“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總之,一切不好聽的幾乎全扣在了他的頭上,甚至還被張飛罵作“三姓家奴”。可見他在眾人心中的形象的確真的差。

要說,呂布本不該如此狼狽。董卓死後,他好歹也是一方諸侯,手下也有一批能征善戰的武將,實力遠強於劉備。而劉備除了關、張二兄弟和一個連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弄清楚的“大漢皇叔”的身份外,其實就一個光桿司令。雖然擁有一個“皇叔”的身份,過的卻是寄人籬下的日子。

呂布為何會表現的有勇無謀,反覆無常?這和他的出生環境有關

而呂布不僅有超強的武藝,還有八健將相助,更有陳宮的輔佐,連曹操都忌憚幾分。如果能妥善發揮自身優勢,是完全可以與曹操放手一搏的。可惜的是,呂布這人不善謀略,四面樹敵,一面與曹操為敵,一面又和袁術、劉備時敵時友。結果,到了最後,連一個肯出兵救他的人都沒有。下邳之戰時,不聽陳宮的建議,關鍵時刻還在兒女情長,最終導致兵敗被俘,淪為曹操的階下囚,殉命“白門樓”。

可死就死唄,讓他憤憤不平的是臨死前還要被“曹賊”和“大耳賊”兩個“賊”為了各自的利益,把他羞辱一番。曹操還不忘充一次好人,假仁假義的再去問問劉備,讓天下人都知道,不是我要殺這個“大漢功臣”的,是“皇叔”讓殺的,“皇命”難違啊!

不得不說呂布死得確實有點冤,用他自己的的話說:“想吾一生英雄蓋世,滅董卓,戰曹操,打的都是“漢賊”。我呂布無疑是在為國鋤奸,為朝廷除害,不說樹碑立傳,流芳千古了,起碼也是大漢功臣吧,不是我,你們誰能殺得了董卓呢?當初,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旗號雖然打得很響亮,可彼此之間還不是相互勾心鬥角,關鍵時刻,躊躇不前,最終無功而返。後來,還不是我挺身而出,以民族大義為重,替朝廷除奸。為了百姓安居樂業,免受戰亂之苦,不惜大義滅親,除掉了奸賊董卓。可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反倒被說成了一個唯利是圖、反覆無常的小人,為天下人所唾棄,一生不為人所喜。”

呂布為何會表現的有勇無謀,反覆無常?這和他的出生環境有關

此時此刻,呂布的遭遇也確實令人同情。他只不過是遇事優柔寡斷,並非大奸大惡之人。曹操殺他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他太猛了,擒到這隻虎太難了,放又放不得,留又留不得,只能殺掉了。他之所以再去問問劉備,無非就是看在他這個“皇叔”的面子上客氣客氣而已。

三國中的呂布,並非十惡不赦的那種人。可為什麼卻給人一種反覆無常、唯利是圖,註定其一生不能成大業的小人形象呢?這主要和他後天的生活環境和所受的教育程度有關。

呂布出自寒門,且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這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遇事優柔寡斷,無主見,最終一事無成。

呂布的出生地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五原郡九原縣河套平原一帶,戰國時屬趙國九原郡西部屬地。戰國前,婺源地區是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區之一。戰國末期,中原一帶各諸侯國互相征伐不斷,長期戰爭導致對北方地區無暇顧及,佔據陰山南北的北匈奴逐漸佔領了河南大部分地區。

呂布為何會表現的有勇無謀,反覆無常?這和他的出生環境有關

到了漢朝,漢武帝為了徹底掃平匈奴的威脅,派大將衛青出兵反擊匈奴。公元前127年,收復了河南地區。為加強防禦,將九原郡劃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改名五原郡,西部改朔方郡,後來東、西兩郡又被匈奴佔領。

到了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隨著匈奴鮮卑的不斷南侵,漢王朝對邊境一帶逐漸失去控制。於建安20年只得放棄了五原和延邊諸郡,將百姓遷往山西至新興以便管轄。從此河套一帶成為匈奴族牧地。而呂布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漢朝與匈奴反覆爭奪的戰亂之地,也是一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虎狼之地。

呂布的出生在其祖籍五原縣有很多流傳,其父呂梁娶妻黃氏,因在布上產下一子,故取名呂布。

但這隻屬於傳說,無據可考,當時的匈奴因戰爭、天災等原因,領土及人口逐年減少,處境日益艱難,內部矛盾也開始激化,南匈奴被遷往河套地區。隨後,由於漢朝軍隊多次獲勝,開始接納大量降族,勢力逐漸大增。但因部族成分複雜,管理困難,致使內部時常發生叛亂

東漢末年,又發生黃巾起義,董卓篡權,南匈奴內部發生內訌,匈奴人滅掉了單于,執著閒王與佛羅幾位參與者怕被報復不認可只得前往漢朝求助。但此時正值漢末,朝廷已經成了傀儡,195年,南匈奴又捲入中原內亂,東漢名士蔡邕的女蔡文姬就是在這時被擄掠到了匈奴。

呂布為何會表現的有勇無謀,反覆無常?這和他的出生環境有關

所以呂布幼年時代的五原是匈奴反覆佔領且狼煙四起的地方。匈奴南下的目的很明確,毫不掩飾,那就是搶錢搶糧搶女人,搶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呂布所在之地兵匪猖獗,蠻夷之地信奉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這個地方就像一個狼窩,只有強大,沒有弱小,狼群才能存活在這片土地上,而呂布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群狼出沒地方。

公元176年。鮮卑部落聯盟四處擴張對東漢進行掠奪戰爭。為躲避戰亂,東漢邊民開始大舉南遷。時年呂布便隨同他的父親一起逃難來到了山西境內。這時的呂布已經成年,為了生活,於是,他便投靠了幷州刺史丁原。呂布從此離開了五原縣,而此時的呂布性格已經養成。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他從一個荒涼、落後,一向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蠻夷之地,陡然來到了社會、文化都相對發達的中原,加之本身又沒有什麼文化,所以他的行為也終將為封建士大夫所不容,從而成為眾矢之的,這就是呂布為什麼會給人一種反覆無常,見利忘義的小人形象,最後一事無成。其實呂布在當時的表現已經算很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