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句读重判与翻译(二十)完


《道德经》句读重判与翻译(二十)完

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现行句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句读重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诚实的语言不华丽,华丽的语言不见得可靠。高明的人不屑于巧辩,口若悬河的人不见得高明。有“道”之人不见得学识广博,学识广博之人不见得合乎大道。圣人不为自己,他为别人做的越多,自己得到就越多。大“道”,广利万物而无害。圣人之“道”,广利万物与世无争!

《道德经》句读重判与翻译(二十)完

秦岭

笔者按:截止今天《道德经》的翻译与句读重判就告一段落。如果从头到尾看过的话,或多或少的已经对《道德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要真正明白《道德经》的意思,还是需要再接再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经》确实是老子悟“道”的语言,不是那么简答就能理解的。老子告诉了人们“道”无形无相,不能用眼睛看到;但是它生养万物,万物归其所有!其实这已经将“道”告诉大家了:见万物既见“道”!按照悟“道”之机,到此就可以不说了,无奈老子洋洋洒洒的说了五千言,真实苦口婆心啊!

二、近来看到有些语言说《道德经》非老子所做,我不知道这种逻辑源于何处,但是我可以肯定判断一点,这还是没有读懂《道德经》啊!再退一万步讲,既是《道德经》不是老子作,最起码写《道德经》的是一位大师!是一位悟道者!他就是另外一位老子!

三、有这样一句话“自古佛道不分家”,这句话我赞成!如果有学过禅宗的人,当然需要明白什么是“开悟”(也就是“明心见性”),再返回来读《道德经》你会觉得圣人就是圣人!释迦牟尼与老子在两个不同地域(大概在同一时代),在为后人阐述同一个 “东西”。惊叹之余又感神奇!

四、在这里做出一点提醒,各位读者研究《道德经》的时候,不要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可以借助《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这两个工具,有这两个工具就可以了。另外,现在网络很发达,在网络上可以直接查询到!

五、《道德经》应该是老子说,尹喜撰录。细读《道德经》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尹喜问老子如何治国安邦的语言。但是《道德经》里面没有问语,这应该是尹喜处于对老子的尊重,没有将自己的问话加入其中而已(当然这是笔者根据自己研读一点体会而已),读者可以自己研读体会!

六、《道德经》中没有后来道教讲的“五行学说”。只有“阴”与“阳”的分析,但这都是在演示大“道”妙用,不是重点。

七、《道德经》中讲了“德”,“德”老子说的非常明白,“德”是“道”的功用。正因为“道”有了“德”,万物才会产生。以上七点是笔者的总结,望对各位有帮助。

最后,祝各位读者能够真正参悟《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是描述闻“道”后喜悦的心态,非关生死!所以,在这里祝愿各位读者能够体悟大“道”,洒脱自在!

《道德经》句读重判与翻译(二十)完

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