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為什麼要進行存貨資產減值?(三)║乾貨

老闆,為什麼要進行存貨資產減值?(三)║乾貨

老闆,為什麼要進行存貨資產減值?(三)║乾貨


老闆,為什麼要進行存貨資產減值?(三)

重劍無鋒,“道”篇----經營邏輯jy9000128


接上


大概率你是相信的。

你為什麼會相信呢?因為這段邏輯看似“非常嚴謹”,不是嗎?!

顯然,這則“網絡故事”的原創者是個體院學員畢業的“藝術特長生”,它(請允許我用“它”來形容)在用所謂發展的荒唐邏輯,去掩飾所有問題。事實根本就不是這回事。

事實當然不是這回事。

事實上,美國那些信用卡公司(運通、萬事達等)的經營管理要遠比你我想象的複雜。當然,這些內容並不在我們本次的討論範圍,我想告訴你的是,那位體育學院畢業的“藝術特長生”所說的信用卡公司發新卡和計提壞賬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只不過,這兩件事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

信用卡公司發新卡,相當於開拓新增市場。而壞賬,是存量市場的客戶因還不上款而出現。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信用卡公司不僅要開發質量更高的新客戶,還要深挖原有客戶的消費額度。當然,更要開發其他不同的產品,以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而壞賬的產生與管理,則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體系,多數人會以為壞賬的管理,要從早到“壞的客戶”開始,以為只要遏制住他們的消費,就能有效的控制壞賬產生。其實,很多壞賬在發生之前,都是好好地,甚至連大數據都無法規避,尤其像遠比中國要規範的美國市場。關於信用卡的問題,這裡就不在深究了,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發展與風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雖然它們之間有很多內在必然聯繫。

回到服裝行業。

關於是否要對存貨資產進行減值,涉及到三個具體問題:即,服裝公司或品牌到底靠什麼競爭?不減值的利與弊?存貨減值能起到什麼作用?


老闆,為什麼要進行存貨資產減值?(三)║乾貨


先說第一個問題:服裝公司或品牌到底靠什麼競爭?

前面我說過,過去的二三十年,是中國服裝企業(人)最幸福的事情。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很簡單,從2000年(或稍早一點時間,到1995年)起到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品牌只做好了兩件事,一件是渠道擴張、一件是市場營銷。

早在9年前,當“李寧”或“美特斯邦威”的規模做到百億級時,公司的報表利潤都有10億的量級,如果再把時間往前推5年,即2005-2010年間,“李寧”和“美特斯邦威”兩家公司的淨利潤都在5億級之上,現金流也都非常好。但是,遺憾的是,這兩家曾經的龍頭公司,仍然把思維停留在渠道擴張和市場營銷上。更遺憾的是“思捷環球”,早在2008年之前,每年的淨利潤都在數十億級以上,但是,“思捷環球”除了做著“李寧”和“美特斯邦威”同樣的事情外,把淨利潤都分配給了股東。

這時,你可能會說,公司有利潤,分配給股東,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以我說,當然不是。在分錢前,首先應該要考慮的是,公司到底靠什麼競爭?要想做大公司,以做小生意的心態與行為方式,當然不可能做得到。

公司利潤,首要不是分紅,而是要用於企業再發展!!

只有構建起企業獨有的競爭力,賺到的利潤,才能進入分紅。你可能會說,那股東的收益從哪裡來呢?很簡單,資本市場。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這裡不再展開,今後我們另選專題討論。

企業獨有競爭力的打造,首先需要錢,需要大錢,需要企業持續的不間斷投入才行。前提是,方向還不能跑偏,否則會全部成為沉沒成本打水漂。

看到這裡,浮現在你腦海了的可能是“研發費用”,即公司要加強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來提升公司的競爭力。遺憾的是,今天國內的品牌公司,幾乎沒有一家把“產品研發”做好了。

通常,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礎研究、一類是應用研究。所謂應用研究,就是具體的產品開發,目前在A股上市的國內公司平均花在應用研究上的產品研發投入總量基本在2-3%左右。而對於基礎研究,中國服裝企業還沒有開始

,誇張的說,到目前為止,在中國還找不到一家服裝企業在做所謂的產品研發的基礎研究。

根據各上市公司的公告,大部分公司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在年度銷售收入的2-3%之間,“海瀾之家”是個特例,僅僅0.2-0.3%之間。有限的產品研發投入,連產品研發的應用研究都不夠(多以工資、資產折舊的形式發生),哪裡還夠做基礎研究?!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