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會審前總能找出10多個問題?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吧

圖紙會審是指工程各參建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單位)在收到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後,在設計交底前進行全面細緻的熟悉和審查施工圖紙的活動。

各單位相關人員應熟悉工程設計文件,並應參加建設單位主持的圖紙會審會議,建設單位應及時主持召開圖紙會審會議,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人員進行圖紙會審,並整理成會審問題清單,由建設單位在設計交底前約定的時間提交設計單位。圖紙會審由施工單位整理會議紀要,與會各方會籤。

施工設計變更是指對過去批准的設計文件的修改。設計文件經批准後不得任意修改或變更,但在實踐中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各種原因,有時必須對原定的設計加以修正。

施工圖設計的修改,須經原設計單位的同意。經過批准的設計變更圖紙或設計變更通知單應存入技術檔案,作為工程施工、交工驗收和辦理結算的依據。

工程洽商主要是指施工企業就施工圖紙、設計變更所確定的工程內容以外,施工圖預算或預算定額取費中未包含的,而施工中又實際發生費用的施工內容所辦理的書面說明。工程洽商是施工設計圖紙的補充,與施工圖紙有同等重要作用。

簡單說就是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洽談商量,參建各方就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未盡事宜,提出洽談商量。在取得一致意見後,或經相關部門審批確認後的洽商,可作為合同文件的組成部分之一。

- 圖紙會審 -

圖紙會審一般包括的主要內容:

1、是否無證設計或越級設計;圖紙是否經設計單位正式簽署。

2、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

3、設計圖紙與說明是否齊全,有無分期供圖的時間表。

4、設計地震烈度是否符合當地要求。

5、幾個設計單位共同設計的圖紙相互間有無矛盾;專業圖紙之間、平立剖面圖之間有無矛盾;標註有無遺漏。

6、總平面與施工圖的幾何尺寸、平面位置、標高等是否一致。

7、防火、消防是否滿足要求。

8、建築結構與各專業圖紙本身是否有差錯及矛盾;結構圖與建築圖的平面尺寸及標高是否一致;建築圖與結構圖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製圖標準;預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無鋼筋明細表;鋼筋的構造要求在圖中是否表示清楚。

9、施工圖中所列各種標準圖冊,施工單位是否具備。

10、材料來源有無保證,能否代換;圖中所要求的條件能否滿足;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有無問題。

11、地基處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築與結構構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於施工的技術問題,或容易導致質量、安全、工程費用增加等方面的問題。

12、工藝管道、電氣線路、設備裝置、運輸道路與建築物之間或相互間有無矛盾,佈置是否合理。

13、施工安全、環境衛生有無保證。

14、圖紙是否符合監理大綱所提出的要求。

為什麼人家在圖紙會審前一下子就可以找出十多個問題來??是不是有什麼技巧還是人家只是對圖紙熟悉到了一種程度???

下面就給大家整理一下圖紙會審的小技巧:

工程開工之前,需識圖、審圖,再進行圖紙會審工作。如果有識圖、審圖經驗,掌握一些要點,則事半功倍。

識圖、審圖的程序是: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 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 熟悉、審查工程立面尺寸,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部位有無出錯 檢查有無改進的地方。

1、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

圖紙到手後,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麼,瞭解功能之後,再聯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裝修,最後識讀建築說明,熟悉工程裝修情況。

2、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築工程施工平面圖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細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軸線間尺寸,第三道尺寸是總尺寸。檢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三道尺寸,並留意邊軸線是否是牆中心線。

識讀工程平面圖尺寸,先識建施平面圖,再識本層結施平面圖,最後識水電空調安裝、設備工藝、第二次裝修施工圖,檢查它們是否一致。熟悉本層平面尺寸後,審查是否滿足使用要求,例如檢查房間平面佈置是否方便使用、採光通風是否良好等。識讀下一層平面圖尺寸時,檢查與上一層有無不一致的地方。

3、熟悉、審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築工程建施圖一般有正立面圖、剖立面圖、樓梯剖面圖,這些圖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圖、結施平面圖上,一般也標有本層標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標高;基礎大樣圖、其它細部大樣圖,一般也有標高註明。

通過這些施工圖,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圖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臺、門窗的高度等細部尺寸,第二道是層高尺寸,並標註有標飄,第三道是總高度。審查方法與審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樣,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三道尺寸。

檢查立面圖各樓層的標高是否與建施平面圖相同,再檢查建施的標高是否與結施標高相符。建施圖各樓層標高與結施圖相應樓層的標高應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圖的樓地面標高是工程完工後的標高,而結施圖中樓地面標高僅結構面標高,不包括裝修面的高度,同一樓層建施圖的標高應比結施圖的標高高几釐米。

熟悉立面圖後,主要檢查門窗頂標高是否與其上一層的梁底標高相一致;檢查樓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標高是否有錯,檢查梯梁下豎向淨空尺寸是否大於2.1米,是否出現碰頭現象;當中間層出現露臺時,檢查露臺標高是否比室內低;檢查廁所、浴室樓地面是否低幾釐米,若不是,檢查有無防溢水措施;最後與水電空調安裝、設備工藝、第二次裝修施工圖相結合,檢查建築高度是否滿足功能需要。

4、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地方有無出錯

熟悉建築工程尺寸後,再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地方有無出錯,主要檢查內容如下:

1)檢查女兒牆混凝土壓頂的坡向是否朝內。

2)檢查磚牆下有梁否。

3)結構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標出了配筋情況。

4)檢查主樑的高度有無低於次梁高度的情況。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時,有無配筋相差較大的地方,若有,需驗算。

6)當梁與剪力牆同一直線佈置時,檢查有無樑的寬度超過牆的厚度。

7)當梁分別支承在剪力牆和柱邊時,檢查梁中心線是否與軸線平行或重合,檢查梁寬有無突出牆或柱外,若有,應提交設計處理。

8)檢查梁的受力鋼筋最小間距是否滿足施工驗收規範要求,當工程上採用帶肋的螺紋鋼筋時,由於工人在鋼筋加工中,用無肋面進行彎曲,所以鋼筋直徑取值應為原鋼筋直徑加上約21mm肋厚。

9)檢查室內出露臺的門上是否設計有雨蓬,檢查結構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與建施圖上門的中心線重合。

10)當設計要求與施工驗收規範有無不同。如柱表中常說明:柱筋每側少於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但施工驗收規範要求,同一截面鋼筋搭接面積不得超過50%。

11)檢查結構說明與結構平面、大樣、樑柱表中內容以及與建施說明有無存在相矛盾之處。

12)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檢查施工圖的基礎大樣圖中鋼筋是否畫錯。

5、審查原施工圖有無可改進的地方

主要從有利於該工程的施工、有利於保證建築質量、有利於工程美觀三個方面對原施工圖提出改進意見。

1)從有利於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進施工圖意見

①結構平面上會出現連續框架樑相鄰跨度較大的情況,當中間支座負彎矩筋分開錨固時,會造成樑柱接頭處鋼筋太密,搗混凝土困難,可向設計人員建議:負筋能連通的儘量連通。

②當支座負筋為通長時,就造成了跨度小梁寬較小的梁面鋼筋太密,無法搗混凝土,可建議在保證梁負筋的前提下,儘量保持各跨梁寬一致,只對梁高進行調整,以便於麵筋連通和澆搗混凝土。

③當結構造型複雜,某一部位結構施工難以一次完成時,向設計提出:混凝土施工縫如何留置。

④露臺面標高降低後,若露臺中間有梁,且此梁與室內相通時,梁受力筋在降低處是彎折還是分開錨固,請設計處理。

2)從有利於建築工程質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圖意見。

①當設計天花抹灰與牆面抹灰相同為1:1:6混合砂漿時,可建議將天花抹灰改為1:1:4混合砂漿,以增加粘結力。

② 當施工圖上對電梯井坑、衛生間沉池,消防水池未註明防水施工要求時,可建議在坑外壁、沉池水池內壁增加水泥砂漿防水層,以提高防水質量。

3) 從有利於建築美觀方面提出改善施工圖

①若出現露臺的女兒牆與外窗相接時,檢查女兒牆的高度是否高過窗臺,若是,則相接處不美觀,建議設計處理。

②檢查外牆飾面分色線是否連通,若不連通,建議到陰角處收口;當外牆與內牆無明顯分界線時,詢問設計,牆裝飾延伸到內牆何處收口最為美觀,外牆突出部位的頂面和底面是否同外牆一樣裝飾。

③當柱截面尺寸隨樓層的升高而逐步減小時,若柱突出外牆成為立面裝飾線條時,為使該線條上下寬窄一致,建議對突出部位的柱截面不縮小。

④當柱佈置在建築平面磚牆的轉角位,而磚牆轉角少於900,若結構設計仍採用方形柱,可建議根據建築平面將方形改為多邊形柱,以免柱角突出牆外,影響使用和美觀。

⑤當電梯大堂(前室)左邊有一框架柱突出牆面10~20cm時,檢查右邊柱是否出突出相同尺寸,若不是,建議修改成左右對稱。

按照“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 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 熟悉、審查工程的立面尺寸

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部位有無出錯 檢查有無需改進的地方”的程序和思路,會有計劃、全面地展開識圖、審圖工作。

- 設計圖紙變更 -

施工單位變更圖紙需要的步驟:

1、和甲方工程部門的負責人及工程師溝通聯繫,儘量以設計變更形式再次出圖,把大範圍改動變成小範圍改動,當然還要提醒甲方,如果有關部門要求嚴格,比如消防等部門,需要再次送審,不然未來很麻煩。

2、如果甲方不接受這種設變形式,非要重新出藍圖並蓋設計院章和註冊設計師章,很危險,建議先給甲方電子版圖紙,並回復甲方,由於方案改動太大,未來可能還要繼續改動,暫時在所有改動沒確定之前不出藍圖,給出電子版,不耽誤現場施工。

3、這時候儘量找甲方要設計費,若甲方設計費實在不到位,只能繼續拖延交圖日期,並以此為由儘量規避設計改動風險。


圖紙會審前總能找出10多個問題?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吧


設計變更工作流程

1、《設計變更通知單》由設計院發給項目部、項目公司及監理單位。

2、項目專業工程師收到《設計變更通知單》後,要會同監理工程師對其內容的必要性、合理性、技術可行性進行審核,履行EIP變更洽商審批流轉,在正文中填寫明確意見,相關資料作為附件。如有必要,應轉給其他相關專業工程師審核。專業工程師審核並填寫明確意見後,轉給工程管理部經理。

3、工程管理部經理對其內容的必要性、合理性、技術可行性進行審核,填寫明確意見並轉給項目設計負責人。

4、項目設計負責人對其內容的設計合理性進行審核,填寫明確意見並轉給項目預算部。

5、項目預算部根據設計變更的具體內容,對其產生的費用做出估算,填寫明確意見並轉給項目高管審批。

6、項目高管審批同意後,完成變更洽商審批流轉的審批。

7、專業工程師根據會籤意見最終簽署《設計變更通知單》 ,發給相關單位。

工程洽商、現場簽證、設計交底、圖紙會審

1、工程洽商、現場簽證、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審批程序執行設計變更審批程序。

2、在涉及到技術變更、重大建築設計變更或其他必要情況下,工程洽商、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必須先由設計單位簽署意見。


圖紙會審前總能找出10多個問題?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吧


相關記錄

1、《設計變更通知單》(由設計院提供,共5份,審批完成後,發工程管理部、規劃設計部、項目預算部、監理及施工單位各一份。如工程部沒有資料員,需再發公司資料員一份。)

2、《變更洽商審批流轉單》(EIP系統存檔,打印一份,存資料員處。此單為公司內部資料,嚴禁外傳。)

3、《圖紙會審、設計變更、洽商記錄》(原件5份,5工程管理部、合約成本部、規劃設計部、監理及施工單位各一份。如工程部沒有資料員,需再發公司資料員一份。)

4、變更洽商臺帳

- 工程洽商 -

變更洽商辦理流程

1、施工單位將《變更洽商記錄》報送監理、設計單位簽字確認。

2、施工單位執行完畢後申請辦理《工程變更洽商確認單》。

3、施工單位執行《變更洽商記錄》中確認的內容。

4、內部審批通過工程部負責人在《變更洽商記錄》上簽字後將《變更洽商記錄》下發施工單位。

5、建設單位工程部審核後填寫《工程變更洽商申請單》辦理公司內部審批

6、施工單位填寫《變更洽商記錄》報建設單位工程部審核。

7、發起單位提出變更事項。


圖紙會審前總能找出10多個問題?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吧


圖紙會審前總能找出10多個問題?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吧


圖紙會審、變更、洽商是工程開工前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準備工作。

圖紙會審對施工單位的重要性表現在:

1、圖紙會審是合理制訂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

2、圖紙會審是準確編制施工預算的依據;

3、圖紙會審是正確進行技術交底的前提;

4、圖紙會審是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

5、是工程變更的最佳時機和加快進度的有利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