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了高海拔的紅色革命地——夾金山下的磽磧鄉。白雪皚皚的夾金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紅軍長征在此地留下的紅色種子,在磽磧這塊土地生根發芽,蓬勃生長。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雅安市公安局寶興縣局磽磧派出所就坐落在這裡,在這個雅安海拔最高,現有民警隊伍最年輕的派出所裡面,有一位年輕的“領頭羊”——王濤。作為一名所隊負責人,他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2020年,從警以來的第5個春節,作為生於此、長於此、工作於此的王濤按照以往的慣例,仍將春節團圓的機會讓給了身處異鄉的同事。然而一場疫情,讓這個春節註定不平常。連續值班過後,終於迎來了交接班,但是隨著取消休假的命令下達,全所民輔警又義無反顧繼續撲在了工作崗位上。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摸排走訪

他是抗“疫”偵查員

為做好返鄉人員的登記排查監控工作,王濤同志積極聯繫各村組負責人,深入細緻排查人員名單,並嚴格落實防疫制度,構築了疫情防控“紅色防線”,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苦口婆心

他是抗“疫”宣傳兵

磽磧作為一個少數民族鄉,轄區管轄的多為藏族群眾,許多群眾的防疫意識淡薄,工作難度係數很大。在新場鎮廣場上,一群老人家又開始拉家常了。“阿比,阿嗚(磽磧藏語意為奶奶、爺爺),您們咋又開始扎堆堆了呢?不是給您們宣傳了,現在情況特殊,大家都呆在家裡烤火多舒服啊,您看您們出來連口罩都不戴一個,萬一有人感染了病毒,像這樣扎堆堆多容易傳染嘛!”在與群眾交流中,王濤同志發揮著自己藏族小夥的優勢,成功勸阻了一場場“扎堆堆”和永壽寺停止舉辦上九節、正月十七抬菩薩節等民俗活動。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駐紮檢疫點

他是抗“疫”排頭兵

磽磧新寨子卡點作為進出寶興縣的西北大門,冬季冰雪長期不化。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王濤同志積極請戰,駐守在卡點上,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認真做好登記檢查。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頑強毅力,堅守在疫情“防輸入”最前線。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舍小家、顧大家

他是抗“疫”實幹者

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為了切實落實崗位職責,王濤同志舍小家、顧大家。從1月18日至今,他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自己三歲的兒子了。為了節省時間,方便工作,他將自己的頭髮剪到最短,這與兒子心目中高大帥氣爸爸的形象完全不符,以至於在工作空隙給兒子視頻時,他不得不帶著帽子,給兒子一個帥氣的模樣。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不能時時陪伴兒子的成長,不能及時地照顧和關心家人,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 勇擔使命共戰“疫”

這個春節,他是“不孝順”的兒子、“不稱職”的丈夫、“不合格”的父親,但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陣地,他衝鋒在前,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腳板走得起老繭,嘴巴說得口水枯,儘管如此他依舊堅定的說道:“擔當與疫情同在,監督與防控共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基層工作人員,我們都不會懼怕,不會退縮,嚴陣以待,勇敢擔當,共克時艱,走街串巷,上門入戶,排查疫情,監督執紀,我們誓與眾多一線工作者並肩戰鬥,與病毒血戰到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