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歷史上流傳很多孔子老先生與小孩的故事,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兩小兒辯日》,從小就開始學習了,今天這個故事是另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只有七歲,卻讓善於辯論的孔子無言以對,並且拜其為師。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項橐介紹

項橐(xiàng tuó),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神童,曾經與孔子進行辯論,令孔子折服。在項氏宗譜中,項橐是項羽的祖先,項師為項氏第一祖,項橐為項師之孫,第十代至項榮,項榮為項羽、項莊的父親,項羽與項莊為親兄弟。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與孔子辯論

孔子特別喜歡出去周遊列國,一天駕著馬車行駛在路上,這時候在路上有一群小孩子在玩,然後項橐就不離開。

孔子就對項橐說話了:馬車過來了,你怎麼不躲開啊,

項橐回覆:城池在此,車馬豈能過去。

孔子下車去看:城牆在哪裡呢?

項橐指了指手下面的搭的城牆說:就在這裡。

孔子說:這種城牆有什麼用呢?

項橐說:你應該知道人讓車,車讓城的道理吧,所以你應該繞著城走。

孔子覺得有道理,只能從旁邊繞了過去。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孔子走了一段遇到一個正在鋤地的農夫,就問農夫:看你忙忙碌碌,你知道你手裡的東西每天太多少次嗎?

這時候項橐正好趕了過來說:你老人家每天乘車,那你一定知道每天馬蹄抬起來多少次了。

孔子無言。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孔子覺得這小孩是在聰明,就要和小孩辯論說:我出一題,你出一題,互為應對,勝者為師如何?項橐說:好

孔子問: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穀?

項橐答:天高不能丈量,低廣不能尺子測量,每天晚上全是星辰,每年一茬五穀。

項橐問:人比地小,眉毛比天低,眉毛生在眼睛上,天天可以看見,您知道眉毛有多少根嗎?

孔子沒有回答,認輸,說話算話,準備拜師。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可是項橐卻一下跳了水中,說:沐浴之後才能成拜師大禮,請孔子也下來沐浴。

孔子說:我沒有學過游泳,可能會沉到水底,浮不起來。

項橐說:鴨子也沒學過游泳,但是可以浮著而不沉下去

孔子說:鴨子有離水的毛,所以不沉

項橐說:葫蘆沒有離水的毛,也能浮著而不沉下去

孔子說:葫蘆圓而且裡面是空的,所以不沉

項橐說:鍾也是圓而且裡面是空的,但是卻沉下去,浮不起來

孔子又無言以對。

等到項橐上岸後,孔子設案行禮,拜項橐為師。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項橐結局

孔子在春秋戰國弟子眾多,而且名聲很大,所以項橐和孔子辯論的攻速傳遍了各地,各路諸侯國紛紛派兵請項橐出山,但是都被項橐拒絕說:項橐是紀國人,跟在紀國,紀國雖然不在了,但土還在,沒有了土的根是活不了的,我是不會離開的。

結果各國使者開始威脅爭奪項橐,在爭奪當中,項橐被吳國武士刺死。年僅十歲。

孔子拜這個七歲小孩為師,後人稱小孩為聖公

結束語

項橐因為七歲三難孔老夫子,所以孔老夫子拜師,名揚天下,後人稱其為聖公,作為一個小孩,能夠有如此成就,真是後生可畏啊。但是這件事情引來爭鬥,反而葬送了項橐性命,也是可悲啊。在戰國時期的也有一個小孩以項橐為榜樣,在各個大國中能言善辯,空手套出十幾座城池,被秦國封為上卿,之後會說他的故事。

孔子拜項橐為師也有好幾種版本故事,估計有部分是編造的,但是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三字經中有一句話記錄了這個事情:昔仲尼,師項橐。之後就可以“項橐”來誇獎小孩的聰明才智了。


如果對文章有興趣,歡迎點贊和評論,也可以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