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编撰 | 2020


今天,一座“昏迷”了76天的城市,“武汉”,重新启动了。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这1800多个小时,恍如过了一个世纪。

今天的街道终于不再冷清,人们陆续走出家门,感受着别离已久的阳光和微风;有人迫不期待奔向了车站,踏上了归途,经历了分别的他们,也许更能体会到家的意义。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而有些人,却用生命,留给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悲伤。

就在两天前,山东姑娘“张静静”,轻轻的“睡去了”,她没来得及看到武汉的“苏醒”。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她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也是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1月26日,她和143名同伴到达黄冈,开始了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

奋战2个月,完成任务的她,抱着对湖北同胞的祝福回到了家乡;但就在隔离期满,终于能和家人团聚的她,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像“张静静”一样的战士,而他们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不后悔”。

刚到武汉,张静静就剪了长发,“出汗后,长发容易滋生病菌,穿防护服也不方便,所以越短越好。”她曾对记者说,“等战胜了疫情,再留回来。”

其实,她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但不远在千里之外援非的丈夫,是否做好了失去妻子的准备? 她的父母,是否能承受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妈妈很快回来”,也成了张静静对孩子撒的一个谎...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新闻上看到张静静突发心脏骤停的时候,我的孩子一只手环着我的脖子熟睡着,轻轻打着鼾。

而我仿佛看到远方正有一个孩子,在和妈妈永别,泪水不知怎么的,就掉了下来。 时代的沙不会随谁的意志落下,我们奈何不了命运。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在悲痛之余,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防止悲剧重演。

援鄂的医护人员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接受过严格的体检,正常来说不会有什么突发性疾病史。

但还是不少的战士倒在了前线,这证明他们精力消耗过巨,超过了身体负荷;他们保护我们的同时,他们没能好好地保重自己。

这绝不是调侃他们的无私,而是心疼这些天使般的人们;毕竟伟大的灵魂,也要等等身体。

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缺乏休息,这就像在自己的身体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在这里也提醒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朋友们,无论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工作,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会保护自己,别忘了,还有家人在等着你。

量力而行,也是一种责任。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今天,好像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向过去的阴霾告别。

但别离的悲伤,却好像让时空再次停滞了。 张静静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我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我没哭;战场上累到颈椎病复发我没哭;条件艰苦,没桌子用手端着吃饭我没哭;一早晨抽30个患者的血我没哭;为卧床的患者翻身换尿不湿,我没哭;一天下来,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我没哭;从隔离病房出来,全身衣服汗湿透,往下滴水,我没哭……”

但是当被患者集体点赞,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谅我没忍住,泪流满面;当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给我们挥手告别,原谅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而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

战疫期间,医护人员用生命的代价争取了防控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无所畏惧,看到了他们的不计生死:

2月28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钟进杏因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年仅32岁;

2月22日,天津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单玉厚,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单位宿舍;

2月18日,杭州市江干区坚守防疫一线的老党员韦长春突发心梗殉职;

2月3日,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医生宋英杰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年仅28岁……

一次次悲剧和离别的背后,是一众伟岸的灵魂。

我想在那一刻,他们的身后,一定有翅膀。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今日立春,希望‘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听到的都是好消息,希望阴霾消散,胜利来临。”这是张静静的愿望。

如今,她的心愿成真。


「 社 」武汉活过来了,那个叫张静静的山东姑娘,你看到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