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看的童話故事書每年暑假的中央八套播放的電視劇。我記得小時候最多看的電視劇,也是最不會被爸爸媽媽說教的,就是西遊記,因為他們說,這也是他們的童年。一直到現在,電視裡還時不時地在放映這那套最早的西遊記,以及後來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各種根據西遊記改編的電視劇。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部經典之作還是沒有過時,並且歷久彌香,我們都在稱讚著這部古代經典著作的魔幻主義色彩,並且因為我們有著這麼厲害,能夠在幾百年前的古人就能寫出這種玄幻小說而感到驕傲。對於這部著作幾乎全是稱讚和敬佩,也從來沒有後人膽敢或者說有這個意識去發現裡面一些不正確的問題。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但是孔子都曾經說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偉大的古人,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是人就會犯錯,便是這位令人崇敬不已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先生也是如此。而發現西遊記裡面的錯誤的人,竟然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這樣的細心和敢質疑經典的勇氣,是我們這些大人都做不到的。

後生可畏!

這位查找出西遊記中'漏洞'的小學生,是杭州某小學的五年級學生馬思齊,一個乖巧聽話的小女生。平時的馬思齊寡言少語,是老師家長眼中典型的"乖乖女",非常溫柔文靜,遇到任何事情也不會很張揚。她喜歡閱讀,是受到了媽媽的影響。馬思齊的媽媽從她小的時候就比較注重孩子的閱讀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每天給孩子講一個小時的故事,後來還會陪著孩子一起讀書。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從小到大,馬思齊跟著媽媽一起相伴讀書,一起談論看過的書,或是談談對書中或者生活中某一件事的看法,從小到大對孩子的興趣培養與對她思考的鼓勵,也培養出了馬思齊愛思考愛觀察的好習慣。馬思齊的語文老師誇她很喜歡讀書,才思敏捷,擅長觀察和想象,體驗與思考。雖然上課發言不多,但是都很精彩,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小孩子就在座位上安安靜靜地坐著,小腦袋卻一直在運轉著,思考著。

馬思齊不僅喜歡讀書,在閱讀中帶著問題思考著讀書,在寫作中還經常寫進自己的想法。熱愛讀書的馬思齊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樣,也很喜歡西遊記這本魔幻的小說。她翻來覆去地看了十多遍,不會的字還回去查字典。就在這中深究細考中,馬思齊發現了一個作者的"漏洞"。在一次寫作中,她便把這樣的想法寫了進去。一時間這篇小學生作文在網絡中爆火,人們都在探討她發現的這個問題,並稱贊這位小作者"後生可畏"!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西遊記》的漏洞

《西遊記》這本書是明朝時期吳承恩先生的著作,後來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併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也是我們中小學生必看的四本名書,所以對此,我們都不陌生。《西遊記》這本書從明朝到現在,就被無數的專家研究過,先是文學研究,後來還被翻拍了那麼多次,讓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細節。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經典的那部老版西遊記,到後來各種翻拍的電視劇電影,自始至終都沒有人發現一個很明顯的漏洞,而這卻被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髮現了。

馬思齊不僅喜歡閱讀,還喜歡研究美食。她自稱'吃貨',對各個地域的特色美食都有著一定的瞭解。就是她這個愛好,讓她在西遊記中發現,唐僧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到西天取經的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十萬八千里甚至更遠的歷經的不同的地方,但是對於每個地方的宴會美食的描寫,幾乎都是相似的,差不多都是米飯、青菜和豆腐。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是說,每個地域因為生活環境和條件的不同,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幾乎都是不同的。就和我們現在說得最多的"南北差異"、每年各個節日的"南北之爭"、鹹甜豆腐腦等等這種類似。而吳承恩先生在西遊記的有關飲食的描述中,這師徒四人不管去到了那裡,那些不同地區的不同國家國王用來招待他們的飯菜都是和'東土大唐'是差不多的。

例如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到的,女兒國國王的婚宴菜單上有玉屑米飯、蘑菇、糖糕、黃花菜等,在小兒國國王的宴請菜單中有粉條、蘑菇、木耳、香稻飯等,而在回到大唐的慶祝宴上,還是有蘑菇、木耳、豆腐皮等等。幾乎相同的食物穿越了十萬八千里,遍佈了師徒四人所經歷的整整一路的地域國家,大唐和西域小國的飲食習慣一般無二,妖精與國君的喜好也幾乎相同,這確實會令人生疑。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超讚小學生馬思齊

雖然說經過提醒後我們再去看,確實會有"果然如此"的想法,但在平時,這也是一個比較難以觀察到的細節。

馬思齊的這篇作文,還傳到過浙大的樓教授手中,樓教授看過之後表示,馬思齊的這個觀點確實是合理的。但也不能怪吳承恩,一般人真想不到。可能因為當時的政治和地理原因,身為淮安人的吳承恩並沒有去過別的地方,沒有過實地的考察。況且那個時候消息比較閉塞,他也無從得知西域和中原存在著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看到這些名著或者電視劇,基本上都是沉浸在劇情中和這些玄幻的世界裡的,一般人還真沒有這種細心的觀察,會發現這種食物上的描寫。那麼這種基本上都不會被關注的錯誤發生了,我們也不能完全怪吳承恩的不嚴謹了!畢竟我們自己也沒有發現些錯誤。

小學生苦讀10遍西遊記,發現吳承恩寫作“漏洞”,網友:後生可畏

不過,對於一名小學生來說,既然能夠有這麼強的思考邏輯,和善於觀察發現,敢於質疑經典的精神,也的確值得我們稱讚和學習。


往期文章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