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積液怎麼辦?

沈嶽2


如果膝關節滑液過多,就會引起積液,即膝關節積液。正常情況下,膝關節滑液大概在10毫升到20毫升。但是如果由於一些原因,導致滑液增加到50毫升,就可能導致膝關節出現明顯腫脹的情況。膝關節積液抽取方法是治療的方法之一,膝關節積液患者需要進行治療,膝關節積液抽取方法是治療的方法之一。

對於積液過多的患者,可以採用膝關節積液抽取的方法。如果關節積液非常多,張力也會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關節穿刺(為了避免關節內感染,需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抽出積液。需要注意的是,膝關節積液抽取方法並不是唯一的方法,所以並不建議採取。

關節滑液主要是起關節潤滑以及營養軟骨的作用。所以,如果滑液分泌過少,很容易出現關節磨損的問題,也較容易引起滑液炎。滑液的分泌受到影響,就使得積液增多,從而導致關節受到壓迫而疼痛。膝關節滑液過多,則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使滑液減少。

膝關節積液抽取法是可取的方法,而患者也可以通過休息來治療關節積液。休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休息,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患者進行臥床休息時,可以在腳下墊墊東西,比如:枕頭,使腿太高。如果腿高於心臟,可以起到消腫的作用。

如果是膝關節滑膜炎患者,關節積液較多。在瞭解原發病灶(比如:像關節內遊離體、半月板損傷、膝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等)的基礎上,治療膝關節積液。不同的原發病灶,治療的方法可能不同。找到原發病灶,並從根本上消除它,可以消除關節積液的發生,最終康復。

另外,膝關節積液患者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含硫、組氨酸、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對於疾病的治療有幫助。可以吃的食物有海帶、菠菜、雞蛋、草莓、番茄等。

總結一下,治療膝關節積液的方法有抽取法,但如果病情不是特別嚴重的話,一般不採取這種方法。休息是很好的治療方法,所以患者要多休息。平時可以多吃一些上述提及的食物。患者要儘早接受治療,以上的方法只是治療方法中的一部分,結合自己的病情,聽從醫生的意見,採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骨科王健醫生


  “生命在於運動”,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有運動才能使我們有健康的體魄。那麼,膝蓋積液怎麼辦?還能做哪些運動?咱們需要作一探討。

  1、什麼是膝蓋積液?膝蓋積液亦稱滑膜炎,它不是一種具體疾病,而是一種症狀,膝關節的很多病都可以引起關節積液。比如:關節內遊離體、半月板損傷、膝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滑膜損傷、髕骨勞損、關節脫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結核感染、化膿性感染、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腫瘤、手術等,這些傷、病等都可以刺激關節滑膜,導致膝關節滑膜炎,並引起關節積液。

  2、什麼原因形成了膝蓋積液?膝蓋積液主要是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造成的,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等,變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特別是踢球、打球的朋友,經常出現此種情況。值得一提的是,過度運動和不科學的運動方式也是關節腫脹和產生滑膜炎的重要原因。

  3、膝蓋積液怎麼辦?治療膝蓋積液主要是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可以使用麝香膏藥、牛膝膏藥。注意積水消除之前不要負重鍛鍊,儘量避免上下樓梯、爬山和蹲起活動,避免受涼,可熱敷理療,避免過度勞累,不能對腫脹積水部位按摩和推拿,避免久坐、久站以及長距離行走(如連續行走3-4小時滑膜就會腫脹),從坐姿改變為立姿時動作宜緩慢,不要穿過高的高跟鞋,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另外,注意少喝牛奶,忌食肥肉、甜食,可以多吃點魚蝦等。

  4、膝蓋積液可以做哪些運動?膝蓋積液患者運動原則為:不可以增加膝關節負重的運動。如:

  平躺抬腿——身體平躺時,全身放鬆,做抬腿運動,可以活動腿部肌肉軟組織,保持腿部肌肉的任性,使腿部血液循環加快,同時可以有效的避免關節面的直接碰撞,擺脫重力的影響,是滑膜炎治療中一種常見的恢復性訓練。

  散步——散步時不要過快,由於速度緩慢,可以有效避免關節面的直接碰撞,且散步可以保持血液暢通、心情舒暢對各類疾病均有好處(清晨比較適合)。

  引體向上——對於膝關節滑膜炎患者來說,可以做手拉單槓,做引體向上的動作,因為做引體向上的時候,膝關節骨面不會受到任何壓迫,且引體向上的時候全身肌肉保持緊繃,運動量比較大,在保證人每天的活動量的同時,有效的避免滑膜的損傷。

  游泳——由於人體在游泳時,身體與地面處於平行狀態,因此,其是在不負重的情況下活動肌肉和關節,而長期堅持進行遊泳可鍛鍊關節的靈活性,有助於預防滑膜炎的產生。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膝關節積液怎麼辦?這裡總結一下膝關節積液的常見原因及其處理方法。

第一,膝關節沒有任何症狀的正常生理性關節液,很多人想知道膝關節自己的膝關節是否有問題,到醫院裡拍個磁共振。磁共振的報告顯示,膝關節少量積液。這種病人我遇到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十個上百個。因為正常人膝關節內也有一些關節液。所以有些磁共振顯示膝關節內少量積液,其實就是正常的關節液。這種膝關節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明顯疼痛腫脹的。可以不需要處理。



第二,膝關節骨關節炎引起積液。這種情況中老年人居多。很多中老年人由於膝關節嚴重的骨關節炎引起膝關節腫脹積液。因此,對於中老年人,建議可以先拍一個x片看一下是否有骨關節炎以及骨關節炎是否嚴重。對於嚴重的骨關節炎,x片顯示關節間隙明顯狹窄甚至消失。輕中度的骨關節炎可以考慮採用非載體類消炎藥物以及營養軟骨的藥物。或者膝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嚴重的骨關節炎,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關節置換或者單髁置換手術。



第三,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等軟組織損傷。需要結合醫生的體格檢查。最好能拍一個膝關節的磁共振看一下。如果半月板損傷達到3度,那是需要關節鏡手術的。如果是1度2度的損傷,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休息制動,口服非甾體類藥物。對於韌帶損傷,比如前交叉韌帶撕裂是需要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的。



第四,膝關節滑膜炎或者化膿性關節炎,或者其他類型的特殊滑膜炎。如果膝關節腫脹非常明顯,而x片沒有看到明顯問題,那要考慮膝關節內的滑膜炎。如果皮溫不高,僅僅膝關節腫脹的,可以考慮先將膝關節內積液抽出。當然抽出積液容易再次產生。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急性滑膜炎。如果抽出積液以後,再次復發。抽三次以上無法緩解的。可以考慮做關節鏡下膝關節清理手術。如果膝關節腫脹伴有皮溫非常高,甚至全身發熱的,最好驗一個血常規。如果懷疑是化膿性膝關節炎,要儘快關節鏡下清理沖洗。 當然也有些特殊類型的滑膜炎,比如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這種情況是需要關節鏡下滑膜全切結合放療的。

以上列舉幾種最常見的膝關節積液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說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等。


骨科袁鋒


正常膝關節內存有少量關節液,關節液是由滑膜分泌(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在關節活動時關節液不斷循環更新。而關節液主要作用就是營養關節軟骨、潤滑關節、減少關節活動時的摩擦。如果膝蓋形成了積液,那多半是因為關節出了問題,導致滑膜受到炎症刺激發生反應滲出液體。當滲出速度超過吸收速度時,就會形成關節積液。

許多膝傷,如半月板損傷,膝交叉韌帶或者側副韌帶損傷,關節內存在遊離體,髕骨勞損等等,都有可能引發膝蓋積液。

在體育圈裡,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處理積液的方式就是抽積液,但是從原理上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這只是一種臨時緩解疼痛的措施,方便膝關節的活動,不能達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但是,長時間的抽積液會對以後的膝關節活動帶來很嚴重的問題。因為,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

比如,最後一個賽季的艾弗森和熱火奪冠那年的韋德,他們都曾為了比賽頻繁抽積液。結果也看到,在那之後熱火對韋德的保護完全是一名行將退役球員的待遇。在CBA,比較著名的抽積液的行為就是馬布裡,2013/2014賽季的CBA季後賽,馬布裡頻繁的對膝蓋進行抽積液的處理。

其實,對於一般的膝蓋積液處理方式就是停訓,結合冷敷和加壓包紮臨時處理,僅維持最低程度日常生活,做一些靜態肌力訓練。如果涉及到其他組織的損傷,那就需要做針對性的處理。

比如,半月板自愈能力是比較差,根據損傷位置、類型預後有很大的差異。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需要進行手術處理,不管是微創還是半月板修復。


體育頭等艙


因為外傷或者劇烈活動以後,膝關節出現腫脹、疼痛,有的還會有皮膚潮紅,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受到影響,一按膝蓋骨,會有沉浮的感覺,這個時候膝關節應該是有較多的積液了。

正常的膝關節腔內有滑液來維持膝關節的潤滑,保護關節軟骨,當受到炎症或外力等原因打破平衡後,就會產生更多的液體填滿膝關節腔。其病因多是滑膜炎,比如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關節炎、骨折或脫位等都會引起炎性積液增多,還有就是感染結核的情況,出現結核性滑膜炎。對於膝關節積液的治療,可以選擇膝關節穿刺,抽出膝關節腔內的積液,根據積液的顏色、性狀可以判斷積液的性質,找到病因,對症處理,同時可以注射藥物起到治療作用,減少了關節腔內壓力,使得膝關節能完全屈伸活動。

抽出膝關節積液或者是積液較少的情況,要注意抬高肢體,用彈力繃帶加壓固定,防止積液進一步增多,早期治療過程要減少負重,儘量多休息,讓膝關節得以充分休息,減少對滑膜的刺激,可以做股四頭肌收縮舒張活動,防止因關節制動引起肌肉萎縮,也要注意適當活動小腿及腳踝,多做一些踝崩運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當積液情況控制好以後,可以進行活動,最好在加壓固定膝關節的情況下短距離短時間活動,加強膝關節屈伸活動,防止發生關節僵直,影響以後的膝關節活動。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很多老年朋友當膝關節腫脹、痠痛,到醫院去做B超檢查,醫生都會告訴他,膝關節內有積液,患者也是非常的納悶和不解。很是擔心,該怎麼辦呢?疼痛難忍。



那到底膝關節積液是怎麼回事呢?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膝關節積液,其實就是膝關節滑膜炎,是由膝關節外因,比如扭傷和內因,也就是多種關節內損傷而引起的滑膜功能異常,關節液無法正常的生成和吸收,本身關節液的生成和吸收是保持平穩狀態的,當關節滑膜功能出現問題,比如:軟骨退變、骨質增生、滑膜損傷等,都會出現滑膜水腫,積液滲出與存留,關節不能吸收。以致出現滑膜炎症狀,滑膜的形態改變會侵襲膝關節軟骨。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者會致殘,無法走路。



主要病發人群

主要人群為老年,但年輕人也會發生,即因外界因素導致,比如運動量太大,在運動中造成膝關節扭傷、腫脹、滲出積液等。

關節積液該怎麼辦?

①不可自己強行運動,暫時性的減少關節負重,適量的運動還是可以的,對恢復膝關節炎有利。

②到正規醫院看醫生,可以口服、注射藥物沖洗和手術

③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採取熱敷,熱浴,改善膝蓋血液循環,以減輕膝蓋腫脹和不適以及緩解疼痛。

④可以通過中醫按摩推拿法,來進行干預。

⑤在飲食上要注意少食肥甘厚膩的、甜食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過敏。可適量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蛋、大豆極其製品、魚、牛肉等。



平時,如何做好膝關節的護理?

第一、一定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工作。雖說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但是,一旦有膝關節不適,冷空氣對膝關節還是有刺激的。

第二、勞逸結合,避免膝關節負荷過重,避免久坐、久站、多活動,最好再平坦的道路上運動。

第三、肥胖人士要控制體重,減少能量攝入,減少對關節負重。

第四、平時,可增加膝關節部位的力量訓練,比如:膝關節伸直高抬腿等。老年人儘量不要爬山、錢下樓梯等。


李愛琴營養師


關節積液即滑膜炎不是一種具體疾病,而是一種症狀,膝關節的很多病都可以引起關節積液。比如:關節內遊離體、半月板損傷、膝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滑膜損傷、髕骨勞損、關節脫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結核感染、化膿性感染、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腫瘤、手術等,這些傷、病等都可以刺激關節滑膜,導致膝關節滑膜炎,並引起關節積液。


題目未說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積液,應先確診,及時對原發病灶進行治療。比如說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滑膜炎,需要應用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控制好病因,滑膜炎的症狀會得到緩解。

關節積液早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高於心臟,可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並禁止負重,通過體位方式進行消腫。治療期間可做股四頭肌鍛鍊;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曲鍛鍊,但應適度,禁止暴力搬折。屈膝時膝關節腔內壓力升高,迫使積液後移,形成膕窩囊腫,即窩內滑膜炎。

為了避免發生關節內感染,一般不建議抽取關節積液,但當關節積液較多、張力很大時,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抽淨,並向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外傷引起也就是積血,量多必須抽出,否則極易造成感染、關節粘連。長時間大量積液不抽出的話,關節難以吸收,也會造成感染,並且使關節周圍韌帶鬆弛,影響關節穩定性。


滑膜炎主要症狀: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股四頭肌萎縮等。

正常關節內有約1-2毫升滑液,最大膝關節滑液不超過4毫升;滑液由滑膜產生,滑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滑液的重吸收障礙時,動態平衡被打破,滑液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

研究者發現,當膝關節長時間單一動作超量運動之後,滑膜組織充血水腫,紅、白細胞及纖維素滲出與關節腔內壓升高及氧分壓下降呈正相關係,且當滲出速度超過滑膜代償性吸收速度時,關節積液,進而使關節腔內壓繼續升高,氧分壓繼續下降的惡性循環,久之滑膜退變脂肪化生等慢性無菌炎症形成,從而認為,超量運動之後,創傷性滑膜炎的發生,不僅與關節面的重複揰擊,關節囊的損傷有關,而且在病程的發展及轉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西醫認為目前還沒有能力使滑膜炎的病理逆轉。滑膜炎施關節鏡手術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有效,即使手術成功,也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病情的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關節鏡手術能切除壞滑膜,但關節腔內的炎症是不可能切掉的,剩餘滑膜還會發炎,壞死,甚至患者徹底癱瘓。滑膜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的疾病,屬臨床上難以治癒的頑症。嚴格的說,只要關節內有滲出積液,就證明滑膜炎存在。

積水消除之前不要負重鍛鍊,儘量避免上下樓梯、爬山和蹲起活動,避免受涼,可熱敷理療,避免過度勞累,不能對腫脹積水部位按摩和推拿,避免久坐、久站以及長距離行走(如連續行走3-4小時滑膜就會腫脹),從坐姿改變為立姿時動作宜緩慢,不要穿過高的高跟鞋,肥胖者應減輕體重。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鍛鍊應適度。宜騎自行車(無上坡)、游泳,應加強股四頭肌鍛鍊即直腿抬高鍛鍊。


阿廖莎hlj


咱們拋開身體疾病導致的關節積液不說,主要來講講因力學因素導致的關節積液。

膝關節積液主要是由於內部的半月板,十字韌帶,關節軟骨這些重要的結構發生創傷,刺激膝關節內部的滑膜而產生積液。



處理膝關節積液可以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先解決暫時的膝關節腫脹。另一部分是要解決導致膝關節積液的根部問題。

消除積液的方法

1,抬高患肢

利用重力迴流作用,促進膝關節的淋巴迴流,消除腫脹。



2,冰敷

運動後刺激到了膝關節,要及時的冰敷,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避免腫脹增加。



3,熱敷

當症狀穩定時,也就是慢性期,沒有明顯的疼痛,就是關節積液一直存在,可以利用熱敷促進膝關節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消除積液。



4,淋巴按摩

人體的淋巴結主要存在於關節的凹面,比如腋窩,腹股溝,膝蓋後方等,利用淋巴按摩,其實很簡單,就是沿著心臟的方向用推發法一直往靠近心臟的淋巴結方向推,可以摸一些介質油,大概操作20分鐘。效果還是可以的。

5,理療

理療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比如超聲波,超短波,電療等,除了消除腫脹外,對解決內部軟組織的損傷,促進癒合也是很好的。只有內部組織癒合修復才不會繼續出現積液的問題。



預防康復鍛鍊

1,腿部力量

膝關節內部結構損傷後,需要增加腿部力量來代償內部結構的部分保護緩衝功能。減少對膝關節滑膜的刺激,促進癒合。早期使用各個角度的靜蹲練習,每次到力竭,每天練習4-5組。一定要循序漸進,堅持鍛鍊,力量的增長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2,減重

通過游泳,騎行等對關節刺激少的運動來減重,以減少對膝關節的刺激。

想了解更多運動康復知識,可以關注我,或者評論區下方留言交流。


運動康復王帥


膝蓋積水亦稱滑膜炎,其是一種無菌性炎症疾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內滑膜功能異常和形態改變,從而引起滑液生成過多和吸收障礙,產生以關節腫脹、疼痛、功能受限、肌肉萎縮等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滑膜炎困擾著眾多患者,給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很多困難,然而膝蓋抽水、服用激素類西藥和止痛藥,只能一時緩解症狀,時間一長,脾胃受到刺激,噁心、不思飲食,還影響到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反應,膝關節腫脹抽水後,又腫痛。反覆發作,遷延難愈,嚴重者甚至釀成殘疾。功能鍛鍊:膝蓋積水在以往治療過程中,關節要停止活動,甚至可能制動,目的是減少積液(水)分泌,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關節功能減退,肌萎縮,誘發關節的其它病變,我們主張治療與功能鍛鍊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併發症,用中藥能快速有效控制滑膜炎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


好秀天下


1.什麼是膝蓋積液?

膝蓋積液就是滑膜炎的表現形式,是運動員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傷病。它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滑膜內功能異常和形態改變,從而引起滑液生成過多和吸收障礙,產生以關節腫脹、疼痛、功能受限等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

2.膝蓋產生積液的原因

膝蓋積液主要是由於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造成的,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等,變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特別是踢球、打球的朋友,經常出現此種情況。值得一提的是,過度運動和不科學的運動方式也是關節腫脹和產生滑膜炎的重要原因。

這裡必須跟大家說明一個常見的誤區,很多人運動常常以運動時間或跑動的距離為標準,這種做法是嚴重錯誤的,合理的運動模式要根據身體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每週高強度的踢好幾場球並不能證明你身體健康,卻很有可能會為幾年後的關節埋下傷病的種子。

3.如何正確避免和處理膝關節積液

(1)學習正確的運動習慣

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放松恢復,避免每次運動後細微損傷的積累,降低損傷的風險。拉伸和滾泡沫軸都是非常不錯的方式。關於不同部位的拉伸方法和泡沫軸放鬆方法,我的往期文章裡都有多次介紹,在此就不在贅述了。

(2) 糾正錯誤的動作模式

你深蹲時膝蓋是否內扣?是否膝蓋過腳尖?是否腳尖會抬起來?你跑步時腳尖是否衝前?小腿是否外八?你坐椅子時腳踝是否會內八?

正確的深蹲動作:保持挺胸直背,腹部收緊,脊柱不要彎曲,下蹲時以髖膝關節為軸,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或內扣,腳跟不要抬離地面且保持腳尖方向豎直向前。

錯誤的坐姿:平時辦公或休息時要避免以上三種錯誤的坐姿,尤其不要經常翹腿。

(3)減少過度的膝部負重和屈伸活動

膝關節不適,一般都會第一時間影響到人的運動或者生活。在確診積液後,要及時控制運動量並調整運動的方式,避免可能會引起創傷和勞損的運動。鍛鍊股四頭肌是一個重要和有效的康復預防手段。康復訓練能夠加強膝關節肌力,平衡本體感覺,改善膝關節的動作模式等,既可以促進積液的吸收,加強之後又可以減少以後膝關節的滲出。

仰臥抬腿

蚌式

屈膝單腳站

4.膝蓋積液後飲食營養方面要注意的問題

少吃肥肉和甜食,少喝酒和咖啡。還有就是要注意避免被動吸菸,這些都可能加劇關節炎的惡化。可適當多吃一些動物血和蛋類食物,魚,蝦和豆製品,富含氨基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

5.膝蓋積液的預防

(1) 避免過度劇烈運動。長期的劇烈運動是誘發滑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使骨骼和周圍軟組織過度的受力和牽引,造成局部軟組織的受傷。

(2) 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基礎訓練。適當的鍛鍊,特別是關節的活動,可以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組織的滲透,從而減輕和預防滑膜炎,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 及時康復膝關節損傷。膝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頭損傷,細微損傷也要引起重視,不要任其發展,急性損傷更要及時康復,避免越來越糟糕。

(4) 減輕體重。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骨關節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受力不均,造成滑膜炎症。因此,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和減輕滑膜炎的症狀。


感謝關注【諾泰講談】,我們將會提供更多有用又有料的健康知識,如若有相關領域的疑問或更好的資訊,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作者會定期選取評論,發文詳細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