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5萬噸水泥熟料“公轉鐵”駛向齊魯 三千里“奔襲”意欲何為

編者按 3月23日,吉林亞泰明城水泥有限公司發運水泥熟料2880噸的首趟鐵路直達專列駛向1700公里外的山東淄博,專列預計共發運水泥熟料5萬噸。3月24日,此消息一經發布,迅速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關外5萬噸水泥熟料“公轉鐵”駛向齊魯  三千里“奔襲”意欲何為

有人說這是大企業帶頭探索市場新路,有人說這是大企業帶頭破壞市場秩序,還有人說此舉並無實際意義,實際是大企業在刷“存在感”。一時眾說紛紜。亞泰明城水泥三千里“奔襲”齊魯市場究竟怎麼看,前景會怎樣?本報記者前方發回調研報道,旨在給讀者提供更多分析材料,提供一種分析視角。

“3月23日17時,編組45輛、滿載2880噸水泥熟料的46608次敞頂箱直達專列,從吉林省明城亞泰鐵路專用線緩緩開出,駛向1700公里之外的目的地——山東濟南湖田站。這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組織開行的首列水泥熟料入關方向的直達貨運專列,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專列預計將發運水泥熟料5萬噸。”3月24日,中國吉林網發佈了這樣一條鐵路運輸信息。

3月25日,《中國建材報》新媒體以《公轉鐵水泥熟料“跨區突圍”:是添火,還是砸鍋?》為題,對吉林亞泰明城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泰明城水泥)此舉,予以關注。

此趟專列的終點山東省,是我國傳統水泥生產大省,近幾年除有部分海外熟料進港,還鮮有國內水泥長距離大規模進入。

現在,無疑是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

關外5萬噸水泥熟料“公轉鐵”駛向齊魯  三千里“奔襲”意欲何為

1700公里的水泥專列,有價格優勢嗎?

此趟專列從亞泰明城水泥發出,終點“濟南湖田站”,實際站址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湖田鎮。

淄博是著名工業重鎮,也是山東水泥生產大市。淄博水泥除供本地外,主要面向周邊濟南、青島及沒有石灰石資源的東營、濱州幾大市場。此次亞泰明城水泥專列終點落在淄博,讓人意外,有一種石頭往山裡背的感覺。

淄博一家水泥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現在全國水泥產能過剩,各地都在通過錯峰生產化解產能壓力,維護行業健康發展。這樣動用鐵路專列遠距離銷售水泥,擾亂別人市場的做法不可取,應當禁止。

也有企業家表示,“5萬噸熟料也沒多少,一條5000t/d熟產生產線10天的產量。市場經濟嘛,水往低處流,利向高處走,山東企業不怕這種競爭,價格戰誰都會打。這種長距離銷售沒有競爭優勢。”

的確,水泥這種商品有一個合理銷售半徑,超出這個半徑,豆腐就賣成了肉價。此趟吉林專列運距長達1700公里,是正常水泥銷售半徑的10倍。

這筆賬該怎麼算?一位從事水泥銷售的專業人士分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為助力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發展,自3月6日至6月30日,對部分鐵路貨運雜費實施階段性減半核收政策。吉林專列應該是運價優惠了,正常情況是進不來的。

這位專業人士算了一筆賬:1700公里的水泥鐵路運費正常是230元/噸~250元/噸,考慮到最近減半優惠,優惠後的運費估計150元/噸左右;3月下旬山東市場上熟料外銷報價330元/噸~340元/噸,濰坊港口熟料提貨價340元/噸~350元/噸,加上短途公路運費,目前山東熟料落地價390元/噸~400元/噸,比去年最高點下降近百元;以此推算,吉林這批2880噸熟料的出廠價不會高於230元/噸~240元/噸,這樣和山東當地熟料價格比才略有優勢;下一步如果山東熟料降價,後續亞泰明城水泥的熟料出廠價也得跟著降。

顯然,即便享受了運價優惠,亞泰明城水泥熟料經過1700公里的長途跋涉,到山東也已是“強弩之末”。

3月16日,山東水泥錯峰生產結束,企業啟動生產,隨之熟料大量上市。記者瞭解到,4月上旬山東熟料價格已經下降。銷售人士分析,此趟亞泰明誠水泥專列“應該很難賺到錢”。

一位專家評議,此次吉林亞泰明城水泥專列,是當前防疫形勢下鐵路部門實行運費優惠的結果,屬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可以理解。但這並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不可能持續。這一做法也不值得推廣,反而是水泥行業的一記警鐘。

山東水泥市場的“定海神針”意義

2019年在“公轉鐵”的趨勢下,不斷有“內蒙古水泥專列進京”“大宗骨料專列進京”等新聞上演。近期在曝出亞泰明城水泥專列發山東後,緊跟著又是內蒙古水泥專列進北京、寧夏水泥專列進河南。一時間業內紛紛猜測:下一個南下專列會去哪裡?

透過現象看本質。記者認為,同樣是“公轉鐵”,連續兩年的內蒙古水泥專列進京和大宗骨料專列進京,與最近亞泰明城水泥專列進山東、寧夏專列進河南,其對水泥行業的意義和影響有本質不同,應區別看待。

從行政區域角度,北京屬於典型的水泥輸入型市場,一直以來北京主要是靠周邊省份供應水泥。周邊水泥發揮鐵路運距長、運量大、運費低優勢,參與北京的建設和市場競爭,於生產企業和消費市場均有利,無可厚非。實際上內蒙古中部、山西北部等一直就有供應北京水泥的傳統。

但山東、河南卻不盡相同,兩者均是水泥生產大省。山東曾連續十多年水泥產能、產量排名全國第一,也曾是水泥輸出大省。

過去山東水泥出口量可觀,後來考慮到對礦山資源和能源消耗巨大,國家不再鼓勵出口,山東水泥出口應聲而落。

上世紀末多家外資曾在山東投資水泥,包括建有一條當時亞洲最大的熟料線,產品全部回銷。幾年前外資先後退出,出口不再。

棗莊是全國水泥大市,棗莊水泥早就“公轉水”了。過去通過京杭大運河,棗莊水泥南下可達上海、蘇州。後來全國水泥市場佈局完成,到處都不缺水泥,棗莊水泥“公轉水”劇終。

山東水泥產能一直過剩,2016年之前虧損還時有發生。2014年以來,山東水泥行業在政府部門支持下,在行業協會帶領下,積極實施錯峰生產,加強行業自律,有效化解了產能過剩,保證了行業健康發展。2016年,山東在全國最早實行夏季錯峰;2017年~2019年,山東水泥錯峰停窯每年長達160天;近年來山東水泥產能沒變,但產量大幅回落,全國排名不再是第一。

而近幾年山東水泥市場產銷平衡、市場穩定、企業生產經營正常有序,這一切都是實施錯峰生產,加強行業自律,有效化解產能壓力的結果,來之不易。

近年來全國水泥市場南強北弱,而中部省份晉、冀、魯、豫等生產經營穩定、價格平穩,其中山東市場尤為突出,被業內稱為全國水泥市場的“定海神針”。

泛東北市場水泥生產和應用時間短,加之近年來需求不旺,競爭激烈,水泥價格低,大面積虧損。而據媒體報道,2019年冬季泛東北部分地區水泥錯峰生產執行不到位。要知道,誕生於2014年的水泥錯峰生產,起源地正是東北。

業內人士認為,泛東北水泥行業要想破解眼前困局,還需要更多地從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開始,重拾信心。

3月27日,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召集《中國建材報》等媒體召開座談會。喬龍德會長對近期建材行業發展作了深入分析,他要求全行業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地因企施策。喬龍德會長特別強調:“建材產能利用率低的地區與企業,仍然要堅持按本區域為主的實際需求組織生產和錯峰生產或限產。”

喬龍德會長提出,凡是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發展定位和工作定位仍然要把去產能、淘汰落後擺在首位,在嚴格控制產能新增和優化結構中實現持久發展和穩增長。開工復產後市場相對好的地區,既要滿足市場需求,又要有序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規則,保證產品質量,以維護持久發展為宗旨。

在“公轉鐵”新聞紛紛擾擾之際,喬龍德會長一席話振聾發聵,反響熱烈。

無獨有偶,4月3日,在推動水泥行業有序復工復產及錯峰生產工作視頻座談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呂桂新在接受《中國建材報》記者專訪時明確提出:“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既要防止再次發生去年年底出現的局部地區水泥供不應求、價格暴漲現象,又要防止水泥產能集中釋放,造成市場供求失衡,打價格戰,無序競爭。” 他表示,去年水泥好形勢和好成績來之不易,是全行業貫徹黨中央正確決策部署共同努力的結果,離不開發改委、環保部門等的支持配合,行業應倍加珍惜,繼續鞏固、發展、增強。

水泥熟料三千里“奔襲”齊魯市場,亞泰明城水泥“公轉鐵”是否可以持續,人們拭目以待。

校對:張健

監審:韓鳳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