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何屠城頻發?心理學分析:窮和懦弱


中國古代為何屠城頻發?心理學分析:窮和懦弱

假如翻開歷史書,在我們初中、高中的歷史課本中可能並不曾看到“屠城”這一沉重的話題。當然,由於青少年心智尚未發育完整,規避這殘酷的問題是情有可原的。

屠城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甚至整個世界的古代戰爭中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並不只有在殘酷的暴君率領下的暴君的軍隊才會屠城,任何人進行戰爭都可能把屠城作為一種不可缺少的軍事手段加以利用。

之所以如此,是古代社會的文明程度決定的,殘酷殺戮的風俗使得軍隊的領導人和官兵認為屠城可以恐嚇敵方,讓他們直接放棄抵抗。此外,屠城還可使掠奪財物更加便利,可以直接獲得物質利益,這又是古代人類發動戰爭甚至屠城的原因。屠城不僅在中國古代頻發,世界上任何地方也都發生過相同原因的戰爭和屠城。

哪怕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號稱“屠夫”的謝爾曼不也是一把大火燒了亞特蘭大,一路屠殺掠奪,將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弄的無家可歸嗎?

我們前文說過,屠城在古代戰爭中是一種普遍現象,其伴隨著世界歷史和軍隊的發展逐步變得規模更大,也更殘酷。僅在中國的眾多史書中就有很多記載,其中《史記》和《漢書》中關於劉邦、項羽、周勃、韓信等人都有屠城的記載。而《後漢書》和《三國志》中也有曹操屠城的記載,《舊唐書》和《新唐書》中也有李世民、薛仁貴等人屠城的記載,等等。

而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最為特殊的在發生屠城最密集的時期,就是我們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早在清軍入關之前,其就已採取殘酷的屠殺平民的軍事行動。清軍在其佔領的遼東地區後,害怕數量眾多的窮人因無法生活而造反,就把貧民都抓起來殺掉,稱為“殺窮鬼”。短短兩年後,清軍又怕遼東地區的富人不堪壓迫造反,就再次開始把富人集中然後殺掉,稱為“殺富戶”。


中國古代為何屠城頻發?心理學分析:窮和懦弱

這兩次屠殺使得遼東地區的漢人基本消失,加上滿清入關,人口遷徙,以至於東北地區人口一直稀少,直到大清滅亡後,北洋軍閥崛起,張作霖掌權東北地區人口才逐漸增長,再到後來新中國成立,建設“北大荒”東北地區才有今天的模樣。

滿清入關後,對新佔領地區的屠殺也從未停止。在攻破錦州後,三日搜殺,婦孺不免。在攻佔濟南後,城中積屍13萬。之後又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屠城事件!比如被屠城的城市有:南京、湘潭、南昌、廣州、金華、蘇州、常熟、贛州、崑山、嘉興、海寧、廈門、潮州、舟山、南雄、太谷、澤州等等。

此外,最為嚴重的是整個四川幾乎所有城市都被屠戮毀滅!清軍對於少數民族也採取屠殺政策,比如苗族和漠北蒙古的準噶爾部,以及信仰回教的漢人。

清軍的屠殺模式基本幾乎沒有太大區別,都是由清軍進行集體屠殺,屠殺後屍體的人頭堆成“京觀”,所謂“京觀”可在《左傳·宣十二年》中的記載查到。當時的楚軍戰勝晉軍,楚臣潘黨建議楚莊王“築武軍”,“收晉屍以為京觀”。“京觀”就是將敵軍屍體堆在道路兩旁,蓋土壓實,做成金字塔形的土堆,目的就是為了顯示軍威、威懾敵人。


中國古代為何屠城頻發?心理學分析:窮和懦弱

屠城與屠殺伴隨著人類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屠城和屠殺這種現象最早可以追隨到人類剛剛使用文字的時期。比如,甲骨文中的“馘”字和“聝”字,此2字的讀法都為“GUO”二聲,字義也相同,都表示戰爭中割取敵人的頭顱或耳朵作為計功的憑證。

綜合以上,我們便可看到屠城和屠殺在古代戰爭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並不認為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因此,無論在世界各地,屠城和屠殺伴隨著人類歷史,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

我們從心理學動力角度加以分析,為什麼這種行為在世界文明中普遍存在。精神分析引論指出,人的原始動力是性與攻擊性。在陌生的狀態,反向動力使人產生被攻擊的恐懼,在恐懼的狀態下,又不知道攻擊來自何方?就會產生無助和焦慮感。

這時的行為就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我們說的心理是雙方的,屠殺者也是懦弱的,因為害怕被攻擊。還有就是窮,物資的匱乏,這種嚴酷的生存狀態,使人也有潛意識的恐懼。窮不是一種物質狀態,而是一種心理狀態,潛意識裡是對匱乏的恐懼。

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文明開始爆炸式發展。到了20世紀前後,人類終於開始禁止在戰爭中屠殺和屠城。先後制定了《日內瓦公約》、《聖彼得堡宣言》和《海牙條約》。由於這些條約組成的國際法規,那些不參與戰爭的人,不能被視為攻擊目標,他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獲得了一絲“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