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每一個人都是創業公司,只有全盤規劃,才能平衡發展。

《孫子兵法》有云:“謀定而後動。”古人亦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們都知道計劃的重要性。當我們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花費很多時間制定計劃。

但是沒有規劃的目標,結果往往差強人意:

我們目標沒有完成的時候,會懊惱自己、懷疑自己。

我們完成目標後,也會覺得悵然若失,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麼,有時候我們也會因為達到一個目標,忽視我們的身體和家人。

人人都會制定目標,但並不意味著目標都會實現,也不意味著目標會帶來完滿的人生。很多人認為,目標只需要制定一個或者二個就行,之所以實現不了是因為過於貪心。

但生活包含的事項可不僅只有一個。如果只專注一項事情,那我們的生活就無法取得平衡,容易顧此失彼。

如何做一個平衡生活的目標,以及如何讓目標實現,就不得不提到暢銷書作家邁克爾·海亞特

邁克爾·海亞特從事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已經有十多年,他的線上課程“5天即達最棒的一年”點擊率超過100萬次。早期他在書籍《生命向前》中,提到在制定目標前,我們要規劃好人生賬戶。只有人生賬戶規劃好,我們才能得到平衡的生活。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就像管理公司一樣,只有做好事前規劃,公司才能一直處於正軌。同樣,我們制定目標前也要做好人生規劃,這樣我們才不會顧此失彼。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邁克爾·海亞特最新著作《規劃最好的一年》中,記錄了他數十年關於目標管理的實踐經驗,以及目標管理的最新研究結果。

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五個步驟,幫助我們改變思維,看到更大的人生全局;也指導我們具體規劃人生的戰略,同時也指出實人生戰略的策略。五個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讓我們受益無窮。

·相信可能·總結過去·設計未來·找到動力·付諸實踐

只有把這5個步驟都重視起來,我們才能持續獲得完美的體驗。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01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從過去汲取經驗,是我們制定目標前的準備工作

“如果你想造船,不應該只是給你的船員,造船所需要的錘子和釘子,你更應該喚起他們對遼闊大海的渴望。”

·相信自己,不是毒雞湯,而是實現目標的前提。

一個棒球手,僅僅因為站得位置不對,就和教練抱怨,這次比賽輸定了。

新人面試一份工作的時候,容易認為自己沒有經驗,肯定不會被錄取,就選擇放棄。

潛意識的自我否定,讓我們還沒開始行動,就主動認輸。

《規劃最好的一年》中,作者提出在制定目標前,一定要先改變思維,也就是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人們面對的挑戰,大多來自於內心,而不是於外界。一個人經歷的挫折越多,或者沒有完成的目標越多,就不會相信自己能夠戰勝挫折。如果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對自己產生自我懷疑,那麼目標很難實現。

自我懷疑是目標的毒藥。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修正自我設限的觀念。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這種方法,是自我間的辯論賽。通過辯論,改變潛意識裡對自己的否定。把設限的觀點都拋之於腦後,重新讓自己變成積極的思維來面對生活。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總結過去的經驗,才能逐步迭代

我們都知道,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但是僅僅爬起來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從跌倒的地方找到經驗。

總結過去經驗就是學會對過去發生的事情覆盤。作者在這裡為我們提出了4個步驟幫助我們,更好的總結過去。

第一、陳述理想結果第二、承認實際結果第三、從經驗中學習第四、調整行為

沒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說,推理不僅僅是前向的,而且還是後向的,即通過經驗得出來與之相關的回憶或思考。我們不能只看前方,更應該把過去的遺憾找出來,從經驗中學習。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用積極思維看待事情,從過去汲取經驗,這兩個步驟是我們在制定目標前,執行目標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02用SMARTER原則制定目標,讓我們的目標跳出舒適區

作者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讓我們在制定目標前,先改變過去的思維。改變思維,人生不設限,我們才能勇敢突破自己。在制定目標時,作者將往常制定目標的SMART 原則,做了進階優化即SMARTER原則。

SMARTER指的是在制定生活中的目標時要圍繞的七個原則: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和之前SMART原則相比,邁克爾·海亞特提倡制定目標時,把現實性改為了風險性,並且新增一個激勵性原則。

·所謂風險性,即我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不要只考慮呆在自己舒適區就能完成的目標。

心理學研究表明,走出舒適區,進入新的目標領域會增加人的焦慮程度,從而產生應激反應,其結果是提升人對工作的專注程度。

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必須能讓我們提升自己。 就如作者所說:“如果我們一味追求所謂的現實,我們就會無意中啟動風險規避的本能,就會錯失很多成就。”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激勵性原則,就是讓我們在制定目標時喚起我們的激情。找到實現目標的內在動機。

知名運動醫學專家喬丹·D.梅茨爾,在鼓勵人們堅持運動的時候,曾指出人類看上去很高級,其實只是一些實驗室大鼠,“會朝一個特定的方向穿過迷宮,找到盡頭處的糖水。正確的激勵措施會給運動者帶來不同。”

同樣正確的激勵性目標,會激發我們的內在動機,讓我們堅持到底。

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才能激發我們的潛能。目標要是發自我們內心想做的事情,才能堅持到底。《規劃最好的一年》制定目標的升級原則,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完成目標。也讓我們在實現目標的時候可以不斷進步。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03持續找到前進的動力,逐步迭代讓我們的目標想到也能做到。

前期思維的轉變,制定目標的框架,是實現目標的基本。真正能夠讓想到的事情做到,需要我們持續去實踐。

《規劃最好的一年》中第四個步驟:找到動力和第五個步驟:付諸實踐,是我們促使目標實現的步驟。

·持續找到動力,就是讓我們追逐目標的過程中,讓自己能夠堅持不懈。

實現目標的過程,就如同升級打怪。我們要一邊升級,一邊回顧自己開始的動機。

除了回顧初心,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幫助自己。比如說運用一些養成軟件或日曆來幫助,將我們實現目標的過程可視化。同樣也能激勵我們繼續前進。

同時,我們還可以找同頻的團體,互相鼓勵,共同學習,共同來實現目標。

“好的同伴就像支撐結構,幫著我們釋放真理,他們堅定我們的信念,即便陷入泥沼,我們也能堅持下去。”研究人類行為的心理學家,肖恩·楊曾說:“社交磁力是他人推動自己改變的力量”。加入同頻優質的社群,能夠讓我們走得更遠一點。

定期回顧我們的初心,利用軟件,運用社群,這些都能幫我們找到堅持下去的動力。只要找對適合你的方法,實現目標並不難。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在第五步付諸實踐中,作者為我們設定了一系列方法,讓我們持續的行動。只有行動才能實現目標。

·將目標拆解成最容易操作的步驟。制定目標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區,但在執行目標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最簡單的步驟。

因為我們的大腦是小氣鬼,會主動選擇容易操作的事情去做,不過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所以,只有簡單到不用思考就會做,我們才能不斷地堅持去做第二步,第三步。

·如果我們無法堅持做某件事情,就要消除妨礙我們做這些事情的因素。如果不能消除,我們也要預測,當這些因素出現時,我們怎麼做。

目標理論家彼得·戈爾維策認為:“當頭腦中形成執行意向,人們就會發出自動的行動”。所以在我們實現目標的時候,我們不妨花費一點時間,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干擾事件,並找出相應的對策。這樣行動受阻的時候,我們會自動開啟第二條選擇。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將大目標分解後,我們要運用可視化思維,將這些分解後的目標實行可視化。每天都要瀏覽自己的目標,確保自己沒有偏離航線。每週回顧出發時的內在動機,進行復盤迭代。

最棒的一年,只靠憧憬未來,是難以實現的。找對方向,行動起來,才能實現制定的目標。

關於實現目標,市面上很多暢銷書,會建議我們培養好習慣,讓我們改變自己的本來的樣子。比如說,想要堅持健身目標,就要像健身達人一樣,熱愛健身。想要成為銷售高手,就要變成社交達人。

但改變自己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在邁克爾·海亞特的指引下,我們無需費力和自己鬥爭,只要從思想上轉變,從行為上做出輕微的改變,我們就能堅持下去。

一、相信可能,制定目標前摒棄自我設限的觀念。升級觀念,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二、總結過去,覆盤過去的得與失,帶著過去的智慧和洞見規劃好新的一年。過去的遺憾,會是一次突破的機會。 三、用SMARTER設立自己的目標。用升級的原則,讓自己的目標不僅容易操作,也更能給自己帶來突破。 四、找到動力。記錄自己制定目標的初心,不斷回顧;加入同頻社群,利用社交磁力促進自己的進步。五、付諸實踐。欺騙大腦,將目標拆分成簡單的步驟,只管去做。針對阻礙因素,提前設想應對措施。

順其自然不會等來非凡成就,隨波逐流也不到到達想去的終點。如果你對人生和目標管理還存在有疑惑,不妨通過這本書《規劃你最好的一年》來找到解決方法。

只有我們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並根據目標制定自己的行動方案。我們才能創造理想生活!

《規劃最好的一年》:簡單5步幫你規劃人生,實現目標,平衡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