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1班的作文課》:讓孩子從懼怕寫作到享受寫作,其實很簡單

《我們1班的作文課》:讓孩子從懼怕寫作到享受寫作,其實很簡單

提到作文,可能是我們很多成年人童年的陰影。因為小時候覺得作文太難了,吭吭唧唧寫了半天,結果就是一篇流水賬,被老師批評的一無是處。老師們也會教各種方法,各種套路,讓我們去抒發自己的感情,可是背誦了很多好詞好句,讀了很多經典的作文書,我們寫出的文章依舊是乾巴巴,沒有情感。

即使是之前作文寫得好的父母,在教孩子寫作文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孩子寫作文。

對於父母來說,作文很難寫、很難教,但在語文老師眼裡,作文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知名教育博主王悅薇老師,曾在微博上坦言,“練習寫作雖然是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但是隻要持續去做,它真的沒有那麼難!”王悅薇老師也看到了孩子們和家長的困擾,於是整理了自己班級43名學生133篇作文,編寫成了《我們1班的作文課》。

《我們1班的作文課》書中,並沒有很多關於作文的理論知識,也沒有長篇大段的套路。字裡行間都是描寫王悅薇老師帶著孩子們,課堂內外探索和訓練。

通過講解,反覆批改,王悅薇老師讓每個孩子都做到了筆下生花,讓每個孩子都學會了勇敢地表達自己。

這是一本作文指導書,王悅薇首次系統分享她在小學生作文方面的寫作與教學經驗。這也是一本傳遞師生之間美好的書,王悅薇對孩子們的愛和包容,值得每個老師和家長學習。只要父母和老師都用心,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寫作天賦。

《我們1班的作文課》:讓孩子從懼怕寫作到享受寫作,其實很簡單

01作文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們1班的作文課》書中,我們讀孩子們的作文,會跟著感動、跟著哭、跟著笑。因為這些孩子的作文中,有記錄同學間的爭吵和同學間的友誼,也有會記錄孩子們的寵物,更多的是作為孩子他們看世界的觀點。

這些簡單的文字,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因為真實,可以從心底打動我們,讓我們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光。

在《我們1班的作文課》書中,作文對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一門作業,它更像是時光記錄器。記錄每個孩子的童年時光。

王悅薇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傳統,不再靠著背經典作文和好詞好句來寫文章。她帶著孩子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享受生活,為我們呈現出了一道道精神大菜,也讓孩子們明白:寫作,就是要忠實於自己,忠實於內心。

寫作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自由表達出來 ,把他們的思想變成文字,讓這份純真也留下了痕跡。

寫作讓孩子們學會記錄人生,挽留人生,寫作能讓孩子們,看到真實的自己,看到真實的世界。

02為什麼真實寫作才能打動人心?

寫作來源於生活。單純的美文,如果不能很好的切合到生活中,是不會讓我們產生共鳴的。我們會發現,真正有力量,有靈魂,能打動人心的作文都是源於生活中的真實事情。

“小草偷偷地從地裡長出來,好奇的望著外面的世界,桃花,梨花都開了,粉紅的,雪白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看起來美麗極了,小河解凍了,叮叮咚咚地彈奏著好聽的曲子。”

《我們1班的作文課》:讓孩子從懼怕寫作到享受寫作,其實很簡單

這樣的文章,看起來美妙,但是不能真正的打動人心,因為我們現在的春天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那一天的黃昏時分,一隻小蜻蜓偶然停落在操場上,卻沒有想到這個舉動結束了他的生命。一個龐大的黑影籠罩著他,下一刻它便被粘稠的塑膠粘在地上,動彈不得。可是他仍然不肯放棄,還在使勁兒做出最後的掙扎,終於他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忘了自己曾經最喜歡最嚮往的地方——藍天,它眼瞳當中的光芒逐漸暗淡了下去。“

因為有了對比我們才能看到,孩子們在面對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很難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字,靠拼湊好詞好句寫出來的作文,卻因為缺少細節的描寫,總讓人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同樣是寫物,同樣是生活在一個城市,有些孩子的感受就會非常的細膩,寫出來的文章會讓人讀起來激情澎湃。這正是因為作文中源於真實的感受力,會讓文章更打動人心。

千篇一律的優秀並不能體現作文的魅力,作文的魅力在於孩子們寫出我心。讓孩子們寫出對生活的好奇心,寫出對生活的感受力,才是作文真正的目的。也許有時候,我們會被考試的各種條條框框的命題給限制住,覺得讓孩子寫出真實情感的作文,就拿不到高分。但王悅薇在這本作文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平常的事情,經過孩子們用心的感受,又寫出了不一樣的感覺。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生活就像是泉源,作文就像是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能涓涓細流,晝夜不息。

《我們1班的作文課》:讓孩子從懼怕寫作到享受寫作,其實很簡單

03如何幫孩子在生活中寫作?

《我們1班的作文課》中,王悅薇帶領孩子學習寫作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優秀作文是怎麼產生的,也讓我們知道,作文並不難,只要父母有心,每個孩子都能學好作文。

第一 讓孩子學會觀察生活

讓孩子學會挖掘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把這些事情當成寫作素材,寫作自然就不是一件難事。

《我們1班的作文課》中,孩子會跟著老師的引導,觀察上四樓的感受,孩子們交上來的作文,有很多有趣的比喻,比如有的孩子會寫“我就像一個黃河縴夫那樣辛苦的拉著他上來”;王悅薇還會帶孩子們去觀察操場上,趴著研究昆蟲的屍體,讓大家共同的想象那些昆蟲是如何經歷死亡的過程;她還會帶著孩子們去感受冬天的寒潮,讓孩子們觸摸對他們來說特別少見的冰,這種經歷讓1班的學生們,不僅學會了觀察生活和寫作,也享受了獨特的童年樂趣。

讓孩子們將作文和生活聯繫起來,多讓他們去感受生活,孩子們就會在生活中學會思考學會書寫。

第二 接納孩子的想法

孩子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要接受孩子的寫作內容,讓孩子覺得隨心所欲寫作是安全的,他們心裡任何想法都可以被都表達出來,他們才會願意去寫。

童話大王鄭淵潔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個掏糞工,這樣的夢想,可能很多老師家長都不能接受。但他的語文老師不僅誇獎他寫的好,還幫他投稿,讓他的作文順利登上了校刊。也正是因為語文老師的影響,鄭淵潔長大後,成為一個說真話的作家。在他的書中,他還特意提到了影響他一生的語文老師,如果沒有那個老師,我們現在也看不到那麼多經典的童話書。

接納孩子所有的想法,會讓孩子的表達欲更強,會讓孩子更喜歡去書寫。

第三 讓孩子學會讀書

當下,我們對孩子的閱讀是非常重視的,但有時候我們也容易走進誤區,我們認為孩子們看得書多,自然就會寫好作文。

但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表明我們不僅要博覽群書,更重要的是把書讀透,才能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寫作基於閱讀,但馬馬虎虎的閱讀並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在孩子閱讀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經典的書籍和文章,我們要讓孩子反覆揣摩,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會找準想寫的中心思想。

其次我們要讓孩子們學會去感受作者的思路,去體會作者為什麼會用到這樣的詞語去描寫。寫作和閱讀都是一門技術,需要反覆去訓練才行。仔細去吃透書本,反覆推敲每個詞語,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寫作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我們1班的作文課》:讓孩子從懼怕寫作到享受寫作,其實很簡單

《我們1班的作文課》告訴我們,只要有心帶著孩子多去觀察生活、多去觀察書本,孩子們都會有寫作天賦的。能做王老師的學生,是件幸福的事。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好老師,讓他們的寫作之路有趣且順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翻看王悅薇老師的這本書,讓孩子體會作文的美妙,讓孩子明白寫作文不只是作業,還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