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有明之脈搏興——紀念漢服運動十五週年 第一章「漢服之脈」

題記

1644年4月25日(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夜),李自成攻克北京,最後一位大一統漢人皇帝朱由檢,將后妃女兒盡數殺死之後,登上煤山自盡身亡。41天后的6月5日,滿清攝政王多爾袞攻佔北京。

故國有明之脈搏興——紀念漢服運動十五週年 第一章「漢服之脈」

崇禎自縊

1667(清康熙六年)年朝鮮使者由北京返朝,向朝鮮王奏道: “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他講述了在北京的見聞:“北京城漢人,初見臣等袍服,神情憂思。見臣等著冠耳,指示其兒曰,此乃明朝舊制,垂頭而泣,見來慘然矣。”(《李朝實錄》顯宗八年正月)

自1645年(清順治二年)頒佈《剃髮令》與《易服令》後,華夏漢人在被屠殺與抗爭了二十二年之後,漢服最後從華夏土地消失。滿服的長袍、馬褂、瓜皮帽,再加一條金錢鼠尾的裝束,就這麼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了下來。

故國有明之脈搏興——紀念漢服運動十五週年 第一章「漢服之脈」

剃髮易服

2003年,王樂天通過查文獻,找規制,一針一線親手縫製了自己的漢服。

11月22日,他身著漢服,自信的行走在鄭州的繁華街頭,這是見諸報道的中國現代第一位穿“漢服”示眾的人。至此消失了358年的華夏章服(暫略袁世凱稱帝時段),重新著起,昂首闊步的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故國有明之脈搏興——紀念漢服運動十五週年 第一章「漢服之脈」

王樂天

有服來儀

“故國有明”一詞,是2008年由一位網友提出的,儒家認為,只有天下一統的朝代,才可稱“有”,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只是“天下”之一部分,不配稱“有”。所以“有明”可以視作名詞,是明朝的詮釋。

“故國有明”其表達了人們,對於封建歷史中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懷念,其核心深處是禮儀美學思想上的復甦,這是華夏禮儀復興的“星星之火”。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春秋左傳正義》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文明承載者之一便是“漢服文化”。

中國自古便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漢服體系全面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禮儀美學文化,表象是天地君臣、宗族父子,嫡庶兄弟的等級制度象徵,再深層次,代表了華夏漢人的思想審美與文化文明,其最核心深處,表達著華夏一脈對於天地人的敬畏之情,是人與宇宙,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儀式感的最直接闡述。

故國有明之脈搏興——紀念漢服運動十五週年 第一章「漢服之脈」

漢服

華夏有服:

漢服,包括衣,冠,髮式,面妝,鞋,飾物等共同組合的整體的禮儀系統,而並非僅僅是一件衣服。其服裝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y字形衣領),隱結繫帶。根據場景、身份不同,分為了禮服、常服、祭服等樣式。大體款式有上衣下裳、深衣、襦裙、圓領等幾種。單件可分為“內衣、中衣、外衣(長裝、上裝、下裝)、罩衫、配飾、首服、足衣”等七大類。其中上衣下裳是最基本古老的款式,也是最高貴的祭服、冕服、朝服的基本款式,象法天地,上衣為乾,下裳為坤。其每一處領口,袖口等都有所代表意義。

故國有明之脈搏興——紀念漢服運動十五週年 第一章「漢服之脈」

漢服款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