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什麼是“社會化”?

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在這個世界討生活,你看看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比如:QQ上撩過妹、淘寶上喊過親、校內上偷過菜、豆瓣上打過分、微博上粉過大V、朋友圈邀請第一條點贊。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成功,說到底,都是因為做好了一件事——社會化。

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社會”這個詞,你一定不陌生,比如:“社會你路哥,人狠話不多”。在美國有一個老人凱文·凱利,在中國被愛稱為KK,這位老人每天做的就是馬雲在中國做的事:隔三差五出來說兩句至理名言,讓我們崇拜一下。KK就曾經說過:“在一個社會化的環境中,每一個人,都是節點,他們接收信號,也發出信號。”

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對品牌而言,社會化是一個藉助互聯網工具,與用戶重塑關係的過程。我們看看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互聯網普及之前,品牌是在電視、報紙上打廣告,顧客來商場消費,商家收錢交貨之後,老死不相往來;如今,用戶都活在網絡世界裡,掌控了話語權和口碑的影響力,品牌學會了放低姿態,化身為網絡社區裡的普通人,以親和的形象與消費者共處,同時還需要會說花言巧語,討消費者歡心。在社會化的環境裡,品牌變得更人格化、內容化。原來單向的價值傳遞,變成了社交平臺上雙向的價值協同。

“社會化”的裂變傳播

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你可能聽說過數學領域的一個猜想,叫做六度空間,也叫六度分割理論。這個理論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個陌生人,可以是大洋彼岸的特朗普,那世界和平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利用社交關係,發起鏈式傳播,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這樣的傳播次數不用多,只要經過33次,僅僅是最後這一次傳播(前面的32次都不算),就已經可以覆蓋86億的人口。這是什麼概念,已經比全世界的人口還多了。這就是裂變式傳播的威力。說幾個通過社會化裂變傳播的營銷活動,你看看有沒有印象。比如:冰桶挑戰,就是往身上倒冰水的那個全世界明星都參加了的活動;A4腰,就是拿一張A4紙和自己的腰比粗細。再比如,反手摸肚臍、AlphaGo大戰李世石……這些營銷活動,幾乎沒花任何成本,就觸達了幾千萬甚至幾億用戶的眼球,聽到這裡,你還不想學習社會化思維嗎?

041 社會化思維丨用戶即媒介,人就是節點

一句話理解社會化思維

社會你路哥,每天當主播。

運用社會化思維,你可以:第一、重建用戶關係;第二、重構營銷思維;第三、重塑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