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滎陽老鄉劉禹錫名篇《陋室銘》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隔壁的鞏義河洛鎮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神堤村北渡口附近有一小廟,也是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居然反其道行之,大門口山門和石碑刻了三個不同的名字。分別是:河洛廟,神北大王廟,河洛大王廟。究竟哪個是根紅苗正的正宗呢?


第一個是山門上的大名:河洛廟。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第二個是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上的名字,神北大王廟。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第三個是另一塊石碑上的名字,河洛大王廟。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門縫裡的廟裡乾坤。因為疫情,難得一見。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廟西側的邙山餘脈。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神北渡口

鞏義市伊洛河和黃河匯流處的這座小廟為什麼有仨名,哪個是正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